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生日
八月的BJ,热浪依旧。陈伟站在衣帽间的全身镜前,调整着深蓝色休闲西装的领口。
内搭的白色T恤让整套装扮既正式又不失年轻活力。陈伟抓了抓自然微卷的黑发,喷了点柑橘调的香水,这是他在洛杉矶领奖时养成的习惯。
“艺菲的生日宴,这套应该合适吧?“陈伟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虽然只比刘艺菲大六岁,但作为已经崭露头角的导演,陈伟总想给学妹留下专业可靠的印象。
手机震动起来,是助理发来的消息:“陈导,车已到楼下。刘小姐的生日宴七点开始。”
陈伟回复后,拿起准备好的礼物——一套蒂芙尼的手链和项链,想了想又带上那瓶获奖时收藏的香槟。虽然刘艺菲未成年不能喝酒,但可以让她母亲尝尝,或留着成年后再喝。
电梯下行的过程中,陈伟回想起半年前邀请刘艺菲去金球奖的情景。
那时陈伟的《健听女孩》刚获得原创剧本奖,作为北电01级导演系的毕业生,陈伟鬼使神差邀请了学妹一同前往见一见世面。
记忆中,刘艺菲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和粉钻,在星光熠熠的颁奖现场显得格外清新。
刘艺菲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盛满了对电影的热爱,让陈伟想起了自己刚入行时的纯粹。
“陈导,恭喜您获奖!”当时刘艺菲在after party上找到陈伟,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红,“《健听女孩》的剧本太打动人了,特别是母女之间的那场无声对话...”
坐进车里,陈伟摇下车窗,让夏夜的风吹散自己的思绪。马上二十四岁的自己已经习惯了被称作“陈导“。
但面对刘艺菲时,陈伟常常忘记自己的导演身份,更像一个关心学妹的学长。
车子驶入夜色,陈伟的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香槟瓶身。想起上次见面时,刘艺菲说正在准备参加台湾一部电影,不知道完成得如何了。
这种想要帮助她、见证她成长的心情,陈伟说不清从何时开始变得如此强烈。
陈伟知道,当刘艺菲那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望着自己时,陈伟愿意把所有的经验都分享给她。
“到了,陈导。”司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私房菜门前,陈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二十四岁的年轻导演带着给十七岁学妹的生日礼物,走进了那片温暖的灯光中。
………
会所的门被推开时,刘艺菲正踮着脚试图把一串彩灯挂到墙上。转头看见陈伟站在门口,手中的彩灯“啪”地掉在了地上。
“师兄。”刘艺菲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粉色裙摆飞扬如花瓣,几乎是跳着跑到了陈伟面前,“你真的来了!”
陈伟笑着举起手中的礼物袋:“生日快乐,艺菲。十七岁是个重要的年纪。”
刘艺菲接过礼物,手指因为兴奋而甩了甩。
刘艺菲转身对着房间里其他同学喊道:“大家快过来!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陈伟师兄!《健听女孩》的导演!”
四个年轻人立刻围了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像一群见到偶像的小鹿。陈伟认出了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北电02级表演系的学生,自己在回校演讲时见过。
“陈导好!我是王佳,”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率先伸出手,“您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我记了好几页笔记!”
“我是周洋,”戴黑框眼镜的女生显得有些紧张,“您的《健听女孩》我看了四遍,每次看都会发现新的细节...”
“朱鸭文,”高个子的男生握手时力道十足,“陈导,您用素人演员的那场戏太绝了,我研究了好久那种真实感是怎么拍出来的。”
最后是个笑容腼腆的男生:“罗晋。陈导,您下次拍戏如果需要实习生,请一定考虑我。”
陈伟被这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围在中间,不禁失笑:“你们太客气了,叫我学长就行。艺菲,这些都是你同学?”
