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大“扩招”,正式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至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50%。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了适龄青年的受教育权,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践行。但是由于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在广大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中,有家境优渥者,也有规模较大的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后者享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想追问的是这一弱势群体在高校“场域”的成长状况怎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对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实施形式多样、力度不一的经济资助。那么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下,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还有哪些补偿需求?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举,从逻辑上看,“教育脱贫”不只是要让寒门子弟“有学上”,而且还要使其“上好学”,也就是要让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在大学场域得到良好的成长,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基于以上,研究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状况及其教育补偿需求,对在实践中保障这一弱势群体“上好学”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学议题,因为个体具有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所以教育也就成为远远超越简单线性关系的复杂活动。那么怎样来衡量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状况呢?本书研究采用了一个基本的假定:成长即资本的积累。这一命题的学理基础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资本理论。“资本”似乎是一个与且只与“金钱”相关的范畴,但是在布氏的资本理论中,资本远远超越了货币,他把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象征)资本,这样资本就指涉到了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符号资本)。所以在本书研究的基本假定中,资本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本书第一部分从整体上采用了布氏的上述资本分类理论框架来考察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即探究他们在四个维度(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的资本积累状况。在本书第一部分的四个维度考察过程中,一般地,先是实践的调查(经验研究),旨在了解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在某一特定资本维度的成长状况,接着是相关的深入理论分析(理论研究)。在这一部分也会提出基于调查和理论探讨结论的教育补偿政策性建议。对教育补偿的系统研究是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研究在探索教育补偿时,先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教育补偿政策进行话语分析,接着是探究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教育补偿政策体验。然后研究提出了教育政策补偿的原则和实现路径,还特别论证了非经济补偿的价值。第三部分是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探索了澳大利亚和美国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成长状况与补偿政策,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了传统的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和实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理论研究包括了理论上的探讨、构建,也包括对现实的学术意义上的批判性思考,甚至可以把比较研究也笼统地纳入这一研究范式。另一类则是基于经验的研究,用学者陈向明的概念就是“实征研究”。这类研究我们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途径,其共同的特征是研究的结论都是基于经验数据的。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我们都力求做到规范科学。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成长及其补偿研究”(BIA130063)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参与者有课题主持人蔡连玉及其所指导的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和比较教育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各章标题及其作者如下:
第一部分: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教育成长研究
第一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脱贫与本科教育(蔡连玉)
第二章 本科生家庭经济对其文化资本的影响(苏鑫)
第三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积累(蔡连玉)
第四章 本科生家庭经济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王玉明)
第五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社会资本积累(蔡连玉)
第六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象征资本积累(蔡连玉)
第七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符号自我构建(蔡连玉)
第八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教育生活研究(胡运梅)
第二部分: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教育补偿研究
第九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补偿政策的话语分析(蔡连玉、应佳丽)
第十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补偿政策的体验研究(宁宇)
第十一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补偿原则及其实现(蔡连玉、王小会)
第十二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非经济补偿研究(蔡连玉、胡运梅)
第三部分: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成长及其补偿的比较研究
第十三章 澳大利亚大学生经济状况与补偿政策(蔡连玉、刘杨、李文静)
第十四章 美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危机与解决路径(蔡连玉、张雯)
第二、四、八、十章修改自各作者的硕士学位论文,这四章研究的指导教师和收入本书时的修改者均为蔡连玉。蔡连玉负责了整书的统稿工作。全书各章的文责均由各自作者承担。
承蒙学术期刊和编辑的厚爱,本书部分章已有发表。其中第一章发表于《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第6期(《教育脱贫的本科教育责任及其履行》);第五章发表于《教育与经济》2017年第6期(《贫困本科生社会资本的模型、积累及其教育补偿研究》);第六章发表于《高教探索》2018年第3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第七章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贫困本科生的自我结构与符号自我构建》);第九章发表于《高教探索》2017年第10期(《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补偿政策的话语分析(1979—2016年)》);第十一章发表于《重庆高教研究》2017年第6期(《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中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路径》);第十二章发表于《江苏高教》2017年第8期(《贫困本科生非经济补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整书的研究和写作工作前后持续了四年有余,中间经历了无数次规模或大或小的学术讨论,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学术写作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深刻感知,也只有对学术有着浓厚兴趣才会自始至终保持对同一研究主题的长期热情与执着。作为项目主持人,我特别感谢各位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努力与通力协作;作为指导教师,我也欣慰地看到学生的学术成长。本书付梓之时,他们大都学成毕业,其中多数从事教育事业,还有的负笈海外,继续追寻学术梦想。在本书的研究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人的良善帮助。感谢抽出时间参与访谈或者填答问卷的众多同学;感谢参加课题研讨的专家学者,你们提出的建议弥足珍贵;特别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时任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眭依凡老师所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限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以及成书时间仓促,书中肯定会有不少缺陷与问题,期待读者与专家不吝指正。
蔡连玉
2018年5月11日于尖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