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与自然的奥秘(4)
地壳的观念
◎李四光
人们都以为我们住在地壳的表面,实际上我们并非住在地面,却住在地中。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层空气压着我们,包着我们。这层气壳的厚度,大致在三四百千米以上,不过愈向上走,气壳的密度愈小,压力也愈小,高到四五十千米的地方,气压已经比一厘米水银柱的压力还小。我们住在气壳底下,正和许多海洋生物住在海底,抑或蚯蚓之类住在土中相类。气壳的组成,并非上下一致的。下部氧气较多,所以生物得以生活。愈往上走,氮气愈多,到100千米以上,几乎完全是氮气。再上氦气(He),更上氢气(H)成了主要的成分,严格地讲起来,这一圈大气,要算是地球的皮表,要算是地壳,但是因为流质的关系,普通不认为它是地壳。我们不独不认大气层为地壳,连那海洋也不认为是地壳的一部分。
实际上所谓地壳者,虽无严密的定义,然大致可说是指地球上部由普通岩石组成者而言。普通人所见者,只是岩石层的表面。地质家所见者,也不过从最新的地层到最老的地层以及各种所谓火成岩,一名凝结岩。那些极新的地层到极老的地层在一个地域总共的厚度,至多也不过20余千米。然则我们怎样知道地下还有类似地表的岩石?又怎样知道这些岩石往下伸展到一定的厚度?更怎样知道地下是固质或液质抑或气质造成的?这些问题如果都是悬案,我们有何理由说出地壳的名词。
然而地壳的名词,久已被人用了。地壳上的人们,不见得对于地壳有极明显的了解。只是揣想着地下的材料总和在地表露出的材料不同。这种观念的发动,大约一面受了星云学说的影响,一面又因为火成岩和地温的分配,似乎地下愈到深处,温度愈高,若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一切的固质,不免变为流质,火山爆裂,岩流迸出,骤然一看,似乎都可以作流质地球的证据。而所谓地壳者,正如地壳包着卵白卵黄。可是天体力学者告诉我们,这样鸡蛋式的地球,是不能成立的。如果地球简直像鸡蛋式的构造,它早已受不起旋转和日月吸引的力量,它决不能成现在这样的形状。
传统思想,如此的混沌。因之,对于地壳这一个名词,我们不敢任意接受。我们如若还想利用这一个名词,不能不作进一步的追求。且看我们能否替它找出相当的意义,地壳的命运,就决在这些。我们没有方法去打极深的地洞,看里面的情形。现在世界上用人工凿出最深的地洞,也不过2000多米。地球如此之大,就是再凿穿2000米,也算不了一回事,况且愈到深处,工作的困难,增加愈多。我们还要知世界上有许多的事物,我们尽管能看见,能直接地感触,我们不见得就能认识,就能了解。观察是一回事,了解又是一回事。所以要看地球内部的情形,不能用肉眼,只能用智眼,不能直接地检查,只好用间接的方法探视。间接的方法,可分为下列几项,当然,仅就重要者而言:①地温;②岩石的分配;③地震;④均衡现象(内义均从略)。
依前述种种观测判断,地球的表面,除了大气层和海洋之外,确有较轻的岩石,造成地壳在大陆方面。地壳可分为两层,其间界限,不甚清楚,一名里壳一名表壳,表壳由酸性岩石,如花岗岩之类造成。里壳由基性岩石如玄武岩玻璃之类造成。在海洋方面,尤其是太平洋方面,似无表壳,只有里壳。大西洋为一个比较新成的海洋,所以情形稍有不同。表壳的厚度,至少有15千米,也许到20千米以上。里壳的厚度,大致与表壳相等。两壳总共的厚度至少有30千米,也许厚到45千米。这是就普通的厚度而言。在特别的地方,它的厚薄,也许不是完全一致,不过不能超过此限太远。地壳以下,便是极基性而且甚重的岩石,与造成地壳的材料,性质颇有差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情形,如是而已。
(本文节选自《地壳的概念》)
地球的特点、规律和状况
◎[美]房龙
◎谭旭东 谢毓洁 译
古代的人们深信:地球是一个小小的黑色物体,孤独地悬浮在宇宙中心。
