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淮河流域旧石器时期文化

在人类从生活在丛林中的古猿到能够在地上直立行走的人类再到智人和现代人这一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旧石器时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它不仅让我们原始祖先彻底地与古猿分道扬镳,同时也让我们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火等,并使大脑得到快速进化,从而实现了人类从智人向现代人的发展。

在距今300万年到两三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进入旧石器时代,迈入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学术界一般将3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于人类体质进化史上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世界各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早期人类的迁徙路径、自然环境、生活资源等差异,进入旧石器时代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具体文化特征也有所不同。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东谷坨文化、北京人文化和观音洞文化等;中期文化有丁村文化、大荔人文化、许家窑人文化等;晚期有萨拉乌苏文化、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山顶洞文化、水洞沟文化、下川文化、虎头梁文化、小孤山文化、阎家岗文化、富林文化、猫猫洞文化等。

在淮河流域和江淮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有山东沂源县骑子鞍山沂源猿人、日照秦家官庄文化遗址、沂水县南洼洞文化遗址,安徽和县龙潭洞的和县猿人;早中期之交的安徽巢县人;中期和中晚期的江苏泗洪县下草湾人、河南许昌的灵井人;晚期文化有山东新泰乌珠台文化、沂源县千人洞文化、郯城黑龙潭文化,江苏东海县大贤庄文化等。

由此可以证明,最迟在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淮河流域就有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并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旧石器时期的地方文化,从旧石器早期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晚期,并下启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淮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