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价值

本课题是一项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吸收了史学、文学、文化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课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过去与现状、国外经验和历史规律、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传承渠道与传播途径、文化传播与科技发展、传统方式与方式创新、北京首善之区与全国文化发展等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针对当前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传承传播渠道、途径、方式创新的具体对策,还对相关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文化影响,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打造新的国际形象,对于国家和北京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该选题具有理论价值。从未有人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形式创新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本课题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古今中外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文化现象,发掘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内在规律,将形式与内容的关联提升到文艺理论的高度。

第二,该选题具有社会实践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说到底其意义和价值最后要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本课题不拘于理论的讨论,更注重实践的探索,提出系列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第三,该选题具有效果的可检验性。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3] 陈骏:《传承孝德文化精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20期。

[4] 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