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彭泽舒寿 茶事不停
在西山收获颇丰后,陆羽和叶茗萱探寻茶事的脚步未停,决定迁至彭泽,延续他们的茶之旅程。
彭泽,这座山水环抱的城镇,如遗世明珠般散发迷人魅力。青山绿水相互映衬,田野间弥漫清新气息。陆羽和叶茗萱一踏入,便被其宁静美丽所吸引,决定在此结庐而居。
他们的居所简单质朴,周围翠绿竹林环绕。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似在演奏欢迎乐章。不远处,茶园里茶树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生机光芒。茶灵们穿梭于竹林与茶园之间,欢快嬉戏,叶茗萱腰间的茶灵木雕也不时闪烁微光,仿佛在与这片土地的灵气互动,木雕上细腻的纹理仿佛也在微微颤动,呼应着四周的生机。
陆羽全身心投入茶事探索。每日清晨,阳光洒在茶园时,他便穿梭于茶树间,仔细观察生长状况。他与当地茶农交流,如同老友相聚,分享彼此对茶叶的见解。茶农们热情介绍彭泽茶叶独特之处,从土壤特质到气候影响,每个细节都详尽道来。茶灵们围绕在他们身边,似在倾听他们的交流,偶尔轻触茶树,为其注入一丝生机。而茶灵木雕则像是茶灵们与茶树沟通的桥梁,微微发亮,传递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为全面了解茶叶从茶园到市场的过程,陆羽特意拜访当地茶商。在茶商店铺,他见到各种色泽、香气、口感各异的茶叶。茶商耐心传授茶叶销售与品鉴技巧,如何通过观察外形、闻香气、品茶汤判断品质高低。陆羽如饥似渴学习,将宝贵经验一一记录,为撰写《茶经》积累素材。此时,茶灵木雕散发出的气息似乎能帮助陆羽更深刻地理解茶商所讲的知识,让他的感悟更加敏锐。每当茶商讲解关键要点时,茶灵木雕的光芒就会变得更加明亮,仿佛在提醒陆羽铭记这些重要信息。
叶茗萱在旁协助陆羽,细心整理他记录的资料,以独特视角提供建议。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次,陆羽听闻一处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茶园,据说那里的茶树能在月圆之夜与天地灵气共鸣,所产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陆羽对此充满好奇,决定前往探寻。那茶园位于彭泽一处偏僻且地势复杂的山谷中,周围怪石嶙峋,荆棘丛生。
陆羽和叶茗萱牵着白驴、赶着乌犎牛,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掩埋的小道艰难前行。行至中途,天色突然大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大片乌云笼罩,紧接着狂风大作。风势凶猛,吹得周围树木剧烈摇晃,树枝相互抽打,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白驴和乌犎牛受了惊吓,变得躁动不安,任凭陆羽和叶茗萱如何安抚都难以平静。与此同时,四周弥漫起浓厚的雾气,视线迅速被遮蔽,他们只能看清眼前几步远的地方。
陆羽深知不能慌乱,他一边紧紧拉住牲口,一边大声呼喊叶茗萱,让她靠近自己。此时,茶灵们纷纷现身,围绕在他们身边,散发出柔和却坚定的光芒,试图驱散周围的雾气与恐惧。叶茗萱急忙握紧腰间的茶灵木雕,木雕光芒大盛,与茶灵们的光芒相互呼应,形成一层淡淡的保护膜,稳住了受惊的白驴和乌犎牛。茶灵木雕上的神秘纹路闪烁着奇异光芒,似乎在释放一种安抚的力量,让周围的一切都逐渐安定下来。
然而,更糟糕的是,前方出现了一条因山体松动而形成的巨大裂缝,裂缝宽约数尺,深不见底,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裂缝中不时传来阴森的风声,仿佛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陆羽眉头紧皱,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试图寻找绕过裂缝的路径。茶灵们似乎明白他们的困境,几只茶灵迅速飞向前方,在雾气中穿梭,探寻可行的道路。过了一会儿,一只茶灵飞回,用光芒指引着右侧一处相对狭窄的地方,那里有几块凸起的石头,或许可以作为临时的落脚点。
陆羽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牵着白驴和乌犎牛,沿着茶灵指引的方向慢慢移动。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裂缝。叶茗萱紧跟其后,时刻关注着陆羽和牲口的动向,同时借助茶灵木雕的力量,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此时,茶灵木雕的光芒如同一束温暖的火炬,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
在茶灵们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艰难地跨过裂缝。此时,众人都已疲惫不堪,但对茶园的好奇与执着让他们继续前行。
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终于到达茶园。茶园里的茶树形态各异,与外界常见的茶树大不相同。陆羽兴奋不已,立刻投入到对茶树的观察与研究中。茶灵们围绕着茶树飞舞,仿佛在为他们的发现而欢呼。而茶灵木雕则像是在为这片神奇的茶园祝福,光芒柔和地洒在每一株茶树上。
在彭泽,当地独特的竹编技艺引起叶茗萱注意。彭泽竹子资源丰富,竹编艺人利用竹子,通过劈、削、编、织等技法,制作出精美竹编茶具。
