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港股私有化失败案例
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2018年,港股私有化失败的公司总计11家,注册地全部位于开曼群岛或百慕大群岛,11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为189亿港元,私有化全部由大股东发起,平均用时121天,要约方平均持股70%。其中8家公司采用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3家公司采用自愿要约方式私有化。
这11家私有化失败的公司中,国浩集团(00053.HK)两次私有化均告失败,2012年国浩集团采用自愿要约方式私有化,但只收到独立股东32.82%的股票,大幅低于90%的最低要求。2018年国浩集团改为采用协议安排方式再次进行私有化,“数人头”过关,但独立股东赞成票仅64.78%,反对票35.22%,再次宣布失败。其私有化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独立股东认为报价较低,2012年国浩私有化报价为每股100港元,相较当时净资产有24.6%的折让;2018年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相较净资产有32.7%的折让,也就是说虽然私有化绝对价格提高了,但是相比公司净资产折价更大,所以再次失败。
另外两家私有化失败的公司是新世界百货和台泥国际,两家均采用自愿要约方式。其中,如前面讲解的新世界百货独立股东将持有的83.92%股票要约给了大股东,据成功一步之遥。台泥国际因为持股38.31%的独立股东嘉新水泥在私有化公告后明确表示不参加要约,所以私有化直接失败。后来,台泥国际在2017年采用协议安排方式重新私有化,才最终成功。
在港股私有化中,不管是通过协议安排方式还是自愿要约方式,当一个独立股东持股超过全部独立股东持股的10%时,该股东对私有化就有了实际上的1票否决权,下面以2018年私有化的合和实业为例说明。
因为要约方胡应湘家族仅持股36.93%,所以持股6.99%的私募基金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Inc.相当于对合和实业私有化有一票否决权(见图1-19)。所以,合和实业私有化公告复牌后股价曾最低跌至32.3港元/股,相比于38.8港元/股的私有化价格有20%的套利空间,就预示了一票否决的风险,直到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Inc.明确表示不反对合和实业私有化,该股的私有化套利空间才迅速收窄至10%左右。
图1-19
在11家私有化失败的公司中,在“数人头”和投票时均未通过的公司包括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城发展)和中国钒钛磁铁矿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钛)这两家公司。独立股东赞成私有化,但是“数人头”失败的公司包括新世界中国和恒盛地产两家公司,新世界中国独立股东赞成票曾高达99.84%。直到2016年公司吸取教训,改为采用自愿要约方式私有化才最终成功。恒盛地产独立股东赞成票高达97%,但也因为“数人头”方式私有化失败。恒盛地产参加投票的独立股东总计120人,其中赞成票58票,反对票62票,4票之差造成私有化失败,颇为可惜。在这11家公司中,“数人头”成功,独立股东投票失败的有国浩集团、宝胜国际、兴发铝业和亚洲卫星这4家公司,相关说明如表1-4所示(有部分公司分别使用了两种私有化方式,这里分别列出说明)。
表1-4 私有化失败的公司统计
那么,有没有可能提前预判一家公司私有化是否能够成功?投资者都知道,港股上市公司的法院会议投票和股东大会投票一般在中国香港的酒店现场举行,投票当日会有很多股东参加,在现场投票结束后,在现场投票的很多人当时就知道投票结果,而有些私有化公司在投票当日并不停牌,所以投票结果会实时影响投票当天公司的股价,如果股价上涨接近私有化价格,则基本预示着私有化成功概率极高。反之,预示着私有化失败概率极高。
以2017年5月17日进行私有化投票的兴发铝业(00098.HK)为例,兴发铝业私有化价格是每股3.7港元。该股私有化投票当日并未停牌,仅仅在盘中突然放量下跌3%,相比于私有化价格有8%的折价,即如果投票通过,则1天收益8%。笔者觉得这么好的收益不太符合常理,放量下跌很可能说明出现了异常情况,于是立即以-3%的价格止损出局,果然当天晚间公司公告股东大会私有化投票没有通过。这时,就发现芝加哥学派的有效市场理论用在投资上就特别有效,即股票的价格真实反映了所有的内幕信息,当发现不太真实的收益率和相比其他股票的反常现象时,一定是股票本身出现了投资者个人当时还不了解的问题,这时一定要果断决定,如图1-20所示。
图1-20
另外一个私有化成功的例子是中外运航运(00368.HK),该公司私有化投票时间为2018年12月13日,私有化价格为2.7港元/股,投票当日股价大涨3.91%,为2.66港元/股,当日收盘后公司宣布投票通过私有化,如图1-21所示。
图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