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青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香格里拉·唐卡星轨

2011年6月·民族大学

快到假期的首都天气已经越发地燥热起来,好的是今年的天气总是会时不时飘着些蒙蒙细雨…

雨丝沾湿文华楼窗台时,我站在民族博物馆的琉璃檐下驻足。梁思成设计的大礼堂飞檐滴落的水珠,总与记忆里翻阅《东巴经》的文卷声重合。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檀香漫过走廊,更像那年你在欧拉秀玛湿地为我别上的格桑花,早已风干成民族学讲义里的书签。

从虎跳峡回来半年的我,思绪飘忽不定,站在廊前揣摩着你这次的可能去向…

“沈老师,我朋友说不久前在香格里拉见过李哥。”助教匆忙的脚步声打破了此刻的沉静…

(1)褪色莲花的密语

2011年6月28日.云南迪庆

松赞林寺的金顶刺破晨雾时,我正跪在扎仓大殿的阴翳里。酥油灯将壁画上的绿度母映得忽明忽暗,她指尖的莲花瓣剥落大半,露出底下吐蕃时期的古老矿彩——那是被时光掩埋的另一种慈悲。

“颜料要加牦牛奶。”老画僧噶玛递来陶碗,乳白液体混着朱砂与青金石粉末,在晨光中泛起琉璃光泽,“你空了去藏经阁看看,李施主给你留了枚星星。”我蘸着狼毫笔填补莲花缺损处,笔尖突然颤抖,从噶玛口中得知的天笑消息让我的心一刻也无法平静。

“这是三百年前康巴画师留下的,”噶玛转动经筒,“他说群星是神佛撒向人间的青稞。”

金粉顺着笔尖流淌,恍如漓江岩壁上飞溅的镁粉。

午后在藏经阁除尘时,霉味与梵香纠缠。指尖抚过《甘珠尔》的羊皮封面,忽然触到的凸起来自经卷间夹着的风干绿绒蒿,花瓣上拓着星点墨迹:“北纬27°41′,东经99°42′”。

心跳陡然加快。这坐标正是李天笑在《徐霞客游记》中圈出的怒江秘境。将绿绒蒿夹回原处时,一片桫椤叶飘落——叶脉上用银粉描出蝴蝶结。

(2)酥油膏与金刚唐卡

噶玛的孙女卓嘎送来晚餐时,铜壶里酥油茶正沸。她掀开藤篮,露出焦黄的“藏式面包”——糌粑混着野蜂蜜烤成的面点,是松赞林寺独有的供品。

卓嘎掰开面包,奶渣溢出浓郁的香甜。我腕间的银丝发带和银铃磕在案几上,铃音清越。卓嘎突然指着我惊呼:“你耳后有颗红痣!跟去年来的那个阿哥画的一模一样!”

傍晚,手电筒的光斑扫过转经道的千个鎏金转经筒。我在星空下,轻浮筒身:“天笑一定在这里转动过所有的经筒吧。”那转动的经筒发出的清鸣,像在诉说我们共同的回忆。

修复的最后几日,噶玛拿给我一幅残破的《时轮金刚唐卡》。想让我按心的指引补齐缺失的一角。当我将金刚杵一端用融合了鄂温克鹿角纹和星图的星云纹补绘时,卓嘎冲进来喊:“那个阿哥又来了!在辩经院…”

唐卡从膝头滑落,颜料未干的金粉粘上裙摆。我奔过长廊,辩经院的青石板却只映着月光。推开木窗,松赞林寺的银河倾泻而下,星子坠入唐卡未干的星图纹路,像一串等待破译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