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请听我说: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家庭与家人:最坚强的支持

问:可以谈谈您个人和家庭的情况吗?

俞:我1977年出生在诸暨,和爸妈、姐姐一起,爷爷奶奶在杭州。我的祖籍是在诸暨,但爷爷奶奶还有爷爷的弟兄都出去了,在上海、南京、杭州。我爸从小跟外婆在诸暨长大,所以长大也留在了诸暨,没有来杭州。我爸有一个心愿,希望他两个女儿一个留在身边一个到杭州。

问:您的小学和中学是在哪里读的?

俞:新胜小学,在乡下,街亭镇。我那时候一二年级读复式班,因为村小很小,老师少,学生也少,就像现在提倡的“小而美”的乡村小学。因为小,一二年级合在一起上课,老师一会儿在一年级讲,一会儿去二年级讲。我们复式班差不多20多个孩子一个班。那时候的学习就是自然的学习。三年级我转到乡里面的小学,因为我老爸在那边的中学当老师。我每天都自己上下学,中午回来吃饭。后来初中就去了老爸工作的学校,他那时候是教美术、音乐。等到我去上师范,他就调到市里最好的中学做后勤了。

问:可以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家庭吗?

俞:我先生是我到杭州工作后才谈的,2000年,一个朋友的姐姐介绍的。那时候我还住在学校宿舍,省公安厅的后面。谈了一年多,就结婚了。我先生是律师。我认为谈朋友,对方首先要有学识。他也支持我的特教工作。他的文学水平比较好,并不是颜值很高的那种。我本来就喜欢看书、逛书店,所以两个人共同话题比较多。

2001年结婚之后,我们经常有机会就出去玩,没想到要孩子。2005年生了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两年前儿子出生。

问:您的家人对您的工作是什么态度?

俞:他们很支持。我先生的一个发小的孩子,出生就是唐氏综合征,比我女儿大半年。她从小就经常和我们的女儿一起玩耍,姐妹相称。我女儿从小就接触很多这样的孩子,也经常来我的学校。孩子是没有偏见的,很多偏见是大人赋予的。社区的小学会组织同学来我们学校体验交流,我觉得非常好。相见和相处,可以消除孩子们想象中的对智力障碍孩子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问:您觉得这份工作对您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俞:因为自己从事特殊教育的缘故,我没有给女儿定很高的要求。她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另外,善良就好了,不要太争名逐利。再者,就是独立,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她的学习就是她自己的事情,让她学会时间管理,让学习成为她的常态和习惯。

问:您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

俞:当校长和当老师比当然有很大的变化。管孩子方面我就很抱歉,基本上不怎么管,都放在爷爷奶奶家。平时加班的时候也很多,但因为我住得近,从家到学校5分钟就到了,所以有这点距离的优势,路上奔波的时间都可以节省下来。现在在杭州有时候上下班来回两三个小时都有可能,最少也要一个小时,我可以把这些时间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