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本书首先详细阐述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的一般理论;其次,横向探讨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的发展状况;再次,纵向梳理了我国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的新发展,明确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发展需要突破的方面;最后,探讨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完善的进一步建议。
本书共有七个部分内容,包括:
导论。首先,提出问题,明确本书研究的内容,并详细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新时期深层次扩大开放的一项关键举措,在促进外商投资、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其次,分别对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为本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再次,阐明本书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价值分析法等,进一步确立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最后,指出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的一般理论”。回顾世界自贸区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梳理我国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起,自贸试验区从1.0版到7.0版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的概念、特征及其特殊性,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理论角度为切入点,对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探讨了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理论在国际航运市场准入中的具体应用,明确本书是多角度研究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阐述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的立法依据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是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的焦点,也是难点。本章首先围绕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准入前国民待遇在我国航运业的应用,以及在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发展面临的挑战。其次,深入分析我国航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现状和发展,对国际航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再次,就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在国际上的实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选取美国与韩国、加拿大与乌拉圭等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中航运负面清单文件进行比较,得出完善我国航运负面清单的启示。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也不能妄自菲薄。要立足国情,稳步推进我国国际航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完善相关配套航运法律法规制度,努力提高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章“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发展”。本章系统回顾和梳理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发展的探索历程,指出当前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发展存在不足之处,因而在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还具体分析和评价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方面的创新政策,包括国际海上运输业和辅助业市场准入的创新发展、国际邮轮市场准入、航运保险市场准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沿海捎带业务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发展”。本章探讨了自贸港背景下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突破,详细阐述了从自贸试验区到自贸港建设的国内探索和国际实践,并对我国自贸港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突破进行总体评价,指出现阶段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新挑战,从立法保障、国家战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对完善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提出建议。
第五章“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首先,从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对促进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必要性着手,详细探讨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的一系列实践探索,明确自贸试验区背景下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创新的总体目标及其对航运业带来的影响。其次,总结现阶段我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发现尚存在政府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航运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航运市场监管力度薄弱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外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和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结论。归纳观点,得出结论。航运业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的建设也对航运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进程中,制定和完善与国际航运事业发展相适应并且符合我国国情的立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