刘艺菲点点头,脸上带着掩不住的骄傲:“我们02班最优秀的几个。王佳的专业课全班第一,周洋上学期拿了表演奖学金,朱鸭文拍了好几部戏了,罗晋武术很棒。”
罗晋红着脸打断刘艺菲,“艺菲,在陈导面前说这些多不好意思。”
陈伟眼中闪过赞赏:“北电的表演系果然人才济济。你们比我们01级强多了,我那会儿连摄影机都摸不着。”
“那是因为您跳去拍长片了啊,”一个清脆的女声从甜品台方向传来。
“艺菲整天念叨您的光辉事迹,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走过来的女孩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睛弯弯的像月牙,手里端着两杯果汁。
刘艺菲立刻介绍:“这是我最好的闺蜜,舒灿。舒灿,这就是陈伟师兄。”
“久仰大名,陈导。”
舒灿递给陈伟一杯果汁,狡黠地眨眨眼,“艺菲的床头贴着《健听女孩》的海报,每天睡前都要…”
“舒灿!”刘艺菲急得去捂闺蜜的嘴,脸蛋红得像桌上的草莓蛋糕。
陈伟接过果汁,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陈伟打量着这个被布置得温馨可爱的派对现场——墙上贴满气球,角落里堆着礼物,餐台上是各种卡通造型的甜点。典型的十七岁女孩的生日宴,却又处处透着刘艺菲特有的艺术气息。
“师兄,我给你留了座位,”刘艺菲拉着陈伟的袖子,指向主桌那个装饰着电影胶片造型花环的位置,“就在我旁边。”
舒灿在一旁夸张地叹气:“看看,最佳位置就这么被抢走了。某些人见色忘友啊。”
刘艺菲作势要打她,舒灿笑着躲到王佳身后。陈伟注意到刘艺菲耳尖都红了,却还是倔强地保持着“寿星”的威严:“都别闹了,等会要吃饭和该切蛋糕了!”
众人欢呼着涌向餐桌,陈伟被安排在刘艺菲右边,左边是舒灿。这个安排显然经过精心考虑,既能让他感受到主人的重视,又不至于太过刻意。
刘艺菲给陈伟夹了一块做成摄影机形状的饼干,“师兄,尝尝这个,我特意找的定制甜品店。”
陈伟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很好吃。”
刘艺菲眼睛亮亮的,“能请到你来我的生日宴,比什么礼物都好。”
舒灿在一旁夸张地咳嗽,引来桌上其他人善意的笑声。刘艺菲装作没听见,却悄悄在桌下踢了闺蜜一脚。
……
饭后,蛋糕推上来时,全场熄灯,十七支蜡烛的光芒映照着刘艺菲虔诚许愿的脸庞。
陈伟看着刘艺菲紧闭的双眼和微微颤动的睫毛,突然想起自己21岁那年,在北电宿舍里对着简陋的生日蛋糕许下的导演梦。
“希望有一天能和陈伟师兄合作一部电影。”刘艺菲睁开眼,吹灭蜡烛前小声嘀咕了一句,却被坐在最近的陈伟听得一清二楚。
灯光重新亮起,众人鼓掌欢呼。舒灿敏锐地注意到陈伟略显惊讶的表情和刘艺菲慌乱的眼神,露出了然的微笑。
切蛋糕时,周洋凑过来问,“学长,您觉得我们学生拍电影好,还是电视剧好?”
这个问题像打开了闸门,其他同学也纷纷提出各种专业问题。陈伟耐心解答,时而穿插一些片场趣事,引得众人阵阵笑声。
刘艺菲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眼中满是自豪,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崇拜的师兄。”
“学长,《健听女孩》里那场母女吵架的长镜头,是怎么让非专业演员演出那么真实的情感的?”王佳问道。
陈伟放下叉子:“其实那场戏我们拍了二十七条。我告诉那位母亲演员,想象她真的在和自己失聪的女儿沟通失败时的绝望。有时候,最好的表演就是忘记自己在表演。”
这番话让餐桌安静下来。刘艺菲若有所思:“就像您常说的,电影的本质是真实情感的传递。”
陈伟惊讶于她的理解力:“没错。技术可以学习,但对人性的理解和共情才是核心。”
朱鸭文举起果汁,“学长,敬您一杯。希望我们毕业后也能拍到像《健听女孩》这样有温度的作品。”
众人举杯相碰,舒灿悄悄对刘艺菲耳语:“你师兄比照片上帅多了,难怪你——”
“吃你的蛋糕!”刘艺菲塞了一大块奶油到她嘴里,却掩饰不住嘴角甜蜜的弧度。
派对进行到一半时,陈伟被拉去玩“电影台词接龙”的游戏。
年轻人们分成两组,气氛热烈得仿佛这不是生日宴而是北电的某个社团活动。
陈伟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在行业里周旋久了,几乎忘了纯粹的、对电影的热爱可以如此简单快乐。
游戏间隙,刘艺菲悄悄走到陈伟旁边,“师兄,谢谢你今天能来。我同学们都快羡慕死我了。”
夏夜的风轻轻拂过刘艺菲的发梢,远处城市的灯光像散落的星辰,陈伟靠在阳台边。
“该说谢谢的是我。和你们在一起,让我想起了当初为什么爱上电影。”
刘艺菲转头看他,月光在她眼中流转:“师兄,我......”
