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圣人之命不可违!
秦云闻知亲妹恐遭厄难,心急如焚,以最快的速度往灌云县衙疾驰而去。
心中不停念叨着上天保佑,千万要及时赶到!
却是不知,他念叨的“上天”,早已因他起了不小波澜。
今日傍晚时分。
当秦云趁着那李玄真与妖怪搏斗,一刀捅进其背后,登高立国之时——
三十三重天,斗牛宫,凌霄宝殿。
镇天元帅,执戟悬鞭,金甲神人,持刀仗剑,各路仙神分列肃立,朝见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君臣原本其乐融融,共议三界大事,忽见一道夺目紫芒横空,映彻殿宇,殿内霎时静默。
“何物这般闪耀?”
玉帝面有不豫:“着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察看。”
“领旨!”二将奉旨出门外查探,须臾回报,“回禀陛下,乃是紫薇帝星骤放光华。”
当即有仙人奇道:“紫薇帝星闪耀,彰示人皇出世,然古往今来,纵是人族三皇五帝,帝星也从未这般耀目,晃如大日!况且,自那道人强占地府以来,下界恐将生乱,哪来人皇出世气象?”
“仙翁此言差矣,下界乱与不乱,岂是定数?那道人占了地府又如何?六道轮回乃天理纲常,他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臣请旨,愿率天兵,即刻征讨地府,拨乱反正!”
说话之人乃是一俊秀少年,十七八岁模样,脚踏风火双轮,双手抱肩,目光中满是与其容貌不符的桀骜与睥睨。
“三太子稍安勿躁。”一白袍白须,仙风道骨的老仙笑着打断,低语道:“西方教大势已去,三位掌教老爷尚且由着那道人占了地府,不去惹他,天庭岂可擅动?”
他话锋一转,“至于帝星闪耀,虽不明其因,然若真有人皇降世,倒非祸事,我等不妨静观其变,或……结个善缘?”
“太白老倌,你又打甚么主意,又想坑人?”哪吒轻哼一声,对“结善缘”之说嗤之以鼻。
太白金星倒也不动气,抚须笑道:“三太子休要妄言,老朽向来与人为善,斗战胜佛成正果后,还来感谢过老朽哩。”
哪吒“嘿”了一声,笑道:“我只说坑人,却没提是谁。”
太白金星面容一滞,又转话锋:“老朽其实是在护你三太子,你虽法力高强,可若是与那道人为敌……”
言未尽,意已明,换来哪吒又一声冷哼。
这老倌真是讨嫌,他不过顺口一提,玉帝岂会当真遣他去伐地府?莫说他,便是天庭众仙齐出,又如何敌得过那西方教二圣之一,号称“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的准提道人!
太白金星知晓他脾性,装个马虎,不去惹他,转而向玉帝稽首:“陛下,依老臣愚见,帝星耀目至此,亘古未有,足见当世人皇不凡,他日必震三界,或可比肩四御,若在其微末之时施以援手,想必日后定会投桃报李。”
玉帝闭目不语,手指微动,良久方睁眼,眸中讶色难掩:“朕竟推演不出当世人皇所在!”
众仙皆惊,莫说这当世人皇眼下恐怕还没发迹,便是成了仙得了道,以玉帝之能,焉有推算不出之理?
当初那闹天宫的乱子不过是一场作戏,玉帝法力深不可测,三界皆知。
玉帝凝神再算,片刻后皱眉道:“仍难窥其踪,只大体推演其在东胜神洲北域,下界天机忽然一片混沌,晦涩难明。”
千里眼、顺风耳闻言,当即朝东胜神洲北部查探。
“陛下,神洲北部,有凡人国度无数,其中三大国:朱恒国、飞熊国居东,历琅国处西。论国力,历琅国为最,朱恒、飞熊两国相加犹为不及。”
玉帝再度掐指,摇头道:“看来在那人皇真正出世之前,应是天机不可泄露……帝星如此耀目,必是大国国主,依神洲北域之势,当是那历琅国主。”
二将奏道:“果真如此,三国之中,朱恒国主体弱多病,飞熊国主太过年迈,唯历琅国主年富力强,励精图治,然……
因西游之约,仙凡隔绝,下界修士日趋跋扈,对凡俗予取予夺,更纵容妖孽肆虐。历琅国上下,苦修士与妖祸久矣!纵是当世人皇,在此仙凡隔绝之局下,恐亦难破樊笼。”
“西游之约……哼!”
