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鱼类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形态

各种各样的外形、大小和构造,证明了鱼类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不断地适应着时间的脚步。凭借这一点,它们成功地在复杂的水生环境中存活了下来。独特的骨骼构造、鳍以及鳞片是这个种族的突出特点。但某些鱼类从远古时代一直存活至今,依然没有改变它们的形态。

形态与生活方式

那些游得快的鱼类会在海洋中任意穿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像中上层鱼类,以及某些种类的三文鱼、鳕鱼和鲨鱼;而那些耐力型的选手,它们没有三文鱼或金枪鱼那样修长的身形,也没有鳗鱼或某些鲨鱼——比如皱鳃鲨那样蛇形的身体构造,所以在速度上处于下风。那些居住在海底的鱼类,它们的身体呈现出一种背腹扁平化的形态(如底栖鱼类:鳐鱼、和银鲛)。鲽形目鱼,如比目鱼,它们的身体一面朝上,呈严重压缩的形态。对鱼类来说,体形是分类的关键。通过观察体形,我们可以得知哪些是中上层鱼类,哪些是浅海鱼类,哪些经常光顾海底,哪些总是在开阔的水域活动。观察不同种类的鱼的横切面,可以看到它们的身体大致呈现出一种受压缩后凹陷的圆柱形状态。相对于其他物种,它们拥有长长的腹部。

总而言之,鱼类在水中的移动速度取决于其体表与周围水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一些鱼类通过体表的腺体分泌黏液,从而减小与周围水环境的摩擦力。

骨架

盲鳗和七鳃鳗的骨架由一根柔韧灵活的脊索架构而成。而椎骨还未形成由小软骨拼接而成的构架。它们没有颌骨,以“吸盘口”代替。而头部则由一个纤维组织构成的头骨来保护大脑。

顾名思义,软骨鱼类的骨骼是由部分钙化的软骨构成的。头骨分为两大部分:保护大脑的脑颅,由下颌弓、舌骨弓、5 个鳃弓(最多可达 6 个或 7 个)以及脊椎构成的咽颅,其脊椎部分内有脊索的残留。它们的胸鳍被软骨组织固定于鳃部,但后部的鳍不与骨架相连,直接插入肌肉里。

硬骨鱼的骨架分为颅骨、脊柱和鳍三部分。颅骨保护大脑,并支撑起颌骨与鳃弓。脊柱呈现多关节形态,可以支撑身体,也可以连接腹部的肋骨。硬骨鱼的胸鳍连接着颅骨。

鳍是鱼类的运动和平衡器官。绝大部分种类的鱼都长有 7 只鳍:2 只腹鳍,2 只胸鳍(成对),1 只背鳍、臀鳍和尾鳍(不成对)。其名称是根据生长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的。

硬骨鱼的胸鳍连接着颅骨,而软骨鱼类的胸鳍则是通过独立的软骨结构插入肌肉中。尾巴从肛门后部开始生长(与绝大部分脊索动物一样),通常在尾巴末端都会长有健壮的尾鳍,它是鱼类游动时的强力推进器。尾鳍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梭形、圆角形、镰刀形、豁口形、叉形、截断形等。例如,鲨鱼的尾鳍呈两叶状,上半叶长而下半叶短。这种类型被称为不对称歪尾型。而那些尾叶对称的类型则被称为对称正尾型。有些鱼类的脊椎一直延伸到尾巴末梢,尾鳍呈尖状,这种类型被称为原始正尾型。

对于背鳍,其外形有的很简单,如脂鲤;或者均匀分为“V”字形,如河鲈;再或者如鳕鱼,其背鳍分为三部分。有些鱼类的背鳍长在离鳍之后。还有一些鱼类,如鳗鱼(鳗鲡属),它们的背鳍可以延伸到尾部,与尾鳍相连接。某些硬骨鱼类,在背鳍和尾鳍之间还长有一个鳍,叫作脂鳍。

鱼类的腹鳍长在腹侧区域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腹部,但也有的长在胸部、颈部甚至下巴的位置。

绝大部分鱼类都会用覆盖全身的鳞片来保护自己。鳞片其实是皮肤最外层的衍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鱼鳞,有些非常大,而有些则十分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