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杀青,华纳谈判
旧金山的晨雾刚刚散去,金门大桥在阳光下泛着橘红色的光芒。
陈伟站在监视器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画面中威尔·史密斯父子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们穿着略显陈旧却整洁的西装,手中提着那个至关重要的骨密度扫描仪,步伐轻快地走在海滨步道上。
“保持这个节奏。”陈伟轻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随着演员的步伐轻轻敲击导演椅扶手。
小贾登·史密斯突然仰起头,对着父亲说了句什么。威尔自然地弯腰倾听,然后大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卷发。这个即兴发挥的父子互动让画面瞬间鲜活起来。
“卡!结束啦!”陈伟猛地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挥舞着手中的剧本,纸张在海风中哗啦作响,“完美!就是这样!”
整个剧组瞬间沸腾。摄影师们如释重负地放下沉重的设备,场记姑娘们互相击掌拥抱。威尔抱着儿子转了个圈,小家伙的笑声清脆地回荡在海边。
“伙计们,今晚party,不准不来!”
陈伟跳上一个器材箱高声宣布,海风把他额前的碎发吹得乱七八糟,“酒水管够!”
“陈,我要威士忌!一整瓶!”道具组的大胡子汤姆喊道。
“我要喝中国白酒!”威尔抱着儿子起哄,“就是上次那个...叫什么来着?茅台!”
……
人群渐渐散去准备收工时,威尔独自走向站在海堤边的陈伟。潮水拍打着礁石,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两人的裤脚。
“谢谢,”威尔的声音罕见地带着几分郑重,“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
威尔史密斯望向远处的金门大桥,“当初收到你的邮件时,我正好在反思自己的演艺生涯。”
陈伟记得那个漫长的争取过程,2个剧本修改版本,好几封邮件往来,甚至亲自飞往迈阿密与威尔面谈。最艰难的时候,连福克斯高层都劝他换演员。
“记得你说过,”威尔继续道,“这部电影不只是讲成功,更是讲一个男人如何成为真正的父亲。”
威尔史密斯掏出手机,屏保是他和贾登在片场的合影,“拍摄这三个月,我和贾登的关系不一样了。”
海风突然变大,陈伟的剧本被吹得哗哗作响。他伸手按住纸页,发现那是父子在收容所过夜那场戏的分镜图。画面上,威尔蜷缩在厕所隔间里,怀中紧抱着熟睡的儿子。
“说真的,”威尔突然笑起来,露出标志性的白牙,“以后再找我拍戏,能不能别让我减重27磅了?我老婆说我现在像根竹竿。”
“那得看角色需要,”陈伟狡黠地眨眨眼,“不过下次可以考虑让你增肥演个厨神。”
两人相视大笑,笑声淹没在海浪声中。远处,贾登正和场务们学着用中文说“杀青快乐”,奶声奶气的发音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
晚上的庆功宴选在了渔人码头附近的一家海鲜餐厅。陈伟包下了整个顶层露台,旧金山湾的夜景尽收眼底。
“敬陈导!”副导演举着香槟高喊,“敬《当幸福来敲门》!”
三十多个酒杯在灯光下碰撞,威尔特意要了茅台,被呛得直咳嗽却坚持要再喝一杯。
小贾登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面前摆着一大盘不含酒精的“鸡尾酒”其实是果汁混合饮料,顶部还插着小纸伞。
“陈,”制片人布克凑过来,带着微醺的酒气,“刚收到消息,福克斯想安排圣诞档期上映,正好冲奖季。”
陈伟点点头,目光扫过欢庆的人群。化妆师姑娘们正围着威尔要签名,摄影师们在角落比较着今天拍摄的素材,场务组的小伙子们已经开始拼酒。
没有浮华的嫩模,没有夸张的香槟塔,这个朴实无华的派对却格外温暖。
“嘿!看这个!”突然有人大喊。只见道具组的小伙子们搬上来一个特制蛋糕,造型是电影里那个至关重要的骨密度扫描仪,上面用巧克力写着“幸福来敲门啦!”
