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中医的理论基础与辨证医疗体系
多少年来围绕着中医废存问题有着许多争论,核心问题是中医科学性和能不能治病问题。要理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对中医的认识和中医在诊疗工作中的作用问题:①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的探索、实践和经验积累,名医辈出,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至今仍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认识和理解中医,须把握中医的独特思维,如阴阳五行是中医辨证医疗体系的理论基础。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维系着身体健康,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的消长、转化、偏盛、偏衰等变化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及传变等,是用以说明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的医学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③在诊断、治疗上具有明确、良好的措施方案。根据四诊、八纲诊断疾病,并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及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对脏腑疾病等病情做出进一步推断。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调节阴阳平衡(虚则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疗的基础。在治疗方法上有医门八法,在辨证治疗法则上有培土生金法、滋水涵木法、扶土抑木法等系统治疗方案,科学性毋庸置疑。简单地一看到阴阳五行就将之污为落后、糟粕并试图用西医的理论、方法来规范中医,是极端浅薄、不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