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0章 熏香炉与迷药
青木回忆道:“并不是没有可能,漩涡鸣人一案案发前,金云楼曾封闭了一段时间,要求客人们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凶手很可能就是利用这段时间设置了陷阱。”
花魁摆弄着烟斗道:“有趣的猜想,律师先生说的不错,那是游女们做一些基本的清理工作的时间,游女们在清理完一层前不会上二层,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里二层走廊都没有人。”
“但仅仅是封闭了金云楼,并不意味着客人们就成了聋子和瞎子,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每个人的行动都是不可控的,随时可能往走廊看两眼,这要如何确保一定不会被人目击?”
青木回应道:“很简单,用足够强效的迷药让客人们昏睡过去就行了。”
审判长困惑道:“迷...迷药?”
青木十分笃定地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迷药,我认为那段时间里,凶手用迷药迷晕了二层的客人,并在这段时间里设置了陷阱。”
“金云楼二层本身就是供客人过夜的房间,哪怕被迷晕的客人意外被发现,也只会被当作是在睡觉,而当客人们醒来时,也只会觉得自己是不知不觉睡着了,很难联想到迷药上面。”
“一位几天前住在金云楼的客人声称,他在自来也一案案发前,不知为何睡得特别早,如果对两起案子案发前住在金云楼的客人调查,我相信他们都会说出同样的事”
花魁似乎觉得有些可笑:“律师先生真是会说笑,大庭广众之下,将如此多人迷昏,还不能被人察觉,怎样才能办到这一点?”
青木用力拍桌:“当然能办到!关键就在于二层的熏香炉!”
他回忆着潜入金云楼时,客人们千奇百怪的睡姿,推理道:“金云楼被封闭的同时,凶手就前往二层,在熏香炉中混入了迷药,而熏香本身的气味会掩盖迷药的气味。”
“随着熏香慢慢燃烧,迷药的浓度会缓缓上升,渗透到客人的房间里,然后客人们就接连昏迷了。”
“凶手设置完陷阱后的时间里,熏香逐渐烧完,迷药浓度下降,客人们逐个醒来,那个时候负责清理的游女应该也上到二层了。”
“但那时熏香的味道也散了,若非提前知道迷药的气味,她们恐怕很难发现熏香炉有问题,一切神不知鬼不觉。”
看见律师原原本本地设置陷阱的过程还原出来,花魁的脸色微不可见波动了一下,但紧接着她的脸色便平静下来:“很有意思的推理,但是,律师先生,刚才的推理不过是你的臆测,你并没有证据支持你的说法。”
青木叉腰笑道:“不,我当然有证据。”
花魁顿了一下,她想不明白,当时负责清理的游女应该把熏香炉都带走清洗了,不会留下任何迷药相关的证据才对。
“证据,就是这个!”青木出示出潜入金云楼时拿走的那个熏香炉。
看见这件证物,花魁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金云屋的财产吧?没想到官方的人也会有小偷小摸的手段。”
审判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佐藤律师,律师怎么能偷东西呢?”
青木十分无语地佝偻了下背,然后赶快拉回正题:“稍后我会解释,总...总之,现在的重点是这件证物!”
“这是金云楼封闭时的其中一个熏香炉,没有被游女清洗过,只要对炉内的残留物进行检测,一定能查出迷药的成分!”
“警备队,请立刻将证物带去检测!”审判长下令完,还有些顾虑“但是,佐藤律师,如果不清楚迷药的成分,检测可能会花很长时间。”
“不会有问题,我已事先将取证时发现的一种迷药交给警备队检测,熏香炉中使用的应该是同一种迷药,很快就能出检测结果。”青木曾在废弃旅馆采集过同种迷药,并提前给过佐藤律师本人。
没过多久,警备队上来汇报检测结果:“审判长,经确认,证物中除了正常的熏香成分,的确还混入了一种强效迷药。”
审判长平复着心情:“果...果然吗?难道真如佐藤律师所说,这其实是一桩用陷阱行凶的密室杀人案?”
惠比寿辩论道:“审判长,辩方只是证明了陷阱存在的可能,但这些细线痕迹或许早在案发前就存在,不能肯定一定和陷阱存在关联。”
“另外,辩方的逻辑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死者在房间里的行动是不确定的,如果是用陷阱行凶,要如何将凶器短刀精准地刺中死者后颈?”
“除非凶手一直躲在房间里,监视死者的一举一动,但这是不可能的,而不能精确把握时机和位置,陷阱行凶的可能便无法成立!”
青木眉毛忍不住跳了两下,与陷阱相关的线索只有一个细线痕迹,光靠这个真的能看穿陷阱手法吗?
审判长闭目沉思片刻,认同了检方的说法:“确实,佐藤律师,不能因为迷药就断定陷阱的存在,如果你无法说明利用陷阱行凶的手法,本院将无法认同陷阱存在的可能。”
青木一下子被问倒了,好一会答不上来,花魁借机嘲讽道:“怎么了,律师先生,你刚才的气势去哪里了?”
青木没理会对方的嘲讽,然而他绞劲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一点,眼睁睁看着审判长失望摇头,准备开口,却无能为力。
到此为止了吗?
不,不对,一定还有某种没发现的线索!
青木仔细翻阅着手里的文件,比对着两起案子,仔细检查房间布局、死者状态的照片,发现两起案子的细节几乎完全相同。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几乎相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单纯的巧合吗?还是出于某种限制,不得不这么做?
青木生出一个猜想,但来不及仔细确认,只能先一口咬定识破了陷阱,把准备开口的审判长打断:“审判长,辩方请求将嫌疑人自来也带上来,想要解开谜题,他的证言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