威尔拿起餐刀,却突然转向儿子:“贾登,还记得爸爸教你的吗?重要的时刻要说什么?”
小家伙跳下椅子,用稚嫩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谢谢大家!”然后做了个电影里克里斯教儿子的手势——食指中指交叉,代表“守护梦想”。
掌声中,陈伟悄悄退到露台边缘。旧金山湾的灯火倒映在水面上,如同散落的星辰。
三个月前,他们在这里拍下第一个镜头;三个月后,一个关于坚持与父爱的故事被永远定格在胶片中。
………
旧金山四季酒店的套房内,阳光透过纱帘在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伟呈大字型躺在床上,连西装外套都没脱,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手机掉在枕边,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乔丹·哈迪的七个未接来电。
床头的数字钟从11:59跳到12:00时,陈伟的眼皮终于动了动。迷迷糊糊地伸手摸向手机,嗓子干得像是塞了一把沙子。
“见鬼...”
陈伟艰难地撑起身子,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在抗议。过去三个月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每天10小时的高强度拍摄,无数次与福克斯高层的拉锯战,还有那些在深夜重写的分镜脚本。
浴室镜子里映出一张憔悴的脸:眼窝深陷,胡茬凌乱,额头上还留着长期戴耳机压出的红痕。
陈伟打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流冲刷着发烫的脸颊,记忆碎片逐渐清晰:昨晚的杀青宴,威尔的茅台,那个骨密度扫描仪造型的蛋糕...然后呢?他完全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酒店的了。
……
“嘿,哈迪,抱歉睡晚了。”陈伟回拨电话,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电话那头传来乔丹·哈迪标志性的坏笑:“看来昨晚'运动'得很晚呀,老板!”背景音里还有女性暧昧的笑声。
陈伟额角跳了跳:“你迟早死在女人肚皮上。”
“别装了,我昨晚可看见斯嘉丽的助理送你回酒店。”
哈迪压低声音,“说真的,她是不是对你有意思?金球奖那会儿就...”
“闭嘴吧你。”陈伟扯下领带扔到床上,“半小时后大堂见,先去福克斯谈后期,再去华纳。”
挂断电话,陈伟盯着衣柜里挂着的三套备用西装发呆。最终他选了最保守的深灰色;今天要见的都是难缠的老狐狸,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
福克斯后期制作中心的走廊长得仿佛没有尽头。陈伟的脚步在隔音地毯上无声无息,墙上挂着的《泰坦尼克号》海报似乎在提醒他:在这里,制片厂才是老大。
“陈,很高兴你选择信任我们的团队。”
福克斯后期主管理查德·摩尔是个秃顶的中年男人,握手时故意用了十成力,“不过按照惯例,导演版剪完后还需要经过...”
“我们合同第七条写得清清楚楚。”
陈伟微笑着抽回手,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最终剪辑权归水晶影业所有,福克斯只有建议权。”
会议室瞬间安静。几个剪辑师交换着眼色——在好莱坞,敢跟六大制片厂叫板的独立导演屈指可数。
接下来的三小时里,陈伟像台精密仪器般运转:他精确指出每个需要保留的镜头,解释每处剪辑点的情感逻辑,甚至亲自演示如何通过色调调整强化父子温情。
当播放到威尔在地铁厕所崩溃的那场戏时,连理查德都不得不承认。
“老天,这表演简直...”
“所以,”陈伟合上分镜本,“粗剪版两周后发到我邮箱,有问题?”
走出福克斯大楼时,哈迪吹了声口哨:“牛逼啊兄弟,我还没见过摩尔吃瘪的样子。”
陈伟揉了揉太阳穴:“别高兴太早,华纳那边才是硬仗。”
……
水晶国际影业的办公室位于世纪城一栋低调的玻璃大厦内。
哈迪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叠文件:“香港离岸公司的注册材料都准备好了,用的是你在开曼的壳公司控股。”
陈伟快速浏览着条款,钢笔在指尖转了个圈:“再设立个投资基金,首期注资2000万美金。”
“嘿,陈,”
哈迪突然凑近,“你该不会是想投资或者收购哪家公司吧?”