地球不是真正的圆球,它两极稍扁,呈椭圆形。什么叫“两极”呢?如果你用一根毛衣针笔直地从苹果或橘子的正中心穿过,穿出的两个洞就是苹果或橘子的两极了。地球的两极,一个是北极,位于大海之渊;另一个是南极,位于高山之巅。什么叫两极“扁平”呢?因为地球的赤道直径要比两极间的轴线长1/300。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粒灰尘在自转,它的两极也会自然扁平的。所以验证这个事实,就并不需要你作一位极地探险家,去做实地考察了。
我们称地球为行星。这个词是希腊人发明的。他们很早就观测到,有的星星在天空不停地转动,有的则静止不动。于是,他们将前者称为“行星”或“流浪星”,后者为“恒星”。其实恒星也在运动,只不过希腊人是用肉眼观察天空,没有望远镜,所以观察不到恒星的运动。星星这个词悦耳动听,它和梵语“点缀、播、撒”有关,的确,夜晚的天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好似无数朵火苗点缀着天空,多么美丽迷人的景象啊。
地球不仅自转,而且围绕看太阳转动。太阳的体积庞大表面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古代的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被汪洋大海包围的一小块陆地,孤立地悬浮在空中,好似断了线的风筝,好似穆罕默德的木棺。当时只有极少数的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敢于提出质疑。几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艰难而又执著的探索,先知先觉者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脚下的土地并非是一个圆盘,而是一个球体,它没有静止地悬浮于空中,更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反,它快速地围绕着太阳转动。
而行星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太阳转动,它们和地球共属于太阳系,沿着各自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运行。
教会于公元4世纪初执掌大权后,如果有谁敢宣称地球是圆形的,他将会被送上宗教法庭,他为自己的言行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没有必要苛求教会,因为那些最早皈依基督教的人大多愚昧无知,他们深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耶稣为了拯救自己的子民,将在一片荣光中重返地球——他的受难地。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耶稣岂不是要东奔西走,一会儿到东半球,一会儿到西半球?这种想法简直是亵渎圣灵,大逆不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基督教的信徒们不得不接受了地圆说。大约到了公元15世纪末,地圆说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因为它建立在古往今来的事实观察基础上。
首先,当我们靠近一座高山或一艘轮船时,先跃入我们视野的总是它们的顶部,然后它们的全貌才一一现出。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其次,不管我们身处何方,我们的视野范围总是圆形的。当我们乘坐热气球升到空中,或者我们登上高塔,因为视野开阔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圆形也变大了。只有地球是圆形的,我们的视野范围才是圆形的,如果地球是方形或三角形的,那么地平线也应该是方形或三角形的。
第三,发生月偏食时,月球上出现的地球阴影是圆形的。物体什么样,影子就是什么样,这是常识。
第四,既然其他行星和恒星都是圆球,为啥地球要与众不同?
