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八):明帝国与倭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鄱阳湖之战

这场战役是决定乾坤的大战,龙虎双雄全力以赴逐鹿天下。此前朱元璋多次濒临绝境,如元军包围濠城,又如之前的龙湾激战,但那都是被迫应战。而要争夺天下,就必须主动进攻以击破强敌。

当时刘基对有志于天下的张士诚和陈友谅分别是这样评价的:“士诚立于元之下,不足为患。友谅劫其主,胁其部下,名分不正。然其地处上游,且日夜窥视于我,因此必须首先击败友谅。陈氏灭后,则张氏孤立,可一举平定。其后进军北方中原,则王业自成。”由此我们也知道此战的意义了。

此前在龙湾败退后,陈友谅远远地逃到了上游的武昌。眼看着其势力不在,平日里就对其颇为反感的各地将领便纷纷投降了朱元璋,而江西也首次落入朱氏的势力范围。

陈友谅希望挽回态势,于是倾尽全部积蓄打造了数百艘巨舰。这些高达数丈、共有三层的橹船,上设走马棚,船舷带数十支橹,各以铁板包之,船体涂以丹漆,豪华之极。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夏,朱元璋为营救小明王而驰援安丰,收到线报的陈友谅令家眷全都登船,倾国中之力,出动了号称六十万的大军,一路攻向南昌。守城之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奋战三个月,终于坚守住了城池。

七月,朱元璋率领水军二十万前往讨伐,西路军在鄱阳湖西南部的康郎山岛附近湖面上进行了一场世纪水战。朱氏一方都是小型船,分成了二十队进攻;陈氏一方则将巨舰排成了一座水上要塞。

朱元璋望见敌人的大舰队,大为恐慌,忙问身边的刘基胜算几何。刘基回答道:“我军有必胜之气,应奋力参战。”艰苦的战斗持续了三日,朱氏水军一波一波地向敌人小山一样的巨舰发动进攻,斩杀了数十名队长,却只是更加恐惧彷徨。

最后他们准备了七艘渔船,在上面堆满了杂草和火药,瞄准傍晚时分起风的时机,派出敢死队驾船攻入敌阵放火。

这个策略成功了,陈氏舰队被烧掉大半,陈友谅的得力助手弟弟陈友仁也因此身亡。

陈氏阵形一乱,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变得对朱氏有利了。他们的船是小型船,因此可轻快行驶,而陈氏的巨舰则不利于行动。那时陈友谅看到朱元璋所乘之船的桅杆是白色的,便命令第二天全体集中攻击那艘船。但是朱元璋事前得到了消息,当夜就命令己方水军将桅杆全都漆成了白色。

第二天,红白两军继续从早到晚激战,结果又是白军胜利。此后朱氏水军撤往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鄱阳湖湖口,整军以待准备在此地迎击陈氏水军。

此时陈氏水军中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烧掉舟船在湖南再图大业,另一派坚决反对。在陈友谅踌躇之间,军中已经出现了逃兵。后来下定了决心的陈友谅打算一口气冲进长江,却遭到朱氏水军的追击。陈友谅在船上探出头来的瞬间被流矢射穿了眼睛!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朱元璋也好几次濒临险境。一次是他的座船触礁,多亏了他的替身穿着他的衣服跳下水,假装他已经溺毙,他才得以幸免于难。还有一次是刘基突然叫他换船,而过了一会儿他之前乘坐的船就被大炮击碎了。

战事结束后,朱元璋向刘基表明心迹,称:“我驰援安丰的时候,陈友谅错向南昌进攻,这实在是万幸。如果他直接进攻应天府,那就真是无力回天了。”

这也就是两雄命运的分水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