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的制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

一、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顶峰,直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安排,都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其时间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年。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已成为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途。调查表明,我国不同项群奥运选手的培养期在7.6~11.2年之间,不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为了保证多年的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制订科学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把培养优秀竞技选手的整个过程置于严格的科学控制之下。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现代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而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运动员体能的改变,要以各生理系统机能的提高为基础而表现为高度发展的运动素质,这种生物适应机制要通过有机体逐个细胞成分的改变和代谢能力的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实现。例如:要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必须通过系统组织的有氧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腔容积、心肌厚度及心肌收缩力量逐渐增大,促进其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化,进而改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支撑运动器官的负荷能力。对这一训练过程,需要认真地作出规划,在训练内容、手段、运动负荷安排等各方面保持必要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展有氧耐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运动员发展技能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体操、技巧、花样游泳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要获得高超的运动技巧,必须高质量地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并进一步学习、发展和创造新的技术动作,通过千百次的重复练习,使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以保证在比赛中能出色地完成平时训练的成套动作练习,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各种球类、击剑和摔跤等对抗性项目的运动员要提高自己的技能,需要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掌握、熟练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苦练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复杂竞赛环境下,根据实战过程中对手所采取的技、战术,灵活机动地做出反应,创造性地发挥竞技能力,从而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手,夺取比赛的胜利。

对于田径、游泳等体能主导类项目来讲,技术动作相对较稳定。但是,这类项目的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体力潜能,力求获得最理想的力学效果。因此,这类项目需要运动员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熟练地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并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这同样需要制订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才能实现。

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紧张的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这同样需要在合理规划的多年训练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

此外,运动员竞技能力各个方面训练的合理结构、不同阶段训练重点的安排等都需要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的指导。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由于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阶段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任务不同,所选择的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手段等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在跳远运动员多年训练中,应该首先着重发展运动素质还是基本技术?在运动素质训练中,首先应着重发展速度素质,还是耐力素质或者力量素质?怎样安排技术训练的合理程序,从而有步骤地掌握不同的动作环节,逐步完善动作技术细节?周训练课次及课时应有什么样的变化?在多年训练的不同阶段,运动负荷变化的总体趋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有一个多年训练计划予以科学的回答。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性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途径获得。

这里,先天性遗传途径是竞技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适合专项竞技需要的先天性遗传性状,可为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应该根据各个项目的竞技特点和竞技规律,科学选拔具有更大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

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包括居住地的海拔、气候等地域特点,饮食、起居等生活习俗,经济、社会、文化、卫生发展水平等等,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训练活动毫无疑问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这里融入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勤奋和智慧,也反映着社会科学、文化支持的力度,是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

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随着人的发育阶段的递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随训练过程的延伸而变化。因此,科学的多年训练过程始终把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作为追求的行为目标。理想的组合是,当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过程处于最适宜于参加某个运动项目的专项竞技的阶段时,他应该已在专项的技能、体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各方面接受了足够的训练,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运动员处于两类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状态时,则具备了在专项比赛中表现高度竞技水平最佳的主观条件。

人体各个系统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人的总体发育(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与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式上升态势。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已达高峰,12岁已达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降低。那是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细胞免疫系统尚未建立,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很弱,需要强有力的淋巴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细胞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最晚,通常在人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之后,才迅速地发育起来。与上述人体各系统发育的系列性特征相适应,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在多年训练过程中也各有其不同的适宜发展阶段。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直至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已成为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路。科学地制订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把培养优秀竞技选手的整个过程置于严格的科学控制之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对于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阶段划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很重视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问题。比较前苏联、前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训练科学家们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到,他们的论点虽然各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从整体上看,又有着若干共同之处。

以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基础,并考虑到不同项群训练的特点,我国学者系统地提出了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训练年限及其训练的重点内容。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言而喻,其中的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都是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而完成的;而竞技保持阶段则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长的延续。

我国女排两届世界冠军队队长曹慧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举重67.5公斤级冠军姚景远都是我国成功组织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代表。

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杨文意和庄泳的多年训练计划体现出系统的序列性,为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上为国家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土耳其举重神童苏莱曼马诺尔古曾经连续三次获得奥运会的冠军,运动寿命更是长达23年,对于多年训练的科学规划是他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育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为了顺利地培养出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不同项目对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以及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都有某些特定的要求。这里,核心的问题在于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在最适宜的年龄阶段,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