舒灿的脑袋突然从门口探出来,“艺菲,快来,他们要放你学校时候的糗视频了!”
刘艺菲惊呼一声冲回屋内,陈伟笑着跟上去。在跨过门槛时,无意中听到舒灿对刘艺菲小声说:“别着急,来日方长。”
……
派对直到深夜才结束,临走散场时,刘艺菲坚持送陈伟到门口。
“师兄,今天是我过得最开心的生日。”
刘艺菲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又抬起脸来,眼中满是期待。
“下次,下次我拍戏,你能来现场看吗?”
陈伟点点头,不自觉地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像对待一个需要鼓励的后辈。
“当然。把时间发给我。”
……
夏夜闷热依旧。陈伟站在私人饭店门口,松了松领口。这是陈伟今天第三次调整那条深蓝色领带,24岁的年轻导演还不习惯如此正式的装扮。
身后玻璃门映出陈伟挺拔的身影:利落的短发,轮廓分明的脸庞,一套藏青色西装衬得他比实际年龄成熟几分。
“陈导演?“
一个温婉的女声从身侧传来。陈伟转身,看见一位身着浅灰色套装的优雅女性,约莫三十出头。
“刘阿姨?”
陈伟迅速反应过来,“好久不见,艺菲常提起您。”
刘母微笑着点头:“艺菲说今天请到了你这位大导演,兴奋得一早就开始准备。”
刘晓莉望向会所内仍在和同学道别的女儿,眼中满是温柔,“这孩子从小就倔,非要自己闯演艺圈不可。”
陈伟顺着刘母的目光看去,刘艺菲正被同学们围着合影,粉色连衣裙在灯光下格外鲜亮。刘艺菲似乎察觉到两人的注视,朝门口挥了挥手,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
刘母的声音压低了几分,“陈导,有件事想请教你。艺菲去年拍了两部台湾电影,都是主角,这两部戏在台湾和内地几乎没有反响。”
刘母轻叹,“艺菲虽然不说,但我知道她很失望。你是业内人,能不能帮忙分析一下。”
陈伟组织着语言,“刘阿姨,台湾电影市场很特别。他们偏好本土演员,内地新人很难突围。艺菲的那部两部电影,我估计内地都上映不了。”
刘母眼睛一亮:“你知道?”
“偶然看到的。“陈伟点头。
会所门口传来一阵欢笑声,刘艺菲和同学们互相道别,舒灿正夸张地模仿着某个老师的招牌动作。
“那为什么...”刘母欲言又止。
陈伟直截了当,“时机问题,现在台湾市场不景气,都在拍低成本的电视电影。艺菲需要更大的舞台。”
陈伟停顿片刻,“其实内地市场正在崛起,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前年创下票房纪录,这是个信号。”
刘母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她该专注回内地发展?”
陈伟看着不远处正在收拾礼物的刘艺菲,“如果让我建议,先完成北电的学业。这几年内地会涌现更多机会,到时候以科班出身、又有实践经验的姿态出现,比现在盲目接戏更明智。”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会所门前。刘母从包里取出名片递给陈伟:“谢谢你这么坦诚。艺菲很看重你的意见,有机会还请你多指导她。“
陈伟双手接过名片,“好,如果有适合艺菲的角色...”
刘母惊喜地睁大眼睛,刚要说话,刘艺菲已经蹦跳着跑过来:“妈!你怎么来这么早?我们还没玩够呢!”
“都十一点了,明天还有早课。”
刘母宠溺地捋了捋女儿微乱的刘海,转向陈伟,“陈导演,要不要顺路送你一程?”
陈伟摆手:“不用了,我的车马上到。”
……
开了两本新书,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