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各自的选择

陈凯出于谨慎,走向不远处的一辆小汽车。

这个时代,小汽车是非常罕见的。

这辆小汽车,军绿的颜色、简陋的半软顶、粗犷的吉普车造型。

陈凯一下子就认出,这是京城汽车厂出产的212型吉普车。

在三十年后,212型吉普车被称为‘工业垃圾’,在这个时代却是人人羡慕的存在,干部和国营厂领导们的标配出行工具。

至于进口车、合资车,在如今是不存在的。

进口组装合资车,得等到上汽和德国大众合作组装生产桑塔纳车型,才会有,而那已经是要几年以后,而且一辆桑塔纳车的价格高达二十五六万,绝对是让人望而止步的。

【物品:212型吉普车(1978年生产)】

【制造者:京城汽车厂】

【物品等级:3】

【经验:10000/10000(非制造者,不可升级)】

【升级点:0】

【物品状态:完好,可解析】

果然,这就是自己的金手指。

又尝试了好几种物品,陈凯已经非常肯定了。

心情大好的陈凯,往食堂走去。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上学有补贴,毕业包分配,妥妥的干部待遇,省一点的话,不仅自己够花,还可以寄一些回家补贴家用。

清华大学的学生国家每个月给25元的饭菜票,另加2元的困难补助,也就是说一个月就有27元。

这个时代的大学,学生很少有聚会吃饭,顶多和同学去看场电影,也没有零食的,饿了顶多就去小卖部买包方便面或者钙奶饼干。

到了食堂,此时正是饭点,到处都是人。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食堂卫生不卫生的,厨师用大锅煮饭,上屉蒸熟,然后捞到‘浴缸’里盖上棉被闷着。

这个时代,学生多食堂少,餐厅没有地方放凳子,只提供餐桌,大家都是站着吃饭。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宁愿蹲着在外面吃饭,也不愿意在食堂里人挤人。

陈凯同样也如此,打了饭菜,就到外面随意找个角落蹲着吃饭。

吃饭完,陈凯回宿舍。

现在华夏经济刚开始发展,所以哪怕清华大学这样的华夏最顶级高校,整体条件也是比较艰苦,宿舍是拥挤的八人间,光线不充足,宿舍显得很暗。

宿舍里,陈凯的舍友都在。

除了陈凯之外,其他人都有各自的去处。

毕竟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每一个大学生都金贵着,不愁没去处。

更不要说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了!

陈凯的这些舍友,除了一个拿到出国留学深造名额,其他人有的留校读研读博,有的进入国家部委,最次的也是去大型国企。

是的,去大型国企工作,直接当干部,就是最差的了!

至于什么清华大学博士生毕业去当城管,在这个时代属于不可想象的。

陈凯进入宿舍,其他七个人的目光都看向陈凯。

陈凯是整个宿舍年纪最小的,也是学习最刻苦、最认真的,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

“凯子,怎么样,要去哪里,想好了吗?”一个斯斯文文的青年,问道:“要我说,最好是出国留学,以你的情况,公费留学肯定有你的名额,去麻省理工或者斯坦福。”

这个青年,叫郭峰,京城本地人,比陈凯大六岁,当过知青,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郭峰匆匆准备着,然后就考上清华大学,绝对是属于人才,智商绝对远超普通人。

郭峰的去向已经定了,去五机部。

原因么,自然是郭峰的父亲就是五机部的。

五机部,也就是共和国第五机械工业部,1963年成立的,专门组织生产常规兵器如枪炮坦克等。

“就是,出国留学是最好选择,欧美发达国家,听说就像天堂一样,繁荣、富强,工业极为发达,主任对你很看重,肯定会给你留一个名额,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还不是任由你选。”陈凯的下铺,李援朝很是赞同地说道:“主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又当过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教授,可是有人脉,去了那里也会有人罩着。”

李援朝,将会去一机部,一机部主管民用机械。

“要我说,凯子学习那么好,又好学,就应该留校任教,一边教书,一边读研读博深造,这条路适合凯子。”和陈凯隔壁铺的刘长青说道。

刘长青,是陈凯他们班级里年龄最大的,比陈凯大了14岁,都已经31岁了。

高考停了11年,累积了12届考生,当时参加高考的人数实在太多了。

刘长青,就是属于大龄的,高中就去当知青,当了好几年,甚至还在农村结婚生子。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刘长青仅仅准备一个月,竟然就让他考上清华大学。

刘长青就是选择留在清华大学任教,已经31岁的他只想安稳,不想太折腾了。

在清华大学任教,他也可以将老婆孩子接到京城。

除了郭峰、李援朝、刘长青外,陈凯的其他四位舍友,陈荣华将会出国留学,前往斯坦福大学留学深造;黄宗宇前往苏省工业厅,黄庆华去三机部,最差的就是李铭,去了上汽。

这就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的红利,各种好的单位,随便挑,各个单位都抢着要。

陈凯淡笑着:“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回粤省工作。”

“粤省工业厅?这可不是好单位!”郭峰眉头一挑,露出嫌弃之色。

这个年头,去地方各个厅,还不如留在清华大学教书,工资高又比较轻松。

“干嘛不出国留学?”陈荣华不解:“出国留学,课余时间去餐馆洗盘子,一个月可以赚八九百美元。”

八百九美元,按照国家公布的汇率,1美元兑换1.8926人民币。

可是谁都知道,远远不止这个汇率。

有美元的,也不会傻着去银行兑换人民币。

私底下,1美元兑换3~4人民币就像是玩一样。

也就是说,出国了,哪怕是在餐馆洗盘子,一个月赚的,等于华夏工人累死累活干五六年。

而且出国了,回国可以购买大家电,比如冰箱彩电之类的。

现在这个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外来信息的冲击,无数人对于欧美国家充满了幻想和憧憬。欧美国家,已经成了人间天堂,美国已经成了人类文明的灯塔。

不知道多少人,拼了命想要出国。

而现在,最容易出国的,便是公费留学。

“留学?算了,我吃不惯洋人饭。”陈凯微笑着摇摇头:“回粤省,也不是去工业厅。”

“不是去粤省工业厅?那去哪个厅?不会是要去哪个大国企吧?那还不如去北汽或者上汽!”刘长青有些看不明白。

之前陈凯还一副忧心忡忡,不知会分配到哪里。

整个宿舍的人都在打趣陈凯,太多选择有时候也不是好事。

怎么中午再回宿舍,发生这么大变化。

陈凯的心,就如同海底针一样,让人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