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外科护理与康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足踝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护士的“素质”即从事护理专业必需具备的条件,是对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是护士能顺利适应社会和护理工作,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一种能力,心境和技巧。

一、足踝外科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道德素质

根据护士的职业特点需要,也就是和患者建立关系的需要,每个护士必需具备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护士良好的素质是依据职业道德准则从言论、行动、态度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和风格。伦理学指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行为是判断道德品质的标准,道德素质通过道德行为反映出来。

作为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续,重放光彩。因此,道德是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护理这个神圣职业的起源,慎独即是其特点。护士要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关心患者疾苦,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除此以外,诚实的品格、高尚的思想情操、一定的文化修养等,有了这些积淀,才能很好地将我们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程序应用到工作当中,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是每一位足踝外科护士入职前的基本要求,并应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

(二)心理素质

足踝外科护理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常面对患者痛苦的面容、焦急的询问等行为,加上工作琐碎、繁忙,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行为必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情绪随认知过程产生,并影响认知活动的进行,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良好的心态会带来恰当的举止,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的心情。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把消极情绪带入病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急不躁,心中有数,工作忙而心不乱。足踝外科护士是一个奉献和付出的职业,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能让每一位患者的面庞重新绽放笑颜,我们每一天上岗之前必须调整好心态,保证在护理工作中高度集中注意力,严格执行每一项护理操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科学素质

护理专业,从职业的起源,就被定义为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无不围绕着“科学”二字,而临床护理活动即是科学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了解疾病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学指导临床护理、教学及科研等工作而不能仅凭主观和经验而为之。这也需要护理人员系统地学习足踝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只有切实理解、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沉着果断地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情况,解决患者的问题及疑虑,造福患者,使患者通过我们的护理达到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

(四)业务素质

《护士条例》对于护士工作内容的描述是对于一名普通护士的要求,但作为足踝外科专科护士,还应具备以下业务素质:

1.知识体系

学习骨科学一般知识,外科学及内科学科的一般知识,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泌尿外科的一般护理知识。

2.足踝外科专科知识

了解足踝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全面系统地学习足踝外科相关知识、专科护理技术及康复护理技术,如足踝外科的实用解剖知识、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

3.学习理念

具有不断学习、钻研的精神,为创造一个学习型的群体而努力,具有现代康复的思想和理念,把医学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家庭和社会功能的目的。

4.自身职责

能够在与护理人员、医师、医技人员、患者、患者的家属以及影响健康领域的其他人员的关系中行使职责。

(五)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它包括健康的体魄、文雅大方的仪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护理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足踝外科更是如此。护士应具备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才能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护理问题,将护理工作做好。

二、护士在足踝外科护理与康复中的作用

护士在足踝手术患者的护理与康复中,除了承担基础护理中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外,还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还是功能锻炼的实施者、协调者和教育者。护士要帮助患者使用护理用具,如抬高垫、踝关节功能锻炼带、前足免负荷鞋、行走靴等;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包括社区家庭健康指导。

国外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形成了较完善的康复体系。在欧美发达国家,骨科医师、康复医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矫形器具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组成康复团队(rehabilitation team),共同负责骨科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他们以联合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工作,为患者建立康复治疗计划(rehabilitation programs)。一般在手术之前即对患者进行关于手术康复的教育,取得患者心理上的配合,有比较完善的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的肌力、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进行评估,这对手术后康复计划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术前指导患者开始股四头肌、绳肌肌力的练习,术后按专门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开始系统的练习,出院前对患者的未来康复进行计划及辅导,出院后按特定的评分系统进行定期的随访。

护士是康复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外对康复护士的工作范围和职责都有明确的界定。Jill B.Derstine主编的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中界定的康复护士的首要角色是教育,其次是支持患者及其家庭、康复团队的成员合作。

(一)康复护士的工作范围

1.评估

康复护士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

2.诊断

康复护士分析评估资料,做出诊断。

3.确定预期目标

康复护士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预期目标。

4.计划

康复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描述实现预期目标的干预措施。

5.实施

康复护士实施护理计划中制定的措施。

6.评价

康复护士评价患者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

随着康复护理学的发展,护士在患者康复中的角色也有了新的拓展。英国索尔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Salford)的Andrew F.Long BA Msc Mphil对足踝部骨折及关节炎患者康复的研究中发现,康复护士要解决可能阻碍康复的存在问题和潜在问题、协调与沟通患者和康复团队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使患者保持舒适、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状态、支持患者的家庭功能、创造有利于康复的环境,最大程度地加强患者日后独立生活的能力。

康复护士提供给患者相关的康复知识、督促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在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没有专职的康复护士,对于康复护士的角色定位、工作范围和职责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和要求。李树贞主编的《康复护理学》对康复护士的角色定位是照顾者(care-giver)、健康教育者(educator)、督促康复治疗的继续执行者(manager)、协调者(coordinator)、早期康复的执行者(partner)、出院时患者与家属的咨询者(consultant)。康复护士在患者康复中的职责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防范进一步残障形成、鼓励患者接受身体残障的事实、维持各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持康复治疗的连续性、协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二)建议与对策

1.更新观念

护理学是由保健、预防、临床和康复四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患者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就意味着护理工作还没有结束。康复的观念和基本技术应该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康复不仅仅是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的事,也应该是每个临床护士的事。

2.骨科护士应早期介入患者的功能锻炼

骨科康复不是等患者相关功能发生障碍或有心理负担之后才进行,而应是在患者进入病房时就开始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正如有学者所说的“虽然所有康复并不一定接触到骨科,但所有骨科问题都与康复有关”。对于骨科患者来说,康复必需从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功能恢复得效果越好,时间、经济和精力的耗费越少。但目前我国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而康复强调的是连续性的照顾,在这种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担当起早期康复工作的也只有临床护理人员。护士24h在患者身边,可以承担起照顾者、健康宣传者、督促康复的治疗执行者、患者和家属的咨询者等任务,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

3.加强对足踝外科康复护理工作的管理

要加强对骨科康复护理工作的管理,增加康复护理评估、指导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开展,把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作为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和程序上确实把康复护理落到实处。

4.重视足踝外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欠缺的状况

康复护理总论知识是骨科护士开展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指导护士适应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骨科临床康复护理知识包括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护理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是护士进行康复护理的专业依据。骨科护士只有全面掌握早期康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降低骨科创伤与疾病的致残率。

5.加强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各级人员要充分重视骨科早期康复的开展,医院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帮助骨科护士进行康复知识积累,开展更加有效的教育活动以提高整体水平,使骨科护士能够多方面、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全面掌握早期康复知识和技能。可以将康复护理知识技能列为考评骨科护士的重要指标,引导护士重视康复护理。针对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士建立培养计划,详细制订护士在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对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将成绩纳入护士绩效考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