陈兵、田麦久(1992)研究了我国521名第23届、第24届奥运会参赛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各个界点的年龄特征,我国奥运级男运动员多年训练全过程平均为13.8±1.7年;女运动员平均为13.5±1.1年,其中男子难美性项群选手最长为16.5年,而男女耐力性项群选手最短,分别为11.3年及11.4年。

我们把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到成为奥运会选手的训练期限称为奥运成才期。的数据表明,最短的为女子耐力性项目选手(7.6年)、男子格斗对抗性项目选手(7.9年),以及女子表现准确性项目选手(8.0年);最长的为男子表现难美性项群选手(12.8年),以及男子同场对抗性项群选手(12.2年)。如果以10年为界,可以把8个项群分为三组,从而对不同项群全程性训练的年龄特征有一个框架式的把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竞技训练的国际性竞争日益激烈以及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一部分运动项目中,出现了优秀运动员年轻化的趋向。其中,尤以竞技体操、跳水、技巧等显示复杂高难的技术以及表现高度美感为主要特点的项目最为突出。1964~1980年奥运会体操全能决赛参加者的年龄,即清楚地显示出这一变化。

不少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下降的趋势,使其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各阶段年龄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里,我们把那些在少年时期即有可能表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的项目称为“少年”运动项目,而将其它仍然由成人占据优势地位的项目称为“成人”运动项目。

这两类项目各自的年龄特征如。

我国体操界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选手。9名女子世界冠军从6.5±2.1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9.4±1.2年的系统训练,在16.1±1.3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13名男子世界冠军从9.3±2.7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10.3±2.5年的系统训练,在19.6±1.9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

杨文意、庄泳、林莉等我国世界水平的女子游泳选手从5~10岁开始参加训练,16~18岁参赛奥运会,20~22岁成为奥运会冠军,历时12~15年,是我国培养世界级选手的成功范例。

1998~2003年女子举重各个级别的世界冠军平均年龄为23.0±1.0岁,比1994~1997年世界冠军的平均年龄(21.3±0.5岁)增加了1.7岁,说明随着世界女子举重运动的发展,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比赛中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需要具备的竞技能力也随之提高,训练时间加长,体现出年龄变化的特征。

(三)全程性多年训练的负荷特点

在多年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运动负荷的内容,还是运动负荷的数量,都依训练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中,则首先要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在竞技保持阶段,则需要把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葛欧瑟(《论运动素质训练》,1982)按照前联邦德国对全程性训练过程进行划分的标准,对四个训练阶段中技术、素质、战术等各种训练内容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所示的观点。

运动负荷的数量随训练阶段的不同也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对周训练次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的课次是增加的;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的课次则逐渐减少。

纳巴特尼柯娃(苏联,1982)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不同训练阶段,负荷量的变化应服从于运动员身体发育及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如果把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最大负荷量定为百分之百,那么,在竞技专项化开始阶段和竞技深化阶段,负荷量应分别控制在45~50%和70~80%之间。按这一比例安排训练负荷,将有助于保持各阶段之间的良好继承性。

三、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就称作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如两届奥运会之间4年的训练计划、6年中学学习期间的训练计划等等。

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年度、大周期等训练计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它是宏观的、战略性的,对未来较长时间的训练活动所作的预测仅仅是框架性的,不可能做到详尽具体。在制订多年训练计划时,教练员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从总体上、从发展的角度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对多年训练的全过程通常只做一个框架式的规划,而对全程性多年训练中不同训练阶段所制订的区间性训练计划,则相对较为深入和具体。

在训练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由于许多非可控因素的干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那样的变化。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选取有效的调整和修正措施,将训练过程的基本方向控制在原有设计的轨道上,使其总体规划保持基本的稳定。

(一)基础训练过程的任务及阶段划分

1.训练任务

儿童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机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都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是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为最终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过程持续3~5年,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全面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这些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

2.阶段划分

通常可将3~5年的基础训练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一般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训练阶段。

