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2章 思念珍老爷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晨,辽东庄头乌进孝亲自押着车往东府去。
至前门,见那敕造宁国府的牌匾已换成乌木烫金的嘉靖侯府四字,门前侍卫俱是军中打扮,腰间佩刀映着雪光。
上前通报了一声,等里头回话。
等来的竟是一个穿着红绫袄子,一身华贵打扮的姑娘,身后带着一众婆子丫鬟,像是来清点的。
车队便被放了进去。
“小的乌进孝,特来给侯爷送年例。”乌进孝进了角门,躬身作揖。
金钏儿笑道:“原来是乌庄头,厨下刚炖了羊肉汤呢,快给庄头盛一碗来。”
转而却问:“来得怎么这般迟?”
乌进孝心中一凛,道:“回姑娘的话,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得很,遂耽搁了几日。”
又连忙递上礼单。
“比往年给宁国府的还多三成。”金钏儿扫了眼礼单,忽然轻笑。
乌进孝浑身一颤。
侯爷竟连宁国府往年的账都查过了!
顿时庆幸不已,还好他在路上听说宁府之主换成玉面人屠后立刻让人再回去拉了几车过来。
不然侯爷见今年的收成竟比往年宁国府的还少,他的麻烦就大了。
看那姑娘笑脸相向,他应该是过关了。
不料金钏却道:
“你在庄上操劳多年,也该享享清福了。”
乌进孝如遭雷击,咽了口唾沫,朝着正厅的方向连连磕头
“老奴...谢侯爷恩典!”
心下黯然神伤,没了这差事,往后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儿孙们也只能另寻出路。
好在做了这许多年的庄头,家资不说多充盈,却不至于过苦日子。
金钏儿又道:“侯爷已派人往庄里去了,庄头却是不必忙着回去,过了年再走吧。”
乌进孝瞳孔一缩,舌头打着颤,道:“姑娘明鉴,小的给侯…侯爷的年例可未曾少啊。”
金钏儿道:“少没少自有人分辨,我只说一句,你等如今已转到我侯府名下,先前贪的自然也将一一追缴。”
乌进孝再无侥幸,瘫坐在地上。
“你此番的年例最好真的足额,不然就去九边充军吧。”
乌进孝再度庆幸,却也高兴不起来。
好不容易贪下些家资,侯爷一句话就没了。
他没几年好活,过些苦日子也无妨。
可儿孙们哪里吃得了种地的苦!
珍老爷,您怎么就没了啊!
……
会芳园的积雪映着红梅,许文若斜倚在铺了狐裘的藤椅上,看金钏儿捏着香箸拨弄手炉。
远处司棋与紫鹃正踮脚将鞭炮悬上梅枝,晴雯举着根线香跃跃欲试,火苗子刚挨着引线便惊叫着往回跑,惹得红玉笑倒在袭人怀里。
袭人捧着个珐琅暖炉过来,才来侯府没多久,眉眼间却是新得了几丝妩媚之意。
隔墙传来贾府祠堂庄严肃乐,袭人低首问道:“侯爷,府上祭祖之仪可是过简了些?”
许文若两世孤儿,侯府没人能管他,祭祖一事只是做个样子。
伸手揽过她,笑道:“祭祖贵在诚敬存心,岂在供仪繁简?”
袭人就势靠在侯爷怀里,心想:
侯爷族亲尽丧于鞑靼人之手,已是孤身一人,如今我是侯爷的贴身丫鬟,母亲既然把我卖了,也就不必特地回那儿团聚。
许文若则是想到了前尘往事。
话说前世过年的时候,他除了放鞭炮、听春节联欢晚会,也没什么特殊活动。
现在也这么办,倒是不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带着袭人,走上前去和丫鬟们一起同乐。
爆竹轰然炸响,惊得枝头麻雀扑棱棱乱飞。
一墙之隔的贾府祠堂,宝玉从对面爆竹声中隐约分辨出女儿家的娇笑,一时间走了神。
“宝玉!”贾政见他心不在焉,低声喝道,“祭祖大事,岂容分心!”
宝玉慌忙收回心神,低头应是。
他眼角余光瞥见祠堂外飘落的红梅瓣,思绪却又飘向会芳园——那笑声里分明有紫鹃、金钏还有...司棋?
她去了侯府才几日,竟已笑得这般开怀了?
贾政见他仍魂不守舍,心中压抑着怒火。
仪式完毕,正要再训。
忽见贾母使来的琥珀在廊下探头,只得挥袖道:“且去给你祖母磕头。”
宝玉如蒙大赦,退出祠堂时却拐向了西角门。
隔着花墙,会芳园里的欢闹声愈发清晰。
他鬼使神差的透过门缝张望,恰见一树红梅簌簌摇落,许文若正举着竹竿挑鞭炮,六个丫鬟围着他笑作一团。
袭人捧着貂绒斗篷往侯爷肩上披,那亲昵姿态,竟与在老太太房里时的恭谨判若两人。
“宝玉怎么在这儿?”贾琏寻来,见他盯着门缝发呆,也凑上去看,顿时了然。
贾琏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房里丫鬟也不少,等会儿与她们玩便是,快来。”
宝玉浑浑噩噩跟着走,满脑子却是方才惊鸿一瞥——紫鹃竟敢把雪团子往侯爷衣领里塞!
侯爷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大笑着把紫鹃扛上了肩头。
叫人好生羡慕。
他房里的丫鬟可没这么灵动。
回到荣国府。
荣庆堂的暖阁里,贾母摩挲着迎春新绣的抹额,目光扫过空着的黛玉座位:“宝玉怎么魂不守舍?”
却见宝玉怔怔望着琉璃灯罩上跳动的烛火,恍如未闻。
史湘云抓了把松子要砸他,宝玉突然惊醒。
向老太太道了恼,却是什么也不肯说。
……
亥时的梆子声穿过雪夜时,许文若正躺在特制的大床上。
晴雯今日的银红肚兜挂在床角的灯上,映得六个丫鬟云鬓散乱的脸庞艳若桃李。
金钏儿醉醺醺地往他怀里塞酒盏:“侯爷饮了奴奴这杯屠苏酒,新年万事遂意...”
话音未落便被司棋的足尖勾了锦被,露出半截雪背上的胭脂指痕。
金钏儿撇了撇嘴,这蹄子果真下流!
许文若呵呵一笑,他这个联欢晚会可比春晚有意思多了!
……
从正月初一到初三,是一系列官方的祭祀大礼,这种事轻易请不了假,许文若也只能前去。
等到初三晌午从太庙归来,许文若掀开轿帘便瞧见贾琏候在仪门前。
贾琏捧着个鎏金匣子谄笑:“给侯爷拜年!这是扬州新到的...”
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