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实施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的基本理念是:疾病类型不同,应该区分开;同类病例但治疗方式不同,亦应区分开;同类病例同类治疗方式,但病例个体特征不同,也应区分开。DRG关注的是“临床过程”和“资源消耗”两个维度,分组结果要保障同一个DRG内的病例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从本质上讲,DRG既能用于支付管理,也能用于预算管理,还能用于质量管理,是一套科学管理的工具。

DRG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2003—2008年,BJ-DRG系统研发完成,2009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展住院服务绩效评价和医保付费试点工作;第2阶段,2015年开始在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领域推广使用;第3阶段,2019年开始在国家医疗保障局领域推广使用。随着2022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在未来3年内,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工作将在二级以上医院切实实施,势必会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DRG付费时代的开启,标志着医院改革进入存量改革时代,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会有少部分医院陷入运营困境,甚至出现无法生存的现象。医院既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克服许多困难、破解诸多疑惑,更需要充分认识到,DRG付费启动之时,才是深化改革的开始。以DRG为基础的复合、精细的支付方式,势必倒逼医院在市场竞合、学科建设、运营管理及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调整运营模式,运用数据驱动与流程驱动双引擎推动,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个转变”。

本书的创作是以北京DRG项目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DRG质控中心的专家团队为班底,吸纳全国DRG先进实践者的集体智慧而成。本书以实用的数据模型和丰富的实战案例为特点,全景解读了医院DRG实施的必备条件、关键过程和最终目标。帮助医院从数据驱动运营和质控的视角出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做好数据治理,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及时、高效与准确地生成信息,进而形成知识体系,最终构建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智慧。本书共分6章:第一章,由亲历者回顾DRG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第二章,由实践者讲解医院DRG实施的重点、难点与盲点;第三章,应用PEST和SWOT分析工具,明晰医院DRG实施的最终目标;第四章,列举医院、临床和职能3个层面的9个数据模型,剖析医院DRG实施的关键过程;第五章,从必经路径、核心能力和善用工具3个方面,梳理医院实施DRG的必备条件;第六章,通过医院运营与质控领域的6个案例,深度解析基于DRG的数据驱动管理。

本书适合人员涵盖医院领导、“大运营”部门和“大质控”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和医疗健康产业人士,包括且不限于医药企业从业人员、商业健康险从业人员、医疗健康行业投资人等。本书也可为DRG领域学术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等人士参考使用。

DRG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的常年支持与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DRG质控中心和北京DRG项目组专家团队的倾情投入,以及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怀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上海今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福鑫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的支持。随着DRG在医疗卫生管理和医保支付领域的推广使用,新的政策也会不断出台,限于时间紧迫,不足之处还请同行专家不吝赐教,也希望广大同行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从严要求,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1年12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