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武侠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艺术
  • 雕塑
  • 设计
  • 人体艺术
  • 工艺美术
  • 民间艺术
  • 建筑艺术
  • 艺术类考试
  • 收藏
  • 连环画
  • 艺术理论
  • 各国艺术
  • 摄影
  • 绘画
  • 书法篆刻
  • 媒体艺术
  • 戏剧艺术
  • 音乐
  • 舞蹈
  • 会员

    牛郎织女传说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流传地域涵盖山西省和顺县与山东省沂源县。本书聚焦于山西省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收集活态传说,又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佐证,梳理完成了该传说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发展脉络和历史、传承人及其传承状况等内容。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是为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一份可靠且翔实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也寄寓着对以牛郎织女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
    民间艺术5.1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一卷)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一卷,介绍了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的剪纸。
    民间艺术19.1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文博天下

    本书是雷达全集第一卷,是民间艺术论集,分为采风散记、秦声史录、论陕西方言、论韩城民艺、论民间故事、论民间歌曲、论民间舞蹈、论民族乐器、论西安鼓乐、论民间美术等等关于民间艺术内容的文论集。该书的出版,对保存和阐释秦地民间文化的精神有积极意义。
    民间艺术33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留住手艺2

    本书是日本采写名手盐野米松,继引起广泛关注的谈话录《留住手艺》之后的同名续作。本书采访了十九位默默无名的传统匠人,他们的技艺人生是过去生活的剪影,对于今人来说,仿佛熟悉,又很陌生。他们的语言真挚,朴实,不经雕琢,他们心手合一,所制作出的物品都刻印上自己的人格。愿这些以一技之长走过一生的匠人,为读者带来鲜活的启迪。
    民间艺术19.1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研究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形成环境。它们或从属于墓葬,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墓室装饰、地面的碑刻和动物造型等;或从属于宗教,主要为摩崖石窟造像、题记、石经等;或从属于建筑,主要有碑刻、建筑构件和室内外装饰石刻等。本研究是对青海各民族民间石刻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刻、佛塔雕刻、民居雕刻等进行较全面的考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摩崖、石窟造像、石雕、玉雕、砖雕)、刻(岩画、
    民间艺术15.8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树之生命木之心

    马未都作序,北野武推荐,日本采写第一人盐野米松作品,凝聚一千三百年木构建筑智慧精华,三代宫殿木匠半个世纪的技艺传承,畅销日本二十余年,中文版独家增补鵤工舍现状。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唯一继承人小川三夫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鵤工舍”的历程,二十个年轻学徒让手艺长进体内的成长故事,天地人三
    民间艺术24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美物之道(套装共4册)

    日本近代工艺大师的传世之作,洞悉美物之道,感受生活之美。汪涵、安妮宝贝倾情推荐!
    民间艺术41.5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七卷)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七卷,介绍了满族、鄂温克族的剪纸。
    民间艺术15.4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比亚兹莱在中国

    本书编入一九二〇年至今将近一百年内在中国发表的与比亚兹莱有关的各种诗文,以发表时间先后编排,且悉依原貌。全收收录郭沫若、郁达夫、鲁迅、周作人、邵洵美、滕固、梁实秋、叶灵凤、唐弢、姜德明、李欧梵、董桥等25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艺术家关于比亚兹莱及其艺术评述的35篇文章,如一位作者入选作品不止一篇,则合并排列,依先发表者为准。英国19世纪的天才艺术家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1872—
    民间艺术9.8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第二版)

    世间优美清净之物,莫过于花。中式花道守艺人吴永刚虔诚侍花十余载,足迹遍访大江南北,采撷四时草木,经历了每个阶段的瓶颈与自我突破后,如今再度续写中式古典插花的生动气韵。如果说首版书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造型与形态,那么本书的作品便更传递出古典艺术背后所承载的美学与理念。作者用研习多年悟出的插花理念创作出的作品,所呈现的一面观特点,侍花三心、三法、四字诀、五势等,能唤醒爱花人对古典艺术更多的感悟与思考。春
    民间艺术1.4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有温度的手艺:中国手作人的世代传承

