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女逆袭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酒坊初建

晨雾笼罩着姜南的粉条作坊,二十口大缸里浸泡着的红薯淀粉已经沉淀了一夜。姜南挽起袖口,指尖划过缸中雪白的淀粉层,满意地点点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批粉条,作坊外排队等候的商贩从院门一直排到了村口的老槐树下。

“东家,醉仙楼的掌柜亲自来了。“王大牛擦着汗挤进作坊,身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说要订咱们三个月的粉条,价钱比市价高两成。“

姜南舀起一勺淀粉浆,在日光下仔细观察着稠度:“告诉他,最多供两个月,而且每周只能给三十斤。“

“这...“王大牛搓着粗糙的手掌,“送上门的买卖...“

“物以稀为贵。“姜南将淀粉倒入细孔布袋,开始过滤杂质,“记得让李婆子把前日我教她写的那块'限量供应'的木牌挂到门口。“

作坊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身着靛蓝色绸衫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小厮挤到了队伍最前面,腰间挂着的铜牌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都让开!侯府采办!“小厮粗暴地推开排队的村民。

姜南的手在淀粉浆里微微一顿。这个月第三次了,李氏派来的人越来越明目张胆。她不动声色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案板底下摸出一个油纸包揣进袖中。

“这位就是姜小姐吧?“中年男子堆着笑走进作坊,眼睛却不停地四处打量,“夫人听说小姐的粉条做得好,特意让在下多采买些。“

姜南注意到他鞋帮上沾着的红泥——这是京城南门特有的土质。看来这位“采办“是连夜从侯府赶来的。

“刘管事客气了。“姜南示意王大牛搬来凳子,“只是小本买卖,每日产量有限。“

刘管事没接话,伸手捏起一根晾晒中的粉条,在指间捻了捻:“听说小姐这粉条里加了独门配方?“

“不过是祖传的手艺。“姜南转身从缸里舀起一瓢淀粉浆,“管事若是有兴趣,不妨看看原料?“

刘管事凑近时,姜南“不小心“打翻了水瓢,淀粉浆泼了他一身。趁着他慌忙擦拭时,姜南已经看清了他袖中露出的那封信的一角——火漆印上的蟠龙纹清晰可见。

“哎呀,真是抱歉。“姜南递过一块干净布巾,“王大伯,带刘管事去后院换身衣裳。“

支开刘管事后,姜南迅速检查了他留在凳子上的包袱。里面除了一袋碎银,还有一封已经拆开的信。信纸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瞳孔微缩——这是李氏最信任的那个师爷的笔迹。

“...粉条生意日进斗金,恐有不妥。望查清配方来源,必要时可令其停产...“

姜南刚把信放回原处,就听见后院传来一声脆响。她快步赶去,只见刘管事正站在粮仓门口,脚边是一个打碎的陶罐,里面流出的黑色粉末正慢慢渗入泥土。

“对不住对不住。“刘管事连连摆手,“不小心碰倒了...“

姜南蹲下身,指尖沾了一点黑色粉末。苦杏仁的气味让她后背一凉——这是提纯过的氰化物。

“无妨。“姜南站起身,脸上看不出异样,“只是些防虫的药粉。王大伯,给刘管事包五斤上好的粉条带走。“

送走刘管事一行,姜南立即召集所有帮工:“今日停工,把所有的淀粉浆都埋到后山去。“

“东家,这...“

“有人下毒。“姜南亮出指尖残留的黑粉,“从今天起,粉条作坊暂时关闭。“

李婆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那咱们这么多口人...“

“改酿酒。“姜南指向后院那片空地,“红薯直接酿酒,利润能翻五倍。“

当夜,姜南独自在油灯下研究从农业空间取出的《古代酿酒技术》。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她吹灭油灯,透过窗纸看到李婆子鬼鬼祟祟地摸向粮仓。

月光下,李婆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正要往粮堆里撒时,突然一声咳嗽吓得她差点摔倒。姜南举着油灯站在粮仓门口,灯焰在她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东、东家...“李婆子慌忙将小包塞回袖中。