第五,麦哲伦[1]的船队从西向东航行,最终回到了他们的始发地,还有库克船长[2]也是率领探险队从西向东航行,最后的幸存者也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最后,当我们向北极进发时,我们头顶的星座接二连三地消失在地平线上,而我们向赤道方向前进时,那些星座又会越升越高。
所有的事实都指向一个真理——地球是一个圆球体。
地球有两个近邻,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每隔24小时,太阳就向地球上大约1/2的生命提供光和热。月亮没有太阳那么炽热明亮,然而它的力量也不可小视。
太阳很大,月亮很小,地球的大小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把太阳比作一个直径为3英尺(1英尺=0.3048米)的圆球,地球就是一粒豆子,而月亮只有针尖大小。虽然月亮很小,不过相比于太阳,它离地球的距离要近得多,所以它对地球的引力也非常可观。
假如地球上全是山石,那么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则微不足道。可是地球上3/4的表面都覆盖着海洋,而海洋则会随着月球的转动潮起潮落。
我们用“潮汐”来描述海水的运动。在银色的月光下,一条宽约数百英里(1英里=1.609千米)的水带奔流不息,一旦它涌入海湾、港口,就像咆哮如雷的野兽,激起数十英尺高的巨浪。而当月球与太阳同处一个方向时,对海水的引力就更为强大。
地球的上空有一层大约300英里厚的氮气和氧气,这就是空气。空气好比橙皮,地球好比橙肉,它们密不可分,一起转动着。
大气层、地球表面和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风暴、雷电、干旱等各种各样的气候都在这里诞生,左右着人类的生活。
有三个要素影响气候的变化,它们分别是土壤的温度、盛行风和空气的湿度。
风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要是没有热带海洋盛行的信风,美洲大陆的发现就得等待汽船的发明;要是没有湿润的和风,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绝不会像现在这么繁荣;还有那些随风而来的飞沙走石,它们的力量非同小可,能将最险峻的山峰夷为平地。
风是什么?它是一股迂回前进的气流。气流为什么会迂回前进?因为温度高且轻的空气会上升,那么它的下方就会产生一个真空带,就像古希腊人说的“大自然讨厌真空”,较冷且重的空气将乘虚而入,及时填补这个真空带。空气就这样流动起来。
为什么空气有的冷,有的热?这和太阳的关系很大。如果我们想让房间里暖和起来,生一只火炉就够了。而在茫茫宇宙中,太阳就像个大火炉,行星就是等待取暖的房间。离太阳近的地方空气就热,比如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赤道;离太阳远的地方空气当然就冷,比如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地方——南北两极。
太阳照得空气变热变轻,热空气不断上升,一直升到地球的上方——大气层里,不过这儿离太阳远了,空气温度开始下降,冷却的空气渐渐变重,重新回到地面;空气离地面越近,它离太阳的距离也越近,于是它不由自主地再次变热变轻,升回到高空。空气就这么周而复始地运动着,直到夕阳西下。
天黑了,没有太阳的光芒,地球为什么没有变得寒冷呢?这是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白天也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夜晚大地将热量释放出来,温暖着周围的环境。地球上的土壤,沙石,树木以及水,它们都会吸收热量、散发热量。不过它们有的吸热快、散热也快,比如沙石;而有的则恰好相反,比如水。所以太阳落山后,广袤无垠的沙漠会很快变得寒气逼人,而水汽丰润的森林依然温暖舒适。
善于思考的朋友肯定会有一个问题,按照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的原理,那么地球的上方——大气层——离太阳的距离难道不是比地面要近吗,为什么大气层的温度比地面要低呢?答案在于,大气层的热量来源于地球表面,是地球储存了太阳的热量,然后再一点点地向大气层输送。所以高山之巅永远是白雪皑皑,因为离地面越远,山峰获得的地面热量就越少。
我们常说空气,其实空气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分量还不轻,它们一层压一层的,所以最底下的那一层被压得都快喘不上来气了。如果我们不时刻呼吸,好让我们身体内也充满空气的话,我们肯定会被压得像一片叶子。
公元17世纪有一个科学家名叫托里拆利,他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学生。他发明了一个仪器,叫气压表。气压表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测量出空气压力的大小。好奇的人们用气压表做了很多实验,结果发现海拔高度每升高900英尺,气压就会下降l英寸(1英寸=0.0254米)。
一些物理学家和地理学家开始思考,气压的高低是不是和盛行风的方向有什么关系?于是他们日夜钻研,甚至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来搜集数据,总结规律,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气压不同,而风总是从气压高的地区吹向气压低的地区,风的强度和速度决定于两个地区的气压对比度。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会有暴风、飓风甚至龙卷风了吧,因为高气压区的气压太高了,而低气压区的气压又太低了。
俗话说,通风透气。风让空气循环流动,让我们时刻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过这并不是风唯一的好处。吹来吹去的风带来了降雨,而水则是生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