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具有项目特点,“少年”项目运动员为5~8岁,“成人”项目为10~12岁。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1~3年为一般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儿童参加运动训练的兴趣,全面学习多项运动技术,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地发展一般运动素质,培养参加运动训练所需要的一般心理品质。随着运动员发育情况的变化,根据他们在初期基础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才能,教练员对儿少运动员的发展潜力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并确定其专项训练的方向,然后便进入专项基础训练阶段。

在专项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的内容相对较为集中,应围绕着专项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能力组织训练,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比例应逐渐增大。技术比较复杂的技能主导类诸项群,应着重抓好基本技术的训练。技术相对较为单一的体能主导类各项目,则逐渐把较大的精力放在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上。短跑是速度和力量,中长距离游泳是有氧代谢能力,举重则是最大爆发力量。要注意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潜力,为后期的训练打好基础。

(二)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龄特征

儿童开始参加基础训练的年龄,依项目的特点而不同。参加田径等“成人”项目的训练,宜从10~12岁开始,这时正值读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而为培养体操、艺术体操、跳水、游泳等“少年”项目的优秀选手,则应从5~8岁开始,这是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的年龄。

为了使有才能的竞技选手从一开始就能得到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业余体校、运动学校的教练员,以及组织课外训练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3~5年的训练进行统一的筹划,制订出区间性的多年训练计划。

40多年来,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水平始终位于世界的最前列,乒乓球也被称为我国的“国球”。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充分重视了乒乓球运动员多年系统训练中的基础训练。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们从儿童时期起(男子为6.1±1.5岁;女子为6.0±1.3岁)即系统地参加训练,他们在各类体校的训练时间平均为5.3年(男)和5.7年(女),经过了严格的包括基本技术、基本素质和基本心理能力在内的基础阶段的训练,分别在19.4岁(男)和17.8岁(女)左右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优秀选手。

(三)运动员竞技发展方向的确定

根据选材提供的资料和标准,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身材、体型、上下肢比例和神经类型等客观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全面的分析、评价对运动员的竞技发展可能性进行预测,大致确定他们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但是,对于多数儿童少年来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变因素,所以,在训练初期应该按照项目的性质或大类把训练方向定得概括一些;通过多种项目的尝试,结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状态的连续性评估,再使训练方向逐渐变得具体而准确。例如,根据运动员弹跳素质的水平,确定其训练方向为跳跃。为了有所选择,凡是与跳跃有关的跳高、跳远及三级跳远技术都要让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在全面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根据个人特点再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便在我们所规划的训练方向上,为培养以后的专项心理品质、运动素质及技能、技巧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基础训练阶段的基本内容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动能力,重点是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全面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在近代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把协调能力看作是发展运动员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越来越重视协调能力的作用。在人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先于运动器官成熟。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的最有利时期,9~14岁是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最有利时期,13~14岁协调能力的发展达到高峰。所以,儿童时期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这时发展协调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基础训练阶段,应将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

在发展协调能力训练内容的配置中,亦应注意不同年龄的适宜训练内容。德国学者认为,儿童从5~6岁起,即可有效地发展节奏感,继而应安排发展灵活性、反应及空间定向能力的练习,9岁起可着力提高其平衡与准确能力。

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特点,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变化特点。有时增长很快,有时增长缓慢;既有阶段性的突增,又有较长时期连续的增长趋势。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把某种素质发展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基础训练阶段要充分利用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提高训练效率。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年龄由小至大,应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

少年儿童在进行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要力求掌握多种运动技术,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力求使身体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是因为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运动技能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又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建立与提高。由于各项目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因而在少年儿童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和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培养灵敏和协调素质的过程。

(五)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技战术的掌握与完善,都要在有节奏的递增负荷刺激下才能实现。基于有机体的生物适应性,基础训练的多年计划对负荷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少儿运动员有机体对训练负荷的可接受性,实现全面发展竞技能力的需要性和可能性的有机结合,保证实现负荷内容的专门化和负荷量度的个体化,通过施加量与强度比例适宜的训练负荷,促使运动员各种能力产生定向性变化。

训练负荷逐步增加,可以打破有机体内环境原有的相对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是,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都表明,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该采取适宜的量度。这是由于儿童少年刚参加训练时还不适应所施加的负荷,有机体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肌肉酸痛、疲劳感强等;必须持续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有机体才能适应训练负荷,上述现象才会逐渐消失,恢复时间缩短。否则的话,过度的负荷会对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

