成都历史文化大辞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体例说明

一、本辞典编撰内容,时间范围从先秦至民国,地域范围包括21个区(市)县的全域成都,学科范围涵盖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方面面。

二、本辞典按照先横后纵的体系,全书分行政区划、职官沿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农工商金融、水利交通、城镇村落、历史街区、名胜古迹、民风民俗、教育、文献典籍、文学、书画音乐、宗教文化、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学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精品等19个篇目,以及附录中的大事记、典型方言等,全书约165万字。

三、本辞典为使读者方便阅读和查找,采用分类编排,分类不尽合理,仅供参考,书末附有索引,以弥补分类之不足。

四、词条释文中,民国以前的一般采用王朝纪年,夹注公元纪年,民国及以后的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五、本辞典中涉及具体日期时,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历;使用中文小写数字时,表示农历。

六、本辞典中涉及距离、长度的单位,据历史文献整理的以里、丈等为单位,现在测量的距离多以米、千米为单位。

七、各篇目内词条基本依据时代、种类及笔画进行排序,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政区划、职官沿革、历史人物等篇,按时代分列,同一时代的据笔画排序。

(二)农工商金融、水利交通、名胜古迹、历史街区、民风民俗、教育、宗教文化等篇及附录二典型方言按种属等分类,各类中又据笔画排序。

(三)城镇村落、文献典籍、书画音乐篇先按种属分类,各类中按时代排序,同一时代的据笔画排序。

(四)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篇按照国家、省、市级别分类,各类中据笔画排序。

(五)历史事件篇和附录一大事记按时代排序。

(六)文学、考古学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精品等篇先按种属分类,同一类别的又按时代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