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规制的经济绿色发展效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写作内容

本书力求在众多的环境规制论著中有所新意,规划了自己的研究重点,内容服从于目标,围绕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应的主线,按逻辑顺序本书重点探讨了以下内容。

(1)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应的作用机理。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环境规制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问题的。本书在厘清外部性与绿色发展、外部性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后,依据负外部性理论、稀缺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波特假说”理论以及导向型技术变迁理论,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的多种机制综合作用和对绿色发展诱导效应的条件,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正负两方面影响和对绿色发展能力提升存在的门槛效应,为系统地研究环境规制的绿色发展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2)环境规制及其规制工具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本书选取中国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环境污染的自由处置和弱处置下潜在收益和产出损失度量节能减排效率,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效率,并进一步分区域、分时段和分经济主体做比较分析,以期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效应。环境规制及其规制工具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符合波特假说的“创新补偿效应”,或者仍处于传统经济学的“遵循成本效应”层面,或者取决于两种效应之间的权衡,这需要做出有效的解释。如果从单一“量”或“质”的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得出的结论无法准确体现环境规制的双向经济增长效应。因此本书将同时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视角来看待经济增长,选取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探讨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效应,并基于环境分权下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双重效应影响的变化。

(4)环境规制及其规制工具对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的作用效果。首先,从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这一矛盾统一体出发,运用系统经济学的耦合协调分析方法,具体测算现阶段省际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的水平、动态特征及区域差异,此后利用系统GMM模型揭示环境规制服务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的作用效果及其地区异质性和阶段性特征,并基于不同规制工具和企业个体努力做进一步考察。

(5)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双赢的最优规制强度或规制区间。在检验环境规制能否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最优协调度下的环境规制强度。通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内生地测算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双赢下的最优规制强度或规制区间。同时为了考察地区差异性、阶段性特征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导致结果的差异性,分地区、分阶段以及分经济主体做进一步检验,以期发现不同情景下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对环境规制敏感性的差异。

(6)我国环境规制创新的思路与对策设计。环境规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公众参与、志愿行动等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措施的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体系,才能提升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在前面章节的论证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政策工具形式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融合使用的思路,设计“四维一体”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体系,提出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