因此,安排少年儿童的基础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有机体通过“增加负荷→适应→再增加→再适应”的过程逐步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儿童训练的组织方式,对于一般基础训练阶段的儿童,以一周2~4次训练,每次1~1.5小时为宜;对于进入专项基础训练阶段的儿童少年,则以一周训练4~6次,每次1~2小时为宜。

另外,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大、中、小交替,要与休息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节奏性。安排了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有机体会产生疲劳,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必然需要一定时间去消除疲劳,使能量物质得到补充,才能承担新的负荷。所以说,训练计划交替安排负荷,安排适宜的休息时间,就是为了使有机体得到有效恢复并承担更大的负荷,产生新的适应,更快地堤高有机体机能水平。

前苏联学者在分析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初期训练特点时指出:“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初期训练时,对训练量有一定限制,其训练量平均少于大多数苏联少体校学生,只相当于近几年来苏联国家青年队大部分队员初期训练的25~30%。苏联运动员在初期训练中训练量过大,正是阻碍他们达到运动技术高峰的原因之一。”

培养出大批世界级艺术体操选手的保加利亚教练员,为儿童艺术体操选手基础训练阶段制订的负荷要求,也明显地表现出有节制的和循序渐进的特点。

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竞赛项目的系列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打好基础,进而在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水平。奥运会女子游泳冠军杨文意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与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实践,清晰地表明循序渐进安排训练负荷对其多年训练过程的成功组织的重要意义。

战绩显赫的国际A级足球教练拉德先生,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特别强调顺其自然地发展运动员的足球技能和创造力,严格控制训练负荷,体现出训练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小的特点,适应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技发展的规律,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成效。而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负荷大多偏大,虽然可能带来运动成绩的一时提高,但却会给运动员的多年训练造成障碍,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在制订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对于儿童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应该与训练负荷特征的变化相一致,予以科学的安排,注意竞赛难度和竞赛负荷的循序渐进。

曾于1983年6月~1984年6月一年之内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2.37米、2.38米、2.39米)的中国运动员朱建华(1963年3月29日生)的教练员胡鸿飞,为朱建华制订了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其基础训练阶段为10~15岁共6年时间。前3年(10~12岁)着重提高健康水平,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学习跳高基本技术;后3年(13~15岁)则继续提高身体训练水平,以田径多项为主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完整的跳高技术。训练负荷则注意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在这6年中,朱建华的基本技术掌握得很好,各项一般运动素质也都有相应提高,但专项成绩的提高却不明显,跳越高度超过身高最多只有14厘米。

而从16岁(即1979年)起,进入了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后,胡鸿飞为朱建华提出的训练任务是“在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专项素质和改进跳高技术”。这一阶段的转移,带来了显著的训练效应。朱建华的跳高成绩得到了迅速提高,作为衡量专项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即跳越超过身高的高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14厘米迅速提高到23厘米~32厘米~37厘米。

由此可见,科学地安排好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其它阶段训练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六)训练方法和手段

1.强调训练的系统性与多样化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系统性与多样化,是正确选择和运用练习方法和手段时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要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必须遵循多年系统训练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系统要求科学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合理地安排各种练习手段,注意各个练习手段之间的衔接。

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手段是顺利完成儿少运动员早期训练任务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灵活性高,但容易疲劳,单一重复的刺激会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儿童少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7~10岁的少年儿童能够连续集中自己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只有20分钟,11~12岁时能连续集中自己注意力的时间约为20~25分钟。因此,训练手段的多样化是由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所决定的。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在练习时集中思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练习的兴趣,有效克服训练的枯燥感,保证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正常发育。例如:发展弹跳素质可选择多级跳、单脚跳、摆腿跳、台阶跳及跳绳等多种方式进行。为了提高兴趣或提高训练的强度与效果,还可以把游戏性练习作为重要的训练手段。

2.主要采用量的负荷方法

在基础训练中可以主要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训练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有氧代谢为基础的一般耐力训练,优点在于:

(1)负荷量是负荷强度提高的基础,在承受一定负荷量的基础上提高负荷强度,可以保证少儿运动员负荷能力的稳固提高。

(2)能使少年儿童的骨骼、韧带和关节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得到较好的锻炼,为4~5年后承担更大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奠定基础;

(3)速度力量素质是渐进得到提高的,与少年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相适应;

(4)有利于基本技术的掌握;

(5)使素质与技术得到协调发展,防止二者失调;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强度小量大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进儿童少年的身体健康,保证他们的身体获得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训练,在少年儿童的训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3.讲解力求简明生动,示范力求准确

根据少年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分化能力较差等特点,在技术教学时不宜长时间讲解及分析基本的原理与细节;而应以简明生动的语言,抓住基本技术的主要环节,形象、扼要地突出问题的关键。

事实证明,少年儿童的模仿性是很强的。教练员的示范若能做得准确,不仅使模仿有了具体的参照,还可以直接引起运动员的形象思维,进而提高模仿能力。另外,优美的示范还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一种向往,希望自己的技术也能早日达到完美的境界。因此,准确、优美的示范无疑对激发运动员强烈的学习动机及促进学习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恢复

1.适时恢复的重要性

负荷与恢复是训练活动中的一对矛盾,共同决定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称为恢复。在恢复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降回到原有水平,即完成了一次训练负荷后恢复的全过程。

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量恢复也越明显。正是由于运动训练能引起超量恢复效应,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并为之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运动训练中的恢复,并不是满足于回到先前水平的恢复,而是要追求超量恢复。

训练中掌握好关键性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练到什么时候该“歇”,疲劳到什么时候该“调”,必须要准确地予以把握,才能保证训练的成功。如果训练疲劳对机体的刺激达不到必要的深度,没练多少就要调整、恢复,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但如果该调不调,在前次负荷运动员的机体还没有得到恢复就再次施加负荷,则会引起机能劣变,在心理上、生理上受到严重损伤。尤其是儿少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相对较差,在承受大负荷训练时容易导致机体的严重损害,以致于葬送他们的运动前程。

所以,安排少年儿童基础训练的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追求过大的训练负荷。在运动员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依照训练的统一计划,适时安排必要的恢复性训练,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使运动员的机体迅速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提高。

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对恢复措施日益重视,不仅在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之后业已疲劳时考虑恢复问题,而且在制订训练负荷计划时就考虑到负荷后如何恢复的问题。

2.超量恢复的控制

一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有机体,其生命活动都有一种超量恢复的趋势,以满足更高机能水平活动的需要。我们也可以把超量恢复看作是一种“矫枉过正”,而“矫枉过正”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为了解渴而使劲地喝水,一旦口不渴了,也发觉腹内已经过于饱胀,这是由于喝水速度超过肠道对水的吸收能力。深究原因,又在于组织细胞对水的需求状况通过神经中枢与口腔感觉细胞之间的信号联系存在着“滞后作用”,“滞后作用”的存在必然要导致事物的“矫枉过正”。在运动前后和运动中,体内能量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交替领先的。准确地讲,在运动中有机体的恢复过程滞后于消耗过程;而在运动后直至下次运动前,消耗过程又滞后于恢复过程。由于存在滞后作用,所以运动后体内能量物质的重新合成并不时时都以达到先前能源贮备水平为限;而经过复杂的条件反射,当能源合成机制接到减缓信号之后,体内能量物质的补偿已经暂时超过原有水平。

超量恢复这种“矫枉过正”对于运动训练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后续的训练依次安排在前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就可望稳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当然,如果后续的训练安排错过了超量恢复阶段,则很难产生预期的训练效应,甚至会发生机能的劣变反应。

那么,如何掌握超量恢复的时机呢?这恐怕是比较难于具体回答的问题。在训练实践中,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在一次训练课之后,如果等到机体得以充分休息补偿,进入超量恢复阶段时再进行第二次训练,一般间隔1~3天,由此推论,似乎训练一次之后休息1~3天最为适宜。可是,这么慢的节奏与飞速发展的竞技运动是绝对不相协调的。训练实践本身也证明,运动员不仅可以每天训练,而且每天还可以练2~3次。这是不是与超量恢复原则相矛盾呢?不是的。成功的运动训练恰恰是严格地遵守了超量恢复原则,其关键在于不同训练内容的合理交替。事实上也不可能每天都重复进行周一内容的训练。例如,间歇跑是中长跑项目的有效训练手段,但谁也不会不加思考地每天都练间歇跑。

