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三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江夏密议

江夏城的黄昏浸染着长江水汽,将码头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诸葛亮立于船舷,看着远处城墙上东吴的赤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水浪轻拍船身,带着长江特有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先生,前面就是江夏了。“赵云指着前方渐近的城池,银甲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赵云年轻的面庞上。前世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此刻还未经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建安十三年的赵云,眼中还保留着那份纯粹的忠勇。

“子龙。“诸葛亮突然开口,“若遇敌围,当先保自身,再图破敌。“

赵云一怔,随即笑道:“先生何出此言?云身为武将,自当赴汤蹈火...“

“活着才能尽忠。“诸葛亮轻摇羽扇,声音低沉得只有两人能听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孤军深入。“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诸葛亮转过头去,掩去眼中那一瞬的痛色——前世赵云正是在一次孤军深入中身负重伤,埋下了早逝的病根。

船靠码头,江夏太守黄祖已派人相迎。刘备整了整衣冠,率先下船。诸葛亮紧随其后,羽扇纶巾,在众多武将中格外醒目。

“刘皇叔远道而来,黄太守已在府中设宴。“一名文士打扮的东吴使者上前行礼,“在下诸葛瑾,奉命相迎。“

诸葛亮心头一震。兄长!眼前这个与自己有七分相似的男子,正是他多年未见的亲哥哥。前世孙刘联盟破裂后,兄弟二人终生未能再见。

“兄长...“诸葛亮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连忙改口,“阁下莫非是江东诸葛子瑜?“

诸葛瑾惊讶地打量着诸葛亮:“足下是...“

“南阳诸葛亮,字孔明。“诸葛亮深深一揖,声音微颤。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诸葛瑾恍然大悟,“久闻先生与我同宗,不想今日得见。“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点破兄弟关系。刘备在一旁看得分明,却也不说破,只是笑道:“二位既是同宗,更该好好叙谈。请带路吧。“

黄祖府邸灯火通明。宴席间,诸葛亮注意到东吴使者鲁肃一直暗中观察自己。这位江东谋士年约三十,面容敦厚,眼中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酒过三巡,黄祖起身道:“刘皇叔,鲁子敬先生此次前来,除了吊唁刘景升,还带来吴侯的问候。“

鲁肃拱手道:“吴侯久闻皇叔仁义,特命肃前来致意。今见皇叔风采,更胜传闻。“

刘备连忙还礼:“孙将军雄才大略,备仰慕已久。“

诸葛亮轻咳一声,刘备会意,继续道:“如今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孙将军有何打算?“

鲁肃目光一闪,看向诸葛亮:“此事...不如稍后细谈?“

宴席散去,鲁肃果然私下求见。刘备命人备好静室,只带诸葛亮一人相见。

烛光下,鲁肃开门见山:“曹孟德已平定北方,下一步必图荆州。刘皇叔兵微将寡,如何抵挡?“

诸葛亮轻摇羽扇:“子敬先生既知此危,可有良策教我?“

鲁肃沉吟片刻:“荆州与江东唇齿相依,吴侯不会坐视曹操得逞。只是...“他压低声音,“江东内部对是否与皇叔联合尚有分歧。“

诸葛亮微微一笑:“张昭主降,周瑜主战,可是?“

鲁肃大惊:“先生如何得知?“

这在前世是赤壁之战前的公开秘密,但此时确实应是东吴内部机密。诸葛亮不慌不忙:“亮略通占卜之术。此外...“他直视鲁肃,“周都督虽主战,却担心我主得荆州后反成东吴之患,是也不是?“

鲁肃手中茶杯差点跌落:“先生真神人也!“

诸葛亮趁热打铁:“请子敬转告周都督,我主愿与东吴共分荆州,互为犄角。曹操若破一家,另一家必不能独存。“

“共分荆州?“鲁肃若有所思,“具体如何分法?“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图,在案上展开:“以江夏为界,东属吴,西属我主。双方互不侵犯,共抗曹操。“

