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编 新夷夏之辨研究
作为话语的文化与作为生命的实践
——习近平“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两个概念对于破除中西文化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意义
金惠敏[1]
内容提要: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学术界长久以来局趣在一种中西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中,要么全盘西化,要么唯我独尊,在西方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或左右摇摆,或非此即彼。本文在对习近平“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两个概念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现实本位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用”的原则,并且能够理解到,从使用的观点看,一切文化,无论中国自己的文化遗产还是作为舶来品的西方文化,都是资源,都是话语,那么僵硬的中西文化二元对立将涣然冰释。
关键词:习近平 当代文化 现实文化 中西文化二元对立 话语
发展一种新的文化,例如在当前的中国,是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为本位,还是以西方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为本位、为摹本?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回答有大批赞同者[2],而反过来说,“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也不乏甚至吸引了同样多的追随者。前者希望把西学整合进中学,借西学以滋养和强健中学,万物皆备于我啊,而后者则试图用西学取代中学,将中国打造成另一个西方[3],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不过,若是超出两派的争执,则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共同特点,即均守持一个陈腐的“中西二元对立”模式。
最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我逐渐体悟到,无论“中学为体”云云,抑或“西学为体”等等,其实都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凭空想象出来的问题。或者说,中西二元对立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根本上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知识与话语,是飘浮在云端、不接地气的臆想和独断。在习总书记那里,过去一切形式的二元对立纷争,真可谓,“俱往矣!”。然而由于习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分散在各处,其对中西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看来是十分鲜明的超越,并未引起一向闻风而动的思想界的关注和重视。甚憾,甚憾!或许,责任不在于习总书记之微言大义,需要较高的读解悟性,而在于我们那些胶柱鼓瑟的“文化”人之于中西二元对立这一思维俗套相沿成习,以至于习焉不察其问题所在罢了,这时虽有耳提面命、反复提醒,亦浑然不觉,依然故我,我自岿然不动。眼下该是我们认真反思中西二元对立思维定式的时候了!且不提时代之要求,全球化之大势,中国之崛起为世界性大国所必需的话语调整,等等,单单是从面对文本的态度上说,如果我们理论工作者不能在一个意义充盈的文本中读出其重大意义,那真是愧对我们的职业和职责了!
综合阅读习总书记多次相关论述,可以说,作为伟大的文化战略家、时代的精神舵手,他已经为我们明白无误、毫无歧义地指出了中西二元对立的不可能,并昭示了走出此二元对立之困局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