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5章 瞎了眼看错了人
乐儿用力点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好,我们一会儿到了梅县,姑姑带你去买。”柳婉婉摸了摸他的头,心中涌起一阵欣慰。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路边的杨柳随风轻摆,暖阳洒在身上,带来丝丝暖意。
“前面就是梅县了。”萧如雪的声音传来,打破了车厢内的宁静。
远处的城墙逐渐清晰,街道上已经能看到来往的行人。梅县虽不是什么大城,但也算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乐儿探出头去,好奇地打量着街上的景象。一阵香气飘来,他立刻转头看向一家糕点铺子,眼睛亮得惊人。
“想吃糕点?”萧如雪察觉到了乐儿的目光,温和地问道。
乐儿怯生生地点头,又赶紧低下头,手指绞在一起。
“走,去买。”萧如雪牵起乐儿的手,感受到小家伙微微颤抖的手指,心中一软。
糕点铺子里香气四溢,乐儿踮着脚尖,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点心,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这个桂花糕不错,要不要尝尝?”萧如雪指着一盘金黄色的糕点问道。
乐儿点点头,又指了指旁边的枣糕。
“都买些。”萧如雪对店家说道,“再包些带着路上吃。”
出了糕点铺子,乐儿小心翼翼地捧着纸包,生怕弄掉了。他时不时偷瞄萧如雪一眼,似乎在等待什么。
“饿了吧?找个地方用饭。”萧如雪看出了乐儿的心思,带着他们走进了一家酒楼。
酒楼里,乐儿主动坐在萧如雪身边,这让柳婉婉有些意外。菜上来后,乐儿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鱼肉,放在萧如雪碗里。
“乐儿,你自己吃。”萧如雪柔声道。
乐儿摇头,又夹了一块肉,执拗地放在萧如雪碗里。他的动作笨拙却认真,像是在完成什么重要的任务。
柳婉婉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这孩子,总是这样懂事。她想起当年在柳府时,乐儿也是这样,总喜欢把好吃的留给别人。
街上忽然传来一阵乞讨声,乐儿立刻转头望去。窗外,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在路边乞讨,乐儿连忙从桌上拿起两个糯米,跑了出去。
“乐儿!”柳婉婉想要掏银子,却被乐儿拦住。
他指了指糯米,又指了指乞丐,然后摇头。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写满了坚持。
柳婉婉明白了他的意思,心疼地摸了摸他的头,“好,听你的。”
萧如雪站在一旁,看着乐儿将糯米递给老者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这个孩子,经历了那么多,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
与此同时,凤京皇城。
“陛下,云州知府上了一道折子,是东陵王请您亲启的。”司丞相捧着折子走进御文阁,脚步匆匆。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接过这封特殊的信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展开折子时,目光急切地扫过每一个字。
“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好!好!好!”
“陛下,可是有喜事?”司丞相问道,看着皇帝激动的神色,心中已有所猜测。
“柳家有后!”皇帝将折子递给司丞相,声音微微发颤,“乐儿找到了!”
司丞相接过折子,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身子开始颤抖,老泪纵横,“老臣...老臣实在是...”
“来人,扶丞相坐下。”皇帝连忙吩咐。
“想当年,乐儿周岁时来见朕,那般可爱的孩子...”皇帝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前浮现出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小人儿。
司丞相抹了抹眼角,“是啊,那时候他最爱笑,一笑就露出梨涡来。老臣还记得,他最喜欢骑在老臣膝盖上玩马。”
“这些年,苦了这孩子了。”皇帝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朕本该护他周全的。”
司丞相抹去眼角的泪水,声音有些哽咽:“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苍老的面容。岁月的痕迹爬上他的眉角眼梢,此刻却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连忙起身,向皇帝行礼,衣袖微微晃动:“老臣失态了,让皇上见笑。”
“朕方才也差点控制不住。”皇帝轻叹一声,目光落在案几上的奏折上。那份密报字迹潦草却字字千钧。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忽然想起什么,对一旁的太监吩咐道:“刘公公,你亲自走一趟钱府,或是去应天府寻钱大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刘公公闻言,连忙用袖子擦拭眼角:“是,奴才这就去。”他快步退出殿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殿内重归寂静,司丞相望着案几上跳动的烛火,心中五味杂陈。那些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令他一时难以平静。虽然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但他此刻实在不愿这么快回值房。
“皇上,望龙关一战是我燕国的奇耻大辱。”司丞相压低声音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虽然此事暂时瞒了下来,东都那边也没有声张,但东都太子已经不在了,夺嫡之争已经开始。那些皇子为了争位,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若有人想借此事煽动民意,我们该如何应对?边关将士的伤亡,百姓的愤怒,这些都不是轻易能平息的。”
皇帝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夜色已深,庭院中的梧桐树影婆娑,随风轻摆。他沉默良久,眉头紧锁:“这件事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我们对东都的局势知之甚少,更无法掌控。”
“不过应对之策,朕已有考虑。”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暂且留着端昭的性命,就当朝廷并不知情。若事情败露,便将她交给东都处置,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司丞相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确实只能如此了。好在慕云澈已经报了仇,在西陲战场上,他亲手解决了那些在望龙关作恶的士兵。”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分:“只是,若慕云澈能就此罢手也就罢了,就怕他控制不住自己,再把青鸟城的事情翻出来。那些血债,那些冤魂,一旦被揭开,后果不堪设想。”
提起青鸟城,皇帝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走回龙椅坐下,指节轻叩扶手:“秦东阳如今在禁卫当差,此人还是可用的。调查显示他确实不知情,只是瞎了眼看错了人。”
殿内的烛火忽明忽暗,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皇帝继续道:“让他在禁卫里好好磨练几年,若能沉得住气,朕不介意让他重回军中。如今年轻将领凋零,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