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后勤问题
伙夫面色难堪,搞得好像他不想给人饭吃一样。
但是,面前这个人物,陈太伯都需要礼让三分,自己更是招惹不得。
无奈之下,伙夫只好等待众人散去,再拉住卫阳。
“县君,县君有所不知,我们陈邑粮食早就是所剩无几了,如今县君让他们敞开肚子,这本来两个月的粮食,估计半个月就得消耗殆尽。”
伙夫在额头上抹一把汗,温声细语,苦言劝道。
“之前陈太伯赠予我的那几车粮食,可有计算?”卫阳问道。
“应算尽算,县君又答应拿出猪羊,可能会让情况好上些许,但也绝对超不过月余!”
卫阳皱眉,果然还是当家茶米油盐贵。
一个月,按照卫阳的想法,自己要拿出两个月的时间来训练这群邑卒,到时候去剿杀山匪,拿到山匪的钱,就算是前期回本了。
毕竟,打家劫舍这么多年,总不能没点存款吧?
“好了,我知道这些事情了,你先行回去吧。”
伙夫已经把话说尽,见到卫阳依旧没有改口的意思,也只得改口,转身离去。
一切的问题,还是粮食的问题。
........
想要粮食,自然就得从有粮食的人手上获取。
整个陈邑,谁有粮食呢?
卫阳思来想去,好像只有陈太伯了,当然,肯定不能直接让陈太伯把钱粮都给交出来。
别人才送孙子送钱粮,自己这边又要狮子大开口,割韭菜也不能这么割,以后用得上别人的地方还有很多。
卫阳思索一阵,来到陈太伯的家中,敲响了房门。
“谁?”
屋内传来一中年男子雄浑的声音。
“正是小子,太伯可在家?”
不久,门被打开。
只见一八尺黝黑大汉,似铁塔般。
“竟是县君!”
大汉作礼。
“深夜叨扰,抱歉。”
“县君何必如此?
您可是来找家父?县君且来,父亲此时应在书房。”
大汉笑着将卫阳与赢子夫二人迎进了院内。
卫阳坐在一石桌上,赢子夫却是眯着眼睛,好似一只警惕的夜猫。
“子夫,此处难道还有什么异常?”卫阳笑问道。
“公子,有没有感觉,这里有灵气流动?”赢子夫问道。
“哦?”
“应该是阵法,不过有些古旧了,阵法的灵气已经外溢了。”
“火木根的剑阵,参照法我看不明白,可能是乙阶的火木十方剑阵.......”
啧!
卫阳听着,不由得啧啧称奇,这就是学霸吗?三两句给人家底都说出来了。
“我听说,这陈国也是先圣后裔,此地原是陈国都邑,后来不敌四周的强国,因此灭亡。
估计,是过去的先贤所留吧。”
“公子,所言不错,此阵确实是我族祖辈留下。”
就在二人交谈之时,陈太伯不知何时,已然出现在院落中。
卫阳有些意外,方才他与赢子夫都没有察觉到陈太伯的动静。
看来,陈太伯确实有些本事在身。
“太伯!”
卫阳起身欲要行礼,被陈太伯拦下。
“县君,何必多礼?”
“县君,夜里前来,所谓何事?总不会是与老夫闲聊吧?”
自从卫阳收下陈宣为门客,两家有了联系,陈太伯对于卫阳的态度,就少了几分冷漠,要亲切许多。
卫阳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将白日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太伯,我此次前来,并非是向您索要粮草。
只是,有一事还需要拜托您。”卫阳说道。
陈太伯疑惑。
“哦?县君为我陈邑考虑良多,有什么要求,还请尽管吩咐。”
“太伯,我听闻,陈邑曾经也是大商邑,商人行走四方。
不知,陈家内部,是否还有商队?”卫阳问道。
说着,卫阳从身后掏出一玉符,赫然是望月当初交予卫阳的玉符。
这就是卫阳的想法,找人去买。
现在卫阳手上尚且还有十斤黄金。
当然,并不是前世那种黄金,更准确来说,是十斤黄铜。
这个世界,黄铜的价值也不低,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铜币三分之二,如果纯度高一些,可以用来制作礼器或者修士用的东西,价值还会翻倍。
除开这十斤黄铜外,卫阳还有先前从马匪手上缴获的钱货。
虽然这些东西已经被许诺给了士兵当作奖励,但是,也没人数不是?
按照市场物价,这些钱货也足够收购十几车的粮食。
华阳山精的商行,不说天下闻名,至少在东方三州,兖州,青州,徐州这三州还是十分出名的。
正好先前卫阳救下了一位华阳山精,她送给卫阳的玉符,卫阳与赢子夫也研究过,赫然是乙品的法器,用安魂玉制成,可以温润人的神魂,对于山精这种半灵魂体来说,尤为有效。
能够拿出这么珍贵的信物,之前救下的那位华阳山精肯定不是一般人。
正好,别人也说了,自己要是遇到困难了,就去找她。
现在自己就遇到困难了,只要能让华阳商行便宜些许,到时候他在财政上也能好受些许。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把这安魂玉卖了,也是可以的,做生意嘛,不寒掺。
“哦?县君,这是何意?”
卫阳话说一半,陈太伯颇有些不明所以。
卫阳又解释了一番。
“太伯,您家中现在可有商队?助我去都城一趟,路上钱资,我自然会出。”卫阳问道。
“原来如此!何须县君出钱?这本来就是我陈家应有之义。”
“正好,我这犬子今日里思念都邑繁华,我陈家也需要买些新器具。
这趟,就帮了县君。”陈太伯笑道。
“啊?”
那黝黑大汉一脸茫然,他这辈子就路过了两次都邑,什么时候就喜欢都邑了?
不过,看到自己父亲的眼神,大汉也不敢反驳。
“确实如此,若是县君信得过我等,此事便交予我们了。”黝黑大汉说道。
陈太伯收回眼神,目光中带着赞许。
选择免费帮助卫阳,并非是他有多仁慈。
主要,陈邑确实被山匪祸害太久,卫阳是第一个,有心有能力解决这个事情的人。
这点是非,陈太伯还是分得清的。
“我等明日便可出发,不知县君,是否还有其他事情?”大汉又问。
卫阳从身后取出两封书信,交到大汉手上。
“烦请将此书信交到国都左司马府邸,一封,交给左司马,一封,交给卫夫人。”卫阳说道。
两封书信没有其他东西,就是一些日常问候,还有关于自己最近的近况。
人情关系,都是走出来的。
如今,卫阳立足宋国,最大的靠山就是自己的姑丈。
他与宋君倒也有些关系,但早就出了五服,所谓叔公都是牵强附会。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