哪吒忍不住又是一声冷哼,却见其父托塔天王李靖怒目而视,脾性上来,刚欲发作,瞥见李靖手中那宝光氤氲的玲珑宝塔,不由悻悻然,不再开口。
然“西游之约”四字一出,凌霄殿内气氛骤凝。
封神之后,多宝西天拜释迦,为佛门世尊如来。
西游之后,如来佛门称尊,且佛门执牛耳者皆是截、阐二教门人。
西方教两位教主如今一个占了地府,一个失去踪迹,从此世间只有佛门,再无西方教。
随后不久,天庭隔绝仙凡,以助佛门布道四洲。
佛门大兴。
凡人再无修仙途径,除皈依佛门外,无路可走。
此即西游之约——遏天庭,兴佛门。
天庭纵有千般不愿,亦无可奈何,只因,此乃圣人符诏。
玉帝高踞御座,威仪凛然,听到西游之约,目光微凝,让一众仙家不由屏息。
太白金星沉吟开口:“陛下,西游之约干系重大。若真要等佛门彻底布道四大部洲功成,方才解开仙凡隔绝之禁,则下界黎庶只知礼佛,再不复尊仙矣。”
“依老臣愚见,该争之处还是要争,天庭不可轻让,此番人皇出世,或是天赐良机!”
有仙人闻言蹙眉:“长庚的意思莫非是要天庭暗中襄助人皇崛起?假借其手,传道凡人,以破西游之约?此举恐怕不妥,圣人之命不可违!”
“此言差矣,仙凡隔绝之前,佛门布道何其急切?仙凡隔绝之后,你看他佛门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坐视佛国之外妖魔横行,荼毒生灵,这般怠于布道,其居心何在,昭然若揭!”
“此乃断我仙道根基!令凡人怨仙、恨仙!”
“仙不传法,众生只等佛来渡,佛却作壁上观,不理众生!佛门佛门,也不知到底是佛还是魔?”
“大仙慎言。”
“慎什么言,长庚所言,深合我心,佛门此番行事实在太过,天庭出手,只要不在明面上留下把柄,想来掌教老爷们亦不会苛责!”
众仙议论纷纷,争执不休。
玉帝高坐,闭目不言。
太白金星李长庚忽抬头道:“陛下,小九天女降生已逾两千余载,或可命其下凡历劫……西游之约虽禁神仙传法凡人,却未明令禁止神仙下凡。”
“况且,那截、阐二教门下诸多弟子门人,素来不尊天庭号令,久居下界,甚至不乏暗自违背西游之约者,私自建立宗门教派,盘踞一方。
“他们可例外,佛门可布道,到头来,唯我天庭承其恶名,青黄不接,道统难继……此情此景,恐亦非圣人所愿?”
“莫谈他们。”有仙人忍不住道,“他们是他们,毕竟是圣人门徒,佛门亦需避让三分……可天庭若效法行事,佛门若是察知,必不肯甘休。”
太白金星并未退让:“天女下凡,自古有之,下界之后,自有其缘法际遇,纵有行差踏错,亦罪在己身,天庭最多落个管教不严之过,佛门如何不肯甘休?大不了,演一场苦肉计便是。”
有仙人颔首:“虽稍显牵强,却也可行,别忘了还有那道人,若地府当真有变,佛门自顾不暇,只怕还要求上门来,些许小事,当不会深究。”
“正是,相较天庭,佛门才是那西方教主之心头大恨,地府若生变,佛门首当其冲。”
“只是便要苦了小九天女,陛下对她素来疼爱有加,如何能委屈了她?”
“事关天庭兴衰,便也就只能委屈她了,不过帝星如此耀目,那历琅人皇绝非寻常,天女下凡,喜结良缘,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善。”
凌霄殿内,众说纷纭,直至玉帝抬掌,方复肃静。
玉帝沉吟片刻,忽地起身。
“众卿且退。”
“太白金星,你随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