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活大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36/53363536/b_53363536.jpg)
第8章 荒岛龙迹(永乐三年十月)
烈日将珊瑚礁晒出盐霜时,我趴在桅板残骸上数海鸟粪便。这是漂流的第九日,嘴里的鲨鱼肝还有腥气,但比《救荒本草》说的毒发时辰已过三刻——老船工教的“验毒法“救了我命:生啖鱼肝后若两个时辰不盲,便可充饥。
---
**辰时·登岸**
海浪将我拍上浅滩时,砂砾里混着青花瓷碎片。这是宝船上的官窑器,釉面却多出圈朱砂符咒——后来我在满剌加见过类似纹样,当地巫师用来镇海妖。礁石后传来闽南腔的诵经声,却是往生咒。
循声摸去,三个溺毙的水手被潮水推成“品“字。中间那个掌心的刺青让我心惊:六瓣梅中心多出龙纹,这是净街虎暗桩升级的标记!搜身得半块椰壳碗,内壁刻着“三佛齐旧港“——郑和舰队预定的补给点。
---
**巳时·探岛**
用鲨鱼齿削成的短刀劈开藤蔓时,林间传来麝香气。这是龙脑香树,《瀛涯胜览》载“其脂如冰,番邦贡品“。但树干上的刀痕却显出新茬:有人半月前在此取香。
突然踩到块带锈铁牌,上刻“苏门答剌宣慰司“。这是永乐元年设置的羁縻衙门,怎会出现在荒岛?翻开腐叶,更多明军制式腰刀散落——建文四年工部铸造的“壬午“款,正是燕军破南京那年。
---
**午时·瘴林**
腹中雷鸣催我冒险摘取野槟榔,却见树皮刻着求救符号:三个同心圆套着十字。这是锦衣卫的绝境标记,圆心数代表遇险天数。跟着第七处标记找到岩洞,石壁上用炭笔写着“诏狱重犯黄彦清,壬午年十月囚此“。
洞内石床铺着腐烂的丝绸,纹样是建文朝特有的四爪蟒。床底铁链拴着具白骨,掌骨紧攥半封血书:“臣等奉帝舟至渤林邦,遇佛郎机炮舰...“渤林邦正是旧港的古称!
---
**未时·海寇**
螺号声从岬角传来,我伏在红树林中窥见五艘爪哇船。这是南海常见的“舢板哨船“,但船首像竟是鎏金观音——分明是汉人造船!盗匪登岸时说的竟是浙东腔:“仔细搜!郑和的探子必在左近!“
头目腰间佩着镔铁鬼头刀,刀柄缠金丝的手法与净街虎的绣春刀如出一辙。他们翻找的物件更蹊跷:每个礁石缝都要插根银针验毒,这是锦衣卫查案的手段。
---
**申时·暗哨**
尾随海寇至山顶,密林里竟藏着座夯土堡。望楼形制与应天府城墙别无二致,女墙却按琉球法筑了防炮斜坡。更骇人的是堡内飘出的炊烟——带着南京小笼包的猪油香!
盗匪换岗时的切口暴露身份:“天潢贵胄“对“海隅遗臣“。这正是建文朝翰林院编的《靖难密语》,永乐二年遭禁毁。我摸近排水口,听见堡内传来《太祖实录》的诵读声。
---
**酉时·龙潜**
从粪道潜入堡内,茅厕竟铺着苏州陆墓金砖。正厅供着褪色的五爪龙旗,这是建文帝出逃时带走的军旗!案头摆着泛黄的《四海龙迹图》,朱批标注:“渤林邦西南八十里,帝舟栖处。“
突然有脚步声逼近,我藏身神龛后。来人身穿浆洗发白的四品文官补服,袖口露出东宫侍卫的龙纹护腕——正是三年前被我撞见游街的张昺!
---
**戌时·对质**
“尔等锦衣卫的走狗!“张昺的龙泉剑抵住我咽喉时,我亮出灵谷寺得来的血书。他握剑的手突然颤抖:“黄彦清的血书...怎会在你手?“
原来建文旧臣分两派:张昺等主战派欲借佛郎机舰反攻,黄彦清等主和派要远遁西洋。三年前的旧港海战,黄彦清被同僚毒杀于此岛。我怀中的舆图被铺开,张昺老泪纵横:“陛下龙舟仍在满剌加,郑和此番下西洋,实为斩草除根!“
---
**亥时·烽烟**
佛郎机炮的轰鸣震落屋瓦时,郑和宝船的“郑“字旗已堵住海湾。张昺将我推入密道:“从珊瑚礁潜走,去满剌加找施进卿!“他塞来的铜符刻着“旧港宣慰使“,正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关键。
攀上悬崖那刻,我看见土堡在炮火中崩塌。海面漂满爪哇船的残骸,郑和的蟒袍在舰桥若隐若现。怀中的铜符被火药熏黑,却比东宫玉玦更灼热——在这盘靖难残局里,乞丐也能当枚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