    本书作者深入中国古建和传统手作的第一线,采访了二十几位普通又不平凡的匠人。其中既有父传子承的“掌墨师”,也有学美术出身的新派泥塑师;既有坚守传统笔法的彩画师,又有人技共进的数字木雕师;既有心怀江湖梦想的打铁匠,又有为家人雕琢幸福的银匠;更有心怀大梦、专攻古建筑群落的总设计师,正是他将不同门类的手艺人凝聚在一起,在民族建筑方面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温度的手艺》根据纪录片《大匠之梦》改编
    民间艺术6.5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锦笺记

    笺纸是古代文人用于书写的小幅花色纸张,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之发展,至明代,笺纸追求精致意趣的特点表现到了极致,小小花笺之上,隐含着造纸、绘画、雕版、印刷等各方面的匠心与曲折,可谓融诗书画印于一纸,汇自然人文于一笺。今天,随着通信手段的更迭,笺纸已基本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承载的精神意蕴,仍值得我们寻味。邵文菁的《锦笺记》是专门介绍此的专著。她通过潜心研究,为我
    民间艺术6.7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八卷)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八卷,介绍了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剪纸。
    民间艺术19.7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在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蚕娘娘”嫘祖的故乡,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继承了先辈流传下来的纺织技艺,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制作出一批批精美实用的手工制品——惠畅土布。因其工艺精美、做工考究、历史悠久、流传久远,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土布的渊源、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传承情况、产品种类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惠畅土布的发展脉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惠畅土布这一民族性的手工纺织品。
    民间艺术5.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六卷)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六卷,介绍了藏族、土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剪纸。
    民间艺术17.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三卷)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三卷,介绍了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的剪纸。
    民间艺术17.3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鲁山人陶说

    本书是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谈陶器的随笔集。鲁山人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的食器而开始了陶瓷创作,坚持此道直至离世。鲁山人不仅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陶器美学体系,还得到了国内外的充分赞誉。在本书中,他回溯自己的陶瓷创作之路,结合自己的制陶经历,以尖锐的审美之眼评析陶艺史上的名家名器。每一段鉴赏都是对自己推崇的“雅美”的生动注解,都在拓宽我们的美学感悟。
    民间艺术11.4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世界各国木偶艺术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形式,从中国木偶艺术开篇,生动形象地探索了中国木偶的起源、种类、分布,分地域讲述了北京的宫廷木偶戏,泉州提戏“四美班”,以及四川、台湾等地的艺人传奇;继而,将世界各地的木偶艺术,按照流传和分布,对俄罗斯、日本、印度、越南、捷克等多个地区,逐一进行了展示;并结合中外木偶文化交流活动,阐释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
    民间艺术4.1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

    沂南画像石墓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很多创新,风格也不离它的时代,不过整体安排和设计却特见斟酌,因此能够把既有的程序变作一种与众不同的叙述语言,且以画像石中少见的刻画精微突出了叙事中细节的真实,其中的若干细节与文献对照,竟分毫不爽。作品选择了墓主人生涯中时人以为有意义的一二事件和生活场景,构成一部简略的画传,而“拟绘画式”的写实之笔又使它成为在石头上用形象表述出来的汉故事,那么寻找和认识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
    民间艺术10.4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蔚县窗花史话

    蔚县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蔚县人民的伟大创造和贡献,其核心技艺是刻制和染色,窗花是其“老名”。本书详细解析了蔚县剪纸的起源以及蔚县剪纸起源过程中代表人物的艺术成就,解读了蔚县剪纸早期的珍稀遗存,论述了蔚县剪纸的内涵和发展等内容。具体包括:蔚县剪纸的文献摘录、什么是蔚县剪纸、对蔚县剪纸遗存的记述、蔚县剪纸工具的来龙去脉、王老赏剪纸的艺术成就等。因而,本书在蔚县剪纸的挖掘与发现、整理与保护、传播
    民间艺术10.9万字
    2万人气
上一页3/4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