“暂时没有,先铺路。”
陈伟合上文件,目光落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不过迪士尼既然对我的动画剧本感兴趣。”
哈迪猛地拍桌:“我就知道!那个《熊猫》的企划案简直绝了!他们创意总监昨天还问我。”
窗外,洛杉矶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这个普通的午后,谁也不知道,一个即将改变好莱坞格局的计划正在悄然成形。
而当陈伟的手机再次亮起——显示着斯嘉丽发来的“庆功宴照片,你喝醉的样子真可爱。”
陈伟只是笑了笑,回了条信息,继续埋首于那份厚厚的商业计划书。
……
华纳兄弟总部大楼,这座位于洛杉矶心脏地带的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玻璃幕墙设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阳光透过云层,毫不吝啬地洒在大楼上,为这座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陈伟和乔丹·哈迪,两位电影界的才子,穿过那扇旋转门,步入了这座充满梦想与挑战的大楼。
前台接待员早已站起身,以专业的微笑和礼貌的用语迎接他们。
“古尔德先生正在32层等您。”
她的声音柔和而清晰,如同华纳兄弟对电影品质的追求一般,不容丝毫瑕疵。
电梯门缓缓合上,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哈迪站在电梯内,对着反光的金属壁仔细整理着自己的领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期待。
哈迪轻声说道:“说真的,华纳这次主动约谈《我是传奇》这个项目,简直太反常了。这种类似项目在他们那里不知道吃了多少年的灰,无人问津。”
陈伟微微一笑,按下32层的按钮,电梯开始缓缓上升。他低声回应道。
“是啊,没人敢再轻易触碰这个烫手山芋。但现在不同了,《健听女孩》的成功给了我们足够的筹码。”
陈伟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我是传奇》的辉煌。
电梯门缓缓开启,华纳制片部总裁艾伦·古尔德已经站在门口,他的笑容如同春风般温暖,仿佛多年老友重逢。
他热情地拥抱了陈伟,声音中带着几分真挚与感慨。
“Chen!恭喜你的奥斯卡!《健听女孩》的票房报表看得我眼红啊!华纳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需要你的创意和激情!”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严肃。六位华纳高管已经就座,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次会议的重视与期待。
投影幕布上,正播放着《我是传奇》的概念图;那是陈伟三个月前悄悄发给华纳创意总监的私人邮件附件,如今却成为了他们讨论的核心。
古尔德滑动着iPad上的数据,声音沉稳而有力:“1亿预算,还不包括宣发费。威尔·史密斯主演,后启示录题材,这个项目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但风险也同样巨大。”
他的目光在陈伟和哈迪之间来回扫视,仿佛在寻找他们的反应。
哈迪立即反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生化危机》系列已经证明了丧尸题材的市场潜力,而我们有威尔+陈的组合,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况且,威尔和陈刚合作完的电影今年圣诞节就会上映,你们可以等等再决定。”
哈迪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项目的信心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电影上映后的火爆场面。
华纳财务总监的插话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他们头上。
“威尔现在的片酬要2000万加分成起步,再加上陈的导演分成,光主创就占掉了三分之一预算。这样的成本结构,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他的声音冷静而客观,仿佛在提醒他们现实的残酷与无情。
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陈伟深吸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调整剧本、优化拍摄计划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求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共同分担风险与收益。”
陈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有能力克服这个挑战。
古尔德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陈伟的认可与赞赏。
“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也很实用。我们可以尝试与一些有实力的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打造这部影片。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预售、众筹等方式来筹集资金,降低我们的财务风险。”
随着讨论的深入,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每个人都在为这部电影出谋划策,仿佛已经看到了它未来的成功与辉煌。陈伟和哈迪相视一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与协商,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我是传奇》项目,并寻求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来共同打造这部影片
走出华纳兄弟总部大楼,陈伟掏出手机,给远在中国的刘艺菲发了条短信:
“片子杀青了,接下来要开始漫长的后期。你那边拍摄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