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岁月长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春天,阳光一如往常的洒在小镇的石板路上。年轻的女教师林婉在小镇的学校里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
林婉长得眉清目秀,落落大方,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梳成两条辫子,眼睛里透着灵动与温柔。
她的性格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热爱。这种积极的态度也体现在她的教学中,总是能把充满诗意的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沉浸其中。
这一天,学校来了一位新同事,名叫苏然。他是来教历史和地理的,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
苏然性格沉稳内敛,他做事认真负责,对待知识有着严谨的态度,这种性格使他在历史和地理的教学中,总能给学生们讲述详细而准确的知识内容。
林婉第一次见到苏然是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她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进来,苏然正站在窗边整理书籍。
“你好,我是林婉,教语文的。”林婉礼貌地打招呼,声音里带着欢快的语调。
“你好,我是苏然,以后请多多关照。”苏然微笑着回应,他的笑容里有着一丝腼腆。
从那以后,他们在工作上的交流逐渐增多。林婉发现苏然知识渊博,讲起历史故事来生动有趣,学生们都很喜欢他;苏然也觉得林婉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她的语文课总是充满诗意。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是小镇外的一座小山。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徒步前行。
林婉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布裙,走在队伍中间。她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路上和学生们有说有笑,还不时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苏然则走在队伍的前面,不时回头看看大家,他的步伐稳重而坚定,显示出他谨慎的性格特点。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林婉突然不小心崴了脚。苏然看到后,急忙跑了过去。
“你怎么样,林老师,还能走吗?”苏然关切地问,他的眼神里充满担忧。
“好像扭到了,有点疼。”林婉皱着眉头说,不过她的眼神里并没有太多的惊慌。
苏然二话不说,把林婉的书包拿过来背在自己身上,然后扶着林婉慢慢往山上走。他的动作轻柔而沉稳,生怕弄疼了林婉。
“你知道吗?这座山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呢。”苏然为了分散林婉的注意力,开始讲起了关于这座山的历史故事。他讲述的时候,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将故事娓娓道来。
林婉听着苏然的讲述,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心中泛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而苏然,在扶着林婉的时候,也闻到了她头发上淡淡的花香,这种感觉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的感情悄然发生了变化。下班后,他们会一起在小镇的河边散步,谈论着对生活的憧憬、对教育的理想。
林婉总是充满热情地描绘着未来的生活,她希望能和苏然一起去很多地方旅行,把美好的风景都写进自己的诗里。她还愿望着能到山区支教,为那些孩子们带去知识和信仰。
她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染着苏然。而苏然则会认真地思考林婉的想法,然后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理性的建议,他的沉稳让林婉觉得很可靠。
有一天傍晚,苏然和林婉走到了河边的一棵柳树下。苏然鼓起勇气,拉住了林婉的手。
“林婉,我喜欢你很久了,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苏然的脸微微发红,他的声音有些紧张,但眼神里透着坚定。
林婉的脸也红了,她低下头,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她知道苏然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他们的恋爱时光是甜蜜而美好的。苏然会给林婉写情书,他的情书就像他的人一样,字里行间透着儒雅和深情。
林婉会给苏然织围巾,她织围巾的时候充满了热情,总是想把自己对苏然的爱都织进去。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
然而,他们的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林婉的家庭比较传统,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嫁给一个家境殷实的人。所以,当他们知道林婉和苏然在恋爱时,他们心里并不太满意。
“苏然虽然是个教师,但是他的家庭条件一般,你跟着他会吃苦的。”林婉的母亲劝说道,她皱着眉头,眼神里透着担忧。
林婉坚定地说:“妈,我喜欢苏然,他是个有理想、有才华的人,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生活会好起来的。”
林婉的乐观和对苏然的信任让她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她的性格里有着一种倔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就不会轻易改变。
有一年,小镇遭遇了罕见的洪水。那一天,天空像是被撕裂了一般,倾盆大雨不停地下着,河水迅速上涨,很快就漫过了河岸,朝着小镇汹涌而来。
当看到洪水涌进校园时,苏然的脸色变得煞白,他的眉头紧锁,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开始思考应对的办法。他们所有的教学用具和书籍都被泡湿了,那些被林婉精心收藏的学生送的小礼物也在洪水中漂浮着。
苏然看着被洪水毁坏的教室,心中满是沮丧,他的肩膀微微颤抖着,声音有些沙哑地说:“这可怎么办,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园……”
林婉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她紧紧握住苏然的手,坚定地说:“没关系,我们还有彼此。幸运的是,孩子们都安全。”
林婉的乐观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总是能在困难面前看到希望。
于是,他们开始一起在泥水中抢救还能挽回的一切物品。林婉弯下腰,伸手去捞那些被水浸泡的书本,突然,一块尖锐的木片随着水流划过她的手,她的手被划破了,鲜血瞬间渗了出来,和泥水混在一起。
苏然看到后,心疼得眼眶都红了。他急忙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小心翼翼地为林婉包扎伤口,一边包扎一边说:“婉婉,你小心点,都流血了,这些我来做就好。”苏然的温柔和对林婉的关爱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他总是把林婉的安危放在首位。
林婉却摇摇头,说:“我们一起,能快一点。”她的坚强和执着让她不愿意在困难面前退缩。
苏然因为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校长发生了冲突。苏然认为学生应该多了解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那些年代和事件,他在课堂上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被校长认为是离经叛道。
苏然回到办公室后,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坐在办公桌前,眼神空洞,一言不发。他的内敛性格让他把痛苦都藏在心里,不愿意轻易表露出来。
林婉看到他垂头丧气的样子,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林婉皱起了眉头。她的愤怒写在脸上,因为她不能容忍别人对苏然的不公平对待。
林婉陪着苏然一起去找校长理论。在校长办公室里,林婉用她的温柔和智慧向校长解释苏然的教学理念的合理性。
她轻声细语地说:“校长,您看,孩子们对苏老师的课特别感兴趣,他们现在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深入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虽然和传统有些不同,但确实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她的话语里带着诚恳,同时也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校长皱着眉头听着,林婉继续说道:“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好孩子,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稍微改变一下方式又何妨呢?”最终,校长被说服。
秋天,苏然和林婉在小镇上那间老房子里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充满了幸福。苏然依旧在学校教书,他对待教学工作更加认真,总是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林婉则一边教书一边操持着家务,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充满了温馨的气息。他们会在闲暇的时候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取名苏明宇。
虽然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但是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
当苏然生病住院的时候,林婉每天都在医院里陪伴着他,给他喂饭、擦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
“这几年,辛苦你了。”苏然握着林婉的手说。“我们是夫妻,这是应该的。”林婉微笑着回答。
他们的爱情,就像小镇上流淌的那条小河,平静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