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支教之殇
苏然和林婉两夫妻虽是普通教师,但心中却一直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到祖国最偏远的山区支教,把知识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那些被大山环绕的孩子们心中。
两人最终争取了父亲的支持,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西南边陲的青岩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山区支教生涯。而他们的孩子苏明宇则由爷爷在老家那间老屋里照顾着。
离开的那天,林婉抚摸着小明宇那胖嘟嘟的小脸,眼中泪花一直在止不住的打转。
青岩村,四周被高耸入云的青山环抱,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边蜿蜒而过。村里的小学只有几间破旧的瓦房,教室里的桌椅板凳也是残缺不全。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可由于师资匮乏,他们能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
苏然和林婉初到青岩村的时候,受到了村民们最热烈的欢迎。村长带着全村老少,在村口敲锣打鼓地迎接他们。孩子们则好奇又羞涩地躲在大人身后,偷偷地看着这两位从远方来的老师。
“林老师,苏老师,你们可真是大好人啊,我们这穷乡僻壤的,难得有你们这样愿意来教娃娃们的老师。”村长紧紧握着苏然的手,激动地说道。
苏然和林婉相视一笑,林婉温柔地说道:“村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些孩子都很可爱,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们的到来,让这个小小的山村小学充满了生机。苏然负责教数学和科学,他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那些复杂的知识,还会带着孩子们在村子里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比如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树叶,孩子们总是惊讶地张大嘴巴。
林婉则教语文和音乐。她的声音如同山间的清泉,在教室里回荡。她教孩子们读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孩子们奶声奶气地跟着读,那声音在破旧的教室里形成一种独特的旋律。
在音乐课上,林婉会弹着那把旧吉他,教孩子们唱歌,孩子们的歌声在村子里飘荡,仿佛是最美的天籁。
班上有一个孩子叫阿强。阿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苏然和林婉注意到这一点后,决定去阿强家家访,了解背后的原因。
两人来到阿强家,发现阿强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重。阿强的父母正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显然身体不太好。小小的阿强则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和无助。
苏然向阿强的父母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得知他们最近都生病了,需要长期治疗和休养。这无疑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阿强为了照顾父母,不得不分心,学习成绩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苏然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拍了拍阿强的肩膀,温柔地说:“阿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够更好的照顾好父母,更好的撑起这个家。”
苏然和林婉向阿强的父母承诺会尽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苏然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可以帮助阿强向相关部门申请助学金,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自己在课后也可以为阿强提供辅导,帮助他弥补学习上的差距。
阿强的父母听后连声道谢。阿强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紧紧握住老师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从那以后,阿强在苏然和林婉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困境。他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同时也学会了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苏然和林婉看着阿强以及其他孩子茁壮成长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们深知,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那个雨季被打破。这一年的雨特别大,连绵不断的雨水让村子周围的山体变得摇摇欲坠。苏然和林婉心中有些担忧,但他们还是每天坚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
那一天,天空像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倾盆大雨不停地下着。苏然和林婉像往常一样,披上雨衣准备去学校。
村长急匆匆地赶来,劝道:“林老师,苏老师,今天这雨太大了,山路危险,就别去学校了吧。”
林婉看着村长,坚定地说:“村长,看到那些孩子们我就想起了我家明宇。现在,孩子们还在学校等着我们呢,我们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更不能让他们的期待落空。”
他们不顾村长的劝阻,踏上了那条泥泞的山路。雨水已经让山路变得湿滑难行,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突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传来,像是大山在怒吼。苏然抬头望去,只见山上的泥石流裹挟着树木和石块汹涌而下。
“林婉,快跑!”苏然大喊一声,拉着林婉的手就往回跑。可是,泥石流的速度太快了,瞬间就淹没了他们的身影。
村民们在村子里焦急地等待着,当他们听到那声巨响时,心中就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雨停以后,村民们纷纷朝着山路奔去,只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泥石流冲毁了大半的山路,而苏然和林婉这对夫妻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孩子们在学校里等了很久,他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还没有来。当村长把这个噩耗告诉大家的时候,孩子们都放声大哭起来。
“苏老师说今天要给我们讲新的数学题的……”一个小男孩抽泣着说。“林老师还说要教我们唱新歌呢……”一个小女孩也哭着说。
整个青岩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那间小小的山村小学,从此少了两位充满爱心的老师。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青岩村村民和孩子们的心中。
他们的牺牲,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后来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到这里,继续他们未完成的支教事业。
在泥石流发生后的一年,村子里建起了一座小小的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苏然和林婉两人的遗物和照片。每一张照片上都是他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那充满活力的笑脸。村民们常常带着自家采摘的鲜花来到纪念馆,将花放在老师们的遗像前。
后来,每到雨季,青岩村的村民们都会望着那座曾经夺走苏然和林婉生命的大山默默祈祷,希望这两位善良的灵魂在天堂安息。
时间虽过去了很久,但在那间山村小学里,仿佛还一直回荡着林婉那把旧弹吉他弹奏的旋律。
而在远方那间老屋里长大的孩子,自从那一年之后,却再也等不到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