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姚希贤,男,1929年生,自幼家传中医,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中医高徒指导老师,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西医兼长。①西医: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世界胃肠病学会委员,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中心学术委员,《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名誉主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杂志》高级顾问,《中华消化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②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医,国医大师提名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理事、顾问,院士候选人,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中西医结合事业突出贡献”创业奖,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消化鸿儒奖”。
姚教授在学术思想上主张“中西医并重”,长期差异并存。他认为:①阴阳五行是中医辨证诊治医疗体系和理论基础。在学术发展和疾病诊治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慢性肝病治疗上主张从瘀血证立论。②西医会按其规律自然发展。③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是“中国医学”的创造者和希望,要立足于这个高起点,深入学习中西医经典、前沿知识,注重实践,研究总结、继承发扬中西医诊疗疾病经验,两手都要“硬”。
姚教授具有中西医两套“过硬”本领,致力于中医、西医兼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六十多年,在消化病尤在慢性肝病、胃病诊疗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硕果累累。他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带出中医高徒及博士、硕士研究生48人,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4BA721AOIZ25),组建传承工作室。临床每以瘀血证立论。应用所研制的“益肝康”辨证加减,治疗大量患者,在消除肝细胞炎症、坏死,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恢复肝细胞器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研制出“胃忧康”中药,创用“灭Hp四联疗法”,提高了Hp根除率,对慢性胃炎、胃萎缩性病变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6项。出版《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基础与临床》两部专著;主编《临床消化病学》等书4部;副主编《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等著作7部。发表论文210余篇。
他多次应邀参加并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多次做关于肝、胃等疾病诊疗及中西医结合体系等学术报告。为了提高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领导全科创建了内科学重点学科,争取到国家(河北省首个)临床博士研究生授予点,创建省级消化病研究所、重点实验室。
姚教授从不居功自傲、故步自封,持续拼搏进取。他历任河北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为优秀委员,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是他的座右铭,他淡泊名利,济人危难的道德品质为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