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下(国家地理动物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过度捕捞的威胁

鳕形目的鱼是世界上最具商业价值的鱼类之一。由于鳕鱼遍布于广阔的海洋中,并通常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较浅海域,因此非常容易被人类捕捞。然而,过度捕捞威胁了鳕鱼的生存,同时也威胁了以捕鱼为生的渔民。

捕捞史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鱼类自身繁殖的数量。过度捕捞带来的后果是海洋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种群濒危、生物链受到威胁,人类的生存甚至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虽然捕鱼在有些地区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但也不能忽视过度捕捞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复杂的、难以估量的,对捕鱼业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个问题上,鳕鱼就是一个很好的个例。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鳕形目的捕捞量约为 1510 万吨(世界海鲜卸载量的 17%)。其中,95%是鳕科(鳕鱼及其同科鱼类),无须鳕科(无须鳕及其同科鱼类)的数量居第二。几个世纪以来,大西洋鳕(Gadus morhua)的捕捞一直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活动,影响着大西洋北部沿岸国家的文明进程。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该物种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从那时开始,现代捕捞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变瓦解了鳕鱼的生存条件。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经将该物种列为濒危物种。由于过度捕捞,该物种受到了极大影响,数量急剧下降。商业捕捞和物种繁殖数量的估值都达到了 1960 年以来的最低值。捕捞限制得到了严格的监管,很多重要的捕鱼区已经关闭,这些都是针对该物种的低数量所采取的措施。1992 年,加拿大和纽芬兰的商业捕捞几乎使该物种濒临灭亡,因此导致渔业进入暂休期。这使很多渔民失去了工作和收入,对加拿大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标志性事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黑线鳕(Melanogrammus aeglefinus)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该物种在北大西洋海域的繁殖数量从 1978 年的 7.6 万吨急剧下降到 1993 年的 1.2 万吨左右。于是,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缓下降的速度。1998 年,明确黑线鳕的数量为 4.19 万吨。然而,现在的繁殖数量还是低于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标准。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黑线鳕重新归类到“濒危物种”,但它们的生存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

无须鳕

无须鳕科包括无须鳕属和尖尾无须鳕属,具有极大的渔业价值和商业价值。它们是人类捕捞最多的深海鱼类之一。人们用不同的渔网捕捞它们。有些鳕鱼,例如阿根廷水鳕,是一些小型渔业作坊的捕捞目标;另一些鳕鱼,例如欧洲鳕鱼和非洲鳕鱼,是一些复合型渔业作坊的捕捞目标;而新西兰鳕鱼则是附属捕捞物。不论在哪种情况下,无须鳕都是捕捞数量最多的渔业产品。从 1960 年开始,对无须鳕的捕捞就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在1973 年达到了顶峰,年捕捞量为 200万吨。随后一直到 1999 年,年捕捞量一直在上下波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无须鳕的捕捞都属于过度捕捞。

气候变化

繁殖鱼群的规模和产卵数量之间的关系受到海水温度和甲壳类动物捕食情况的影响。如果北半球的海水按照预计的速度持续升温,这种甲壳类生物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