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年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187]

【传】不期而会曰遇[188]。遇者,志相得也[189]

【注释】

[187]宋公:宋殇公。卫侯:卫宣公,姬姓,名晋,公元前718年—前710年在位。遇:会面的意思。见隐公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垂:卫地,在今山东曹县北的句阳店。一说在今山东鄄(juàn)城东南十五里。

[188]不期:没有预先约定。

[189]相得:相合。ft

【译文】

【经】隐公八年,春天,宋国国君、卫国国君在垂地会面。

【传】没有预先约定而会面叫做“遇”。“遇”,就是双方的意愿相合的意思。

【经】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190]

【传】名宛,所以贬郑伯,恶与地也[191]

【注释】

[190]宛:人名,郑国大夫。邴(bǐng):为郑国在泰山祭祀时的汤沐之邑。此处是郑国想用邴和鲁国交换许田。郑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宣王姬静的异母弟弟,周天子祭祀泰山时,郑国国君需前往助祭,邴是周天子赐给郑国国君作为其助祭时的暂居之地,邴地离鲁国近。许田则是周王赐给鲁国国君作为其朝觐周天子时的暂居之地,靠近郑国。到了春秋,周王不再祭祀泰山,邴对于郑来说也无用处,于是郑庄公打算用邴交换鲁国的许田。

[191]恶与地:厌恶这种交换土地的行为。诸侯的土地,仍属周天子所有,而郑庄公不通过天子,就把土地给别人,这是不合礼制的。ft

【译文】

【经】三月,郑国国君派大夫宛作为使者来鲁国交付邴地。

【传】直呼宛的名,是用来贬低郑国国君的,憎恶他私自把土地交换给别人。

【经】庚寅[192],我入邴[193]

【传】入者,内弗受也[194]。日入[195],恶入者也。邴者,郑伯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196]

【注释】

[192]庚寅:为当年三月的二十一日。

[193]入:进入。

[194]内弗受:指邴地当地人不接受。

[195]日:记载日期。

[196]郑伯所受命:指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所受任命。命,册封任命。ft

【译文】

【经】庚寅(二十一)日,我国进入邴地。

【传】“入”,就是邴地的人不愿意鲁国进入的意思。记载进入的日期,是表示憎恶进入者。邴,是郑国国君受到周天子的任命来参与祭祀泰山沐浴暂居的地方。

【经】夏,六月,己亥[197],蔡侯考父卒[198]

【传】诸侯日卒,正也[199]

【注释】

[197]己亥:为当年当月二日。

[198]蔡侯考父:蔡国国君,姬姓,名考父,公元前749年—前715年在位,谥宣,即蔡宣公。

[199]正:表明该诸侯的身份是嫡系正传的意思。ft

【译文】

【经】夏天,六月,己亥(二)日,蔡宣公姬考父去世。

【传】诸侯去世记载日期的,表示他是嫡系正传。

【经】辛亥[200],宿男卒[201]

【传】宿,微国也。未能同盟,故男卒也[202]

【注释】

[200]辛亥:为当年六月十四日。

[201]宿:国名,风姓,后为齐国的边邑,约在今山东东平东南一带。男:爵位,在公、侯、伯、子之后,为第五等。

[202]男卒也:只记载爵位“男”而不记载其名。ft

【译文】

【经】辛亥(六月十四)日,宿国国君去世。

【传】宿,是个小国家。鲁国没有与它结盟,所以只记爵位“男”去世。

【经】秋,七月,庚午[203],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204]

【传】外盟不日[205],此其日,何也?诸侯之参盟于是始[206],故谨而日之也。诰誓不及五帝[207],盟诅不及三王[208],交质子不及二伯[209]

【注释】

[203]庚午:为当年当月三日。

[204]宋公:宋殇公。齐侯:齐僖公,姜姓,吕氏,名禄父,公元前731—前698年在位。卫侯:卫宣公。瓦屋:周地,确址待考,疑在今河南温县境内。

[205]外盟:指鲁国之外的诸侯国之间的会盟。

[206]参(sān):三的意思。

[207]诰誓不及五帝:意思是五帝的时候不需要诰誓这种东西。诰誓,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或诫告军中将士的言辞。及,到的意思。五帝,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史记》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08]盟诅不及三王:意思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的时候,人人诚信,会盟不需要签署盟誓、誓约之类的东西。意谓春秋时期诸侯盟誓是因为人们互不信任,没有公认的领袖的缘故,是世风日下的表现。盟诅,又称“盟誓”、“誓约”。大事曰盟,小事曰诅。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三位君王,大禹、商汤、周武王。

[209]交质子不及二伯:意思是齐桓公的召陵之盟,晋文公的践土之盟,都不需要以儿子作人质。交,交换。质,以……作为人质。子,儿子。春秋时诸侯缔结盟约,为表诚意,通常以各自的公室子弟送往对方作为人质。二伯,此指齐桓公和晋文公。ft

【译文】

【经】秋天,七月,庚午(三)日,宋国国君、齐国国君、卫国国君在瓦屋会盟。

【传】鲁国之外的诸侯国之间的会盟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经文记载了,为什么呢?三个国家的诸侯参与结盟是从这时开始的,所以慎重地记载了这件事的日期。发布诰誓这样的事追溯不到五帝治理天下的时候,盟誓之事不能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君,交换人质这样的事在齐桓公、晋文公引领诸侯的时候也用不上。

【经】八月,葬蔡宣公。

【传】月葬,故也[210]

【注释】

[210]故:有变故。具体为何变故不详。ft

【译文】

【经】八月,安葬蔡宣公。

【传】记载下葬的月份,表示有变故。

【经】九月,辛卯[211],公及莒人盟于包来[212]

【传】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注释】

[211]辛卯:为当年当月二十五日。

[212]包来:莒地,在今山东沂源东南,或以为在今莒县西浮来山。ft

【译文】

【经】九月,辛卯(二十五)日,鲁隐公和莒国人在包来会盟。

【传】可以说鲁国国君和某国的人,不可以说鲁国国君和某国的大夫。

【经】螟。

【译文】

【经】螟虫成灾。

【经】冬,十有二月,无侅卒[213]

【传】无侅之名[214],未有闻焉[215]。或曰,隐不爵大夫也[216]。或说曰:故贬之也[217]

【注释】

[213]无侅(hài):《左传》作“骇”,二字可通用。

[214]名:直接记载名字而不记载爵位。

[215]未有闻:没有听说过。穀梁子说没有从自己的老师那儿听说过。

[216]隐不爵:鲁隐公没有册封过爵位。

[217]故:有缘故。ft

【译文】

【经】冬天,十二月,无侅去世。

【传】为什么直接称呼无侅的名,没有从老师那儿听说过。有人说,是因为鲁隐公没有册封任命过大夫。也有解释说,是有其他缘故而贬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