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美国大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9章 金矿的声音

随着利马镇附近打出了油井越来越多,石油热潮愈演愈烈,当时间来到1848年6月时,1.5万人口的克利夫兰,已涌入了超过6000人,并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要不是大部分人在广袤的利马油田,为赚取美金奋斗,克利夫兰的治安早就崩溃了。

为此,克利夫兰市政府紧急规划了一大片土地用来修建商业和居住地。

并且俄亥俄州的议员们以最快的速度在国会提交了一份提案,修建一条从利马镇到克利夫兰,再到纽约的铁路。

美国政府受困于经济低迷,就业市场不景气,为了提振信心,摒弃党派的利益,史无前例的在五天内通过了提议,批复了修建铁路的计划。

不过政府也没有余粮,这条铁路将交给受人尊敬的资本家来修建,为此,慷慨的资本家将获得铁路沿线10公里的矿产资源。

瞬间这条铁路就被来自波士顿、纽约的商人买下来。

而来自波士顿的财团最为积极,几乎拿下了铁路80%的产权。

“啧啧啧。”雨果拿着报纸,开心的笑起来,计划实在太顺利了,就连他都没想到,美国政府会如此快速的同意修建计划。

他估摸着,如果不刺破石油热潮,说不定还会开发更多的铁路。

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州政府,都会向国会提出申请,用来修建运输石油的铁路。

“可惜了,本来能提前引发铁路修建热潮。”雨果放下报纸,倒出用利马油田生产出的第一批石油。

嗞的一声!

火柴发出小小的火苗,雨果轻轻一弹,小小的木棍飞到油灯中。

瞬间,暗黄的火苗照亮了屋内,给黑夜带来了丝丝光明。

但在光明之中,暗黄的光焰火苗跳动得极不稳定,并散发着刺鼻的臭鸡蛋味,顺着鼻腔直钻脑门,像无数细小的玻璃碴在肺叶间横冲直撞。

雨果下意识捂住口鼻,企图阻挡气味的侵蚀,但饶是如此,喉间仍旧泛起铁锈般的腥甜。

他快速拿起一块打湿的布条,捂住鼻子凑近了些,细细观察。

灯芯上结着层乌黑的油垢,燃烧时冒出丝丝黑烟。

“太可怕了。”雨果揉了揉眼睛,酸涩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他赶紧吹灭油灯,迅速打开窗户,深深呼吸一口气,感觉活了过来。

“先生,这挺好的。”汤姆不明所以的问道。

从爱尔兰来到美国的日子不好过,夜晚为了找寻光明,买的是最劣质鲸油,那味道比现在都难闻,一般在5到10月使用,这样能开窗通风,冬季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会点燃。

不过好在现在有钱了,好久没闻过劣质鲸油的味道了。

“哦,是挺好。”雨果点点头,没有人见过优质的煤油,如果点燃利马油田产出的煤油,看在价格的份上,和最劣质的鲸油比较,接受度会很高,销量很广阔。

突然。

门被人推开,康纳又风扑尘尘的回来了,他又去找了一趟战友,这次运气不错,一起进来的有12个人。

雨果再次记不住对方名字,也没时间记住名字,更没有时间培养忠诚。

让人随意找个地方坐下,开口问道:“大家有孩子吗?”

众人面面相觑,老领导找到他们,说是有高薪工作,怎么老板一见面就问有不有孩子。

“拉家常,大家随意说说。”雨果解释道,接着他对汤姆说,“去买点酒,大家边喝边聊。”

有了酒的加入,几杯下肚,大家畅所欲言,不过话题被雨果牢牢把握,一直在讨论爱情、亲情,孩子的教育,婚姻等等温馨故事。

等到第二天,雨果再次召集了他们,含笑问道:“大家知道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了吗?”

“真有金矿?”康纳记得雨果曾经提过,在西海岸埋着海量的黄金,等待着人们的发现,当时以为是一句戏言,想不到现在旧事重提,难不成真有金矿。

雨果道:“当然,消息还没传到东海岸,不过在加州,已经不算是秘密。”

“你怎么知道?”康纳疑惑不解,同时也是屋内众人的问题。

“上帝告诉我的。”雨果神秘一笑,老板需要保持神秘感,保持威严,不能什么都给员工说。

将军和士兵同吃同住,指的是同在一个军营,而不是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睡帐篷。

要是真的这么做,士兵会觉得将军和他一样要拉屎放屁,慢慢的就会失去威严。

“我们去挖金矿?”康纳问道。

此言一出,雨果瞧见有人激动,似乎看到了成吨的黄金被挖掘,成为了亿万富翁。

有人皱眉,对其中的风险有清醒的认知,去加州的路上,无论选择海路,陆路,都会因疾病、意外死亡。

不过雨果不是让人去挖金矿,耐心的解释道:“我们不去挖金矿,而是为将来挖金矿的人提供帮助。”

在历史上,真正挖黄金赚钱的淘金者不多,大部分血本无归,哪怕有幸运儿挖出大量黄金,要么在没有法律的加州被人抢夺,死在荒郊野岭,或者在穿过巴拿马地峡时,死于疟疾。

真正赚钱的是资本家,是那些为淘金者提供服务的人。

在他的设想中,招募一批人立刻去到旧金山,开旅馆、餐饮店、杂货铺、成衣店,为淘金热服务。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康纳等人为班底,开设一家储蓄银行,让淘金者把迷人的黄金储存进来。

“不是挖黄金?”有人失望的问道。

“当然不,西海岸实在太荒凉,挖黄金的地方鬼影子都没一个,任何疾病和意外都可能丢掉性命,各位有家庭,有老婆孩子,难道不为他们想想?”

雨果昨天跟他们大谈家庭的温馨,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假意答应,实则跑去挖黄金。

“和老婆孩子一起去?”有人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需要等几年,那边太荒凉了,孩子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雨果笑眯眯的说道。

“教育?”康纳有不好的预感。

雨果道:“大家去旧金山很辛苦,为了安心工作,我会在纽约成立一所私立寄宿制学校,聘请最好的老师,你们的孩子可以免费入读,妻子也会进入集团旗下的公司工作。”

雨果说出颇为“优厚”的条件,这当然不是给开旅馆、杂货铺等员工准备的,这些业务可以随意雇佣人,但银行业务必须要可靠的人。

那边山高皇帝远,有人欺上瞒下,等消息传到东海岸,一切都晚了。

“人质!”康纳低垂着眼帘,内心深深叹了口气,自家老板的被迫害妄想症越来越严重了。

“我去!”汤姆第一个答道。

“汤姆,明智的选择。”雨果没想到对方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习惯了没有法律的地方。”汤姆兴奋的舔着嘴唇,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过了一会,陆陆续续有人答应了。

而雨果最希望去西海岸的那个人还没有开口,他盯着对方,一字一顿的说道:“瞧我这记性,如果你们的孩子足够聪明,全力支持他读纽约大学。”

此时最好的大学集中在东北部,除了过不了多久关系会破裂的哈佛之外,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都是精英教育。

倒不是他舍不得钱,以哈佛为首的大学看重家庭背景,工人孩子入读机会每届名额不超过2人,没必要画出过大的饼。

而纽约大学对学生背景的要求低,有了他的支持,入读的机会很大。

康纳看着雨果的眼神,知道这话是专门说给他听的,想到肖恩的年龄,点点说道:“大伙一起去旧金山吧。”

有了康纳开口,剩下的人除了家庭确实需要人照顾,纷纷选择前往西海岸。

有了信任的人去西海岸,雨果开心的说道:“银行就叫花旗银行吧,其他的店铺你们看着取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