鲁肃仔细查看地图,眉头渐渐舒展:“此议甚善。只是...“他犹豫道,“公瑾多疑,恐难轻信。“

诸葛亮早已料到:“请子敬带一句话给周都督——'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何意?“鲁肃困惑不解。

“都督听后自会明白。“诸葛亮神秘地说。前世曹操筑铜雀台欲纳二乔,是刺激周瑜决心抗曹的关键。如今提前七年抛出此句,必能触动周瑜。

夜深人静,鲁肃告辞离去。刘备不解地问:“先生,'铜雀春深'是何典故?“

诸葛亮笑答:“曹操素有收集美人之癖。大乔小乔国色天香,他早有意纳入后宫。“

刘备恍然大悟:“先生妙计!周瑜娶小乔,最忌此事。“

正说话间,赵云匆匆进来:“主公,先生,江边发现曹军细作!“

诸葛亮并不意外:“曹操耳目灵通,必已知我等与鲁肃会面。“

刘备担忧道:“若曹操因此提前出兵...“

“正合我意。“诸葛亮眼中精光闪动,“亮正要他早动。“

次日清晨,诸葛亮独自在江边漫步,思考下一步计划。江水滔滔,远处渔歌互答,一派平和景象。但他知道,这平静很快将被战火打破。

“孔明先生好雅兴。“

诸葛亮回头,见鲁肃踏着晨露而来,眼中带着兴奋之色。

“子敬兄起得早。“诸葛亮拱手。

鲁肃快步走近:“昨夜我飞鸽传书周都督,今早已得回复。“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都督邀先生前往柴桑一叙!“

诸葛亮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曲有误,周郎顾'。先生既知此,请来一晤。“

诸葛亮会心一笑。这是他与周瑜前世的一段佳话——他故意弹错曲子,引得精通音律的周瑜回头。但此时铜雀台未建,周瑜也还未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自己却能道破,难怪周瑜震惊。

“何时动身?“诸葛亮收起信笺。

“今日午时便有船东下。“鲁肃顿了顿,“不过...都督希望先生独自前往。“

诸葛亮料到周瑜会有此要求:“理当如此。“

回到驿馆,诸葛亮将情况告知刘备。刘备虽有不舍,但也明白此事关乎大业:“先生务必小心。我让子龙暗中保护?“

诸葛亮摇头:“周瑜多疑,人多反而不美。亮自有准备。“

午时将至,诸葛亮只带一张古琴和那把刘备所赠佩剑,登上了东吴的轻舟。江水悠悠,两岸青山如黛。鲁肃站在船头,指着前方一处转弯:“过了那个江湾,就是柴桑地界了。“

诸葛亮立于船尾,手指轻抚琴弦。前世此时,他尚未出山,而如今他已站在历史转折点上,准备改写天下格局。

“先生琴艺如何?“鲁肃好奇地问。

“略知一二。“诸葛亮微笑,“不如为子敬兄奏一曲《流水》?“

琴声起,清澈如溪流,时而舒缓如平湖,时而急促似奔瀑。鲁肃听得入神,不觉已到柴桑码头。

码头上一队东吴士兵肃立,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银甲,面容俊朗,正是周瑜周公瑾。

琴声戛然而止。周瑜大步上前,目光如电:“方才可是先生在抚琴?“

诸葛亮拱手:“正是劣技,扰都督清听。“

周瑜紧盯诸葛亮:“那'铜雀春深'之言,也是先生所说?“

诸葛亮不卑不亢:“正是。“

“先生如何知晓曹操有此野心?“周瑜声音转冷,“莫非与曹贼有旧?“

诸葛亮从容道:“曹操好色,天下皆知。河北甄氏、邹氏皆遭其辱。二乔国色,岂能幸免?“

周瑜脸色阴晴不定,突然转身:“先生请随我来。“

一行人来到周瑜府邸。屏退左右后,周瑜直入主题:“先生欲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然刘皇叔兵不过数千,将只关张,有何资本与我东吴结盟?“