叶茗萱带陆羽来到竹编艺人工坊,工坊内弥漫竹子清香。艺人手中竹条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精致竹编茶篮便初具雏形。陆羽被这神奇技艺吸引,竹编茶篮不仅造型美观,且实用,装茶叶既能保持香气,又具古朴韵味。
叶茗萱笑着对陆羽说:“你看这竹编茶具,与我们茶事相得益彰。若将竹编技艺融入茶文化传播,想必效果非凡。”
陆羽点头称是:“确实,这些竹编茶具独具匠心,为品茶增添别样情趣。”此时,茶灵们围绕着竹编茶具飞舞,似在欣赏这精美的工艺品,茶灵木雕的光芒也柔和地洒在茶具上,仿佛赋予它们别样的灵性。茶灵木雕的光芒仿佛与竹编茶具的纹理相互呼应,让整个场景更添一份神秘的美感。
在彭泽的竹林与茶园间,茶灵们愈发活跃。它们似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当陆羽与茶农交流时,茶灵们施展力量,调节阳光,使其柔和洒在茶树上,引导微风,让滋润气息轻抚茶树,营造宜人环境,促进茶树生长。茶灵木雕则像是茶灵们力量的汇聚点,光芒时强时弱,与茶灵们的行动相互呼应。每当茶灵们为茶树输送力量时,茶灵木雕的光芒就会变得更加明亮,仿佛在为它们加油鼓劲。
离开彭泽后,陆羽和叶茗萱怀揣对未知的期待,踏上前往舒州和寿州的旅程。他们不畏艰辛,攀登潜山、天柱山诸岭。山中气候多变,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云雾缭绕。云雾弥漫时,能见度极低,他们凭借坚定信念和对茶事的执着摸索前行。茶灵们化作明亮的光团,在前方为他们引路,茶灵木雕则散发出稳定的光芒,为他们驱散心中的不安。茶灵木雕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北极星,始终为他们指引着方向,让他们在迷茫中保持坚定。
终于,他们深入舒州和寿州茶区。当地茶农热情好客,见陆羽和叶茗萱远道而来,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茶叶招待。陆羽与茶农、茶工促膝长谈,详细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各环节。
他品尝不同品种、产地的茶叶,感受茶汤滋味,综合多方面因素评判品质。经深入考察研究,陆羽认定“舒州次,寿州下”。这一评判并非草率得出,而是他在品尝无数茶叶,与众多茶人交流,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种植工艺等因素后,得出的客观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茶灵木雕似乎能增强陆羽的味觉感知,让他对茶汤的细微差别体会得更加深刻。每当陆羽品尝茶叶时,茶灵木雕就会微微发热,帮助他更敏锐地捕捉茶汤中的微妙风味。
在潜山考察时,陆羽听闻庐州龙池山岭有奇妙龙池,其水对煮茶有独特效果。于是,他和叶茗萱顺道前往探寻。
他们沿山间小径蜿蜒而上,四周静谧,偶有鸟鸣打破寂静。经艰难寻找,终于找到龙池。龙池不大,清澈见底,池边布满青苔,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倒映池中,如天然水墨画。
陆羽迫不及待取出茶具,用龙池之水烹茶。热水注入茶叶瞬间,清香扑鼻。他轻抿一口茶汤,醇厚悠长,韵味独特。陆羽细细品味,将龙池之水评为第十煮茶之水。此时,茶灵们围绕着陆羽和茶具,欢快地舞动,仿佛也在享受这美妙的茶香,茶灵木雕则闪烁着柔和光芒,似在肯定陆羽的评判。茶灵木雕的光芒与龙池的水光相互辉映,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美妙。
攀登潜山、天柱山过程中,茶灵们再次展现神奇力量。它们化作微光在前引路,当陆羽和叶茗萱在云雾中迷失方向时,微光始终闪烁指引正确道路。当他们疲惫不堪时,茶灵们围绕身边,散发柔和光芒给予力量,助他们顺利找到优质茶区和龙池。茶灵木雕则成为他们力量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持。茶灵木雕仿佛是一个能量核心,不断释放出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在舒州和寿州考察之旅中,不乏有趣小插曲。在寿州一个小茶村,他们参加茶农举办的茶会。茶会上,茶农拿出珍藏茶叶相互品鉴交流。陆羽受邀上台,分享对茶的见解和考察收获,他的讲述让茶农大开眼界,赢得阵阵掌声。茶灵们在茶会现场飞舞穿梭,为茶会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美妙的氛围,茶灵木雕的光芒也照亮了整个场地,仿佛在为陆羽的精彩讲述喝彩。茶灵木雕的光芒让整个茶会场地都笼罩在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感受到了茶的魅力。
在舒州山路上,他们遇到采药老人。老人热情指路,并介绍山中与茶相关的草药,与茶叶搭配据说有独特功效。陆羽和叶茗萱感激不已,认真记录信息。此时,茶灵们围绕着老人和他们,似乎对这些草药也充满好奇,茶灵木雕微微颤动,似在感知草药与茶之间的奇妙联系。茶灵木雕仿佛在探索草药与茶之间隐藏的奥秘,微微颤动的光芒中似乎蕴含着对这种奇妙联系的解读。
随着考察深入,陆羽和叶茗萱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准确判断两地茶叶品质,还收集到珍贵茶事资料。这些经历如同璀璨明珠,镶嵌在茶事之旅中,为《茶经》撰写增添丰富独特内容。
尽管旅途困难重重,但陆羽和叶茗萱始终坚持茶事考察。他们深知,每一次探索发现,都是对茶文化的深入挖掘,都是为将更全面丰富的茶文化呈现给世人。而他们在彭泽、舒州、寿州的经历,将成为茶事生涯中难忘的记忆,激励他们继续探寻茶的奥秘,在茶灵与茶灵木雕的陪伴下,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