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摄影艺术定义

在介绍摄影艺术的定义之前,请先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都有贡献的清朝艺术家金农,他也是“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一生的心力并不主要用在绘画方面,他开始作画的时间比较晚,在绘画领域并没有特别擅长的类型。从绘画成就来说,他的每一种绘画形式似乎都没有达到最高水平,如其山水画不敌石涛,人物画难与老莲、丁云鹏等大师相比,即使是他最擅长的梅花,水平似乎也不在他的好友汪士慎之上。他画的人物、鞍马等有明显的造型上的缺陷,与擅长画人物的唐寅、擅长画鞍马的赵子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就是这样一位似乎什么都不精通的艺术家,在中国艺术史上却享有赫赫盛名,被推为“扬州八怪”之首,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真正的文人画家,他的作品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金农身上独特的艺术气质有关,与他绘画中所展现出的充沛的创造力有关,更与他绘画中所显露出的独特的人生智慧有关。金农的作品提示我们,艺术创作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是艺术气质、创造力、人生智慧的综合反映。

第二个例子是清代画家戴熙,他的一个朋友画了一幅《寒塘鸟影图》,他评论说:随意点染,一种荒寒境象,可思可思。

这幅画属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画派,即上文提到的“文人画”,文人画是指具有“文人气”的画,重要的不是画家的绘画技巧,而是画作给人的启发,文人画要求画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上面两个例子都说明,画中的艺术气质、创造力、人生智慧比技术重要。不仅绘画如此,摄影也如此。请看例子《抗美援朝,同仇敌忾》(如图1-1所示)。

图1-1 抗美援朝,同仇敌忾

这幅摄影作品的底景是一张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捐献收据,上面记录着捐款四百万元。四百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这也说明抗美援朝是民心所向,故此收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文献。但如果只拍这个收据,那这幅作品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一页资料而已;而作品中又叠放了捐献者的影像,人物虚化,以虚衬实,突出了收据的意义,使得作品的意境因此升华;再配上标题,表现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打败侵略者而贡献一切力量的决心。

讲到这里,摄影艺术的定义已经初见端倪,我们再来看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

摄影家布鲁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说:“我对拍摄场景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场景的印象。”

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说:“底片是乐谱,照片是演出。”

我国摄影专家杨恩璞教授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如何高于生活?高在与生活的‘二致性’,艺术家既从生活出发,又不再现生活原貌,发扬本项艺术的特有形式,具有似与不似的假定性。”

俄国的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摄影艺术并不只有一副面孔,而是有多种特征。生活中具有艺术感的作品并不罕见,如摄影作品《人在画中游》(如图1-2所示)。

图1-2 人在画中游

此作品于北京新建成的温榆河公园抓拍而成,游客被公园里的繁花绿草所吸引,举起手机拍照。画面并没有简单直白地表现场景,而是用剪影、色彩及水中倒影来展现美感,形式上有新意,因此这幅作品属于摄影艺术类作品。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应该使作品具有以下特质。

(1)具有美的意境。

(2)表现某种艺术观念、艺术感受。

(3)表达拍摄者的主观感受、观点、意趣,创造意境,传递思想。

(4)具有艺术感染力。

如果要给摄影艺术下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则是或展现美的意境,或表达主观感受、观点、意趣和思想,或具有创新、创意的艺术形式和内涵的、具有独特性和感染力的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