“夜深露重,婆婆当心着凉。“姜南递过一杯热茶,“正好有事商量,明日开始建酒坊,想请婆婆管库房。“

李婆子接过茶杯的手微微发抖:“老奴怕担不起...“

“您办事我放心。“姜南盯着她将茶一饮而尽,“对了,这茶里加了点安神的药材,能让人说真话。“

茶杯啪嗒一声落地。李婆子脸色煞白:“东家饶命!都是刘管事逼我的!“

姜南扶住瘫软的李婆子:“说说看,刘管事许了你什么好处?“

一个时辰后,姜南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侯府三日后会派账房来“查账“,随行的还有县衙的差役。李氏已经打点好了关系,准备以“私占官地“的罪名查封她的产业。

“果然等不及了。“姜南将昏睡的李婆子安置在厢房,转身走向后院。月光下,她开始用树枝在地上勾画酒坊的布局。

次日天刚亮,姜南就带着王大牛去了镇上。铁匠铺里,她定制了一套特殊的蒸馏器;药铺中,她买光了所有的酒曲;最后在书肆,她“偶然“遇见了正在挑选医书的萧七郎。

“姑娘对酿酒也有研究?“萧七郎看着她手中的《齐民要术》,眉梢微挑。

“略知一二。“姜南将书翻到酿酒篇,“正巧有个问题请教,这'蓝脊灵芝'入酒的方子...“

萧七郎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姑娘从何处听说此物?“

“梦里见过。“姜南合上书,“据说能让浊酒变琼浆。“

两人对视片刻,萧七郎突然轻笑:“三日后午时,我来讨杯酒喝。“

回庄的路上,王大牛忧心忡忡:“东家,三天怎么够酿出酒来?“

“谁说我们要酿酒?“姜南从怀中掏出一包粉末,“这是上次从刘管事那儿顺来的'好东西',兑水就是上等的'假酒'。“

酒坊的搭建日夜不停。老张头带着徒弟们赶工,到第二日黄昏时,一座像模像样的酿酒作坊已经立了起来。姜南亲自调试蒸馏器,在关键部位涂上特制的药膏——这是她从农业空间里找出的防腐剂。

第三日清晨,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村子。为首的账房先生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四个腰挎铁尺的差役。刘管事小跑着在前面引路,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得意。

“姜氏女!“差役一脚踹开工坊大门,“奉县尊令...“

话音戛然而止。作坊里,二十口大缸整齐排列,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姜南正从最新一缸中舀出清澈的酒液,见到来人也不惊慌,只是擦了擦手:“各位大人来得正好,新酒刚成,请品尝。“

账房先生狐疑地接过酒碗,浅尝一口后眼睛瞪得溜圆:“这...这堪比三十年的女儿红!“

差役们面面相觑。刘管事急忙扯了扯账房的袖子:“大人,我们是来...“

“来道贺的?“姜南笑着又舀了一碗,“这是特意为侯府酿的,正准备今日送去。“

账房先生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看了看差役,又看了看刘管事,最后目光落在酒缸上:“姜小姐,这酒...“

“配方已经写在信中,托人带给父亲大人了。“姜南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所有人都听见,“父亲最爱饮酒,想必会很高兴。“

刘管事的脸刷地变白。差役们交换着眼色,最终为首的咳嗽一声:“既然是为侯爷酿的,那...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目送一行人灰溜溜地离开,王大牛长舒一口气:“东家,您什么时候...“

“嘘——“姜南指了指房梁。一个靛蓝色的身影正仓皇爬下梯子,正是李婆子。

当夜,姜南将“假酒“的配方烧了个干净。蒸馏器里真正在发酵的,是她从农业空间取出的现代酒曲和萧七郎留下的那包神秘粉末。

月光下,酒液泛着奇异的蓝光。姜南舀起一勺尝了尝,突然笑了——这味道,竟和她现代导师珍藏的那坛明代宫廷御酒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