诸葛亮早有准备:“都督所虑极是。故我主愿以江夏为质,暂借荆州南部安身。待共破曹操后,再行交割。“

“借荆州?“周瑜冷笑,“刘备乃枭雄,得荆州后岂会归还?“

诸葛亮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我主亲笔所书盟约,愿以汉室宗亲之名立誓,破曹后即还荆州于东吴。“

周瑜接过细看,面色稍霁:“即便如此,曹操大军数十万,如何抵挡?“

“曹军虽众,却有四败。“诸葛亮竖起手指,“一者,远来疲惫;二者,不习水战;三者,北兵南来水土不服;四者...“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周瑜,“连环战船,易攻难守。“

周瑜眼中精光暴射:“先生怎知曹操会用连环船?此计尚未实施!“

诸葛亮笑而不答,转而问道:“都督可曾听说'火烧赤壁'?“

“赤壁?“周瑜皱眉,“那是何处?“

诸葛亮指向墙上地图的一处:“此地江面宽阔,北岸多芦苇,南岸多礁石。若曹军至此...“他做了个火焰升腾的手势。

周瑜与鲁肃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周瑜深吸一口气:“先生真乃神人。公瑾愿与皇叔结盟,共抗曹操!“

当夜,周瑜设宴款待诸葛亮。酒至半酣,周瑜命人取来自己的焦尾琴:“久闻先生精通音律,可否赐教一曲?“

诸葛亮心知这是周瑜的试探,欣然应允。他轻抚琴弦,奏的正是前世那首《长河吟》。琴声时而如大江东去,时而似万马奔腾,听得满座皆惊。

曲终,周瑜叹服:“先生琴艺,更胜传闻!“他亲自斟酒相敬,“公瑾有一疑问,先生如何得知'曲有误,周郎顾'之说?此乃我幼时轶事,外人绝不知晓。“

诸葛亮举杯轻啜:“天机不可尽泄。都督只需知道,亮与东吴,同气连枝。“

宴罢,周瑜亲自送诸葛亮至客房。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周瑜忽然低声道:“先生既知未来,可知公瑾寿数如何?“

诸葛亮心头一震。前世周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他沉默片刻,道:“都督若能戒骄戒躁,宽心养性,可享遐龄。“

周瑜若有所思,拱手离去。

三日后,诸葛亮带着周瑜亲笔所书的盟约返回江夏。刘备早已望眼欲穿,见诸葛亮平安归来,大喜过望:“先生此行如何?“

诸葛亮取出盟书:“东吴愿与我军联合,共抗曹操。“

刘备展开盟书,越看越喜:“先生大才!竟能让周瑜如此让步!“盟约不仅同意借荆州,还承诺提供粮草军械。

诸葛亮却无喜色:“主公,曹操得知孙刘联合,必会提前出兵。我军须早作准备。“

正说话间,关羽急匆匆进来:“大哥,探马来报,曹操亲率大军二十万,已向新野进发!“

刘备大惊:“如此之快!“

诸葛亮羽扇轻摇:“果然来了。“他转向关羽,“云长,速回新野,组织百姓撤离。记住,沿途多设疑兵。“

关羽领命而去。诸葛亮又对赵云道:“子龙去江夏水寨,协助东吴水军备战。“

众人领命而去后,刘备忧心忡忡:“先生,新野小县,如何抵挡曹操大军?“

诸葛亮目光坚定:“不必抵挡。亮早有安排,我军暂退樊城,诱敌深入。“

当夜,诸葛亮独坐灯下,给马谡写了一封密信,命他速往西凉联络马超。同时,他派心腹持特殊信物前往汉中,寻找一位名叫法正的年轻人——前世刘备取西川的关键谋士。

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走出房门。夜空繁星点点,银河横贯天际。他掐指一算,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东风将至矣。“

而在许昌丞相府,曹操正大发雷霆:“刘备竟敢联合孙权!“他一把掀翻案几,“传令三军,即刻南下!“

谋士郭嘉病容憔悴,仍强撑进言:“丞相...孙刘联合...需用反间计...“

曹操冷静下来:“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咳嗽几声,低声道:“可派人散布谣言,说周瑜...欲借联合之名...吞并刘备...“

曹操眯起眼睛:“好计!就依奉孝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