我们知道,不同性质的运动需要不同肌群重点参与做功,不同内容的训练对机体各器官系统及供能方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机体在承受了某一种运动负荷之后,有些机能系统会产生深度疲劳,而其它系统则仅仅产生中度或轻微的疲劳。如果有规律地变换训练内容,使各部肌群和各机能系统及供能系统交替承受运动负荷,整个训练不仅充分利用了时间,丰富了练习内容,增大了运动负荷;而且,机体在承受每一种性质的运动负荷后都能相继得到比较充裕的恢复时间,分别达到超量恢复的程度。

用模式图来表示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是一目了然的。假定在一周的训练中安排三种负荷:甲、乙、丙。第一天,在负荷甲的刺激下,机体局部产生深度疲劳;两天的间隔尚不能充分恢复,则第二天安排负荷乙,第三天安排负荷丙,到第四天,负荷甲的刺激作用完全消除了,下一轮负荷循环就可以开始了。从整体上看,运动训练每天都在进行着;从局部来看,运动员的各机能系统在交替经历着负荷——疲劳——恢复的过程。

3.疲劳与恢复程度的准确判断

准确判别疲劳程度,是适时恢复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别,通常是根据自我感觉和外部观察来进行的,也常常采用一些比较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测试方法。

(1)自我感觉

自我感觉是简单有效的判别方法。运动员在疲劳时,会感到肌肉僵硬,局部酸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在恢复过程中,上述疲劳感逐渐减轻或消失,自我感觉新的活力重又滋生,继续训练的愿望逐渐加强。

应当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训练任务常常是在运动员自我感觉疲劳时进行的,没有这样一种过程就不能对机体产生足够深的刺激,因而也无从实现更高机能水平的适应。但恢复到什么程度进行下一次训练才不会导致过度疲劳,需要积累经验。

(2)外部观察

外部观察是教练员常用的判别运动员负荷情况的方法。运动员如果将自我感觉与自己某些外部表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别,就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疲劳程度与恢复状况。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眼神无光,连打呵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降等现象,可初步判定疲劳已产生并加深到一定程度。当上述现象完全消失,特别是动作准确性、稳定性及平衡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与加强,就说明机体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恢复了。

(3)生理测试

大量研究表明,人在疲劳时,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都有所下降,下降程度与疲劳深度有关。进行判别疲劳与恢复程度的生理指标测试时,具体方法可采用呼吸肌耐力测定、体位血压反射测定、皮肤空间阈测定、膝跳反射阈测定、肌张力测定、心电测定、肌电测定、脑电测定、视觉闪光临界频率阈限测定等等。

(4)心理测试

用心理学的方法判别人体的疲劳及恢复程度,有很多种方法。如采用RPE(RATINGOF PERCEIVED EXERTION)表、RPR(RAT-ING FP ERCEIVED RECOVERY)表等。

4.有效恢复措施的选择

(1)自然性恢复手段

睡眠是最基本、最自然的恢复手段,有利于体内能量的储备和养精蓄锐。由于儿少运动员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睡眠就成为基础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恢复手段了。

(2)训练学恢复手段

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性的训练手段,以利于恢复;在恢复过程中以轻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安排好每天的训练时间,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定型,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3)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

主要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汽浴、旋涡浴、氮水浴、苏打碳酸浴、盐浴、珍珠浴、含氧浴、腐植酸浴等,其它手段还有按摩、电兴奋、电睡眠、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

(4)营养学恢复手段

由于运动时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大,运动后的能量补充除了考虑补充物的数量,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适宜搭配。例如:运动后吃不同的糖,对身体不同部位糖贮存的恢复就有不同的影响。维生素更是运动员营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运动能力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要注意食品的种类和配比。

(5)心理学恢复手段

主要是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手段调整心理状态,促进机体的恢复。

(八)对训练的组织和控制

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控制,是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使这一过程按照指定的方式运行,达到顺利地完成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预期目的。教练员要科学地规划和组织基础训练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实施适宜的调节措施,以便顺利实现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