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繁衍生息
炎黄合一后,虽然经过多番争战得以天下初定,民众有了喘息片刻,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暗流涌动,各地灾情不断,粮食短缺,瘟疫丛生,特别是造成普通百姓衣不蔽体,体弱多病,丧事不断,人口骤减。
黄帝本作上古时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打败神人统治的凡界帝王,自从获悉炎帝难以掌控属下的众神部落时,他便已认识到神权的跌落不可避免,人权时代的历史即将来临,也意味着人兽同命的悲惨时代的结束。
对此,灵山十巫早就占卜过,巫咸并作如此解释。“自古人类文明史上,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根据阴阳五行所论,阴阳之间既是相互对应的,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有着对立统一的双面性;同时,阴阳之间又是相互转化的,达到一定程度条件下,往往会物极必反。而五行之间既是相生相克的,即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同时,五行之间又是相乘相侮的,即相乘是指某一行过于强盛而导致被克的行虚弱,相侮是指反向克制,例如金本来克木,但在某些情况下,木反而克制金。但阴阳五行无论如何发展,它们之间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宇宙自然规律法则。所以,算来我们这一元文明如今神权时期已过半,人权时代必将很快到来。”
“我们认为,人兽同物而不同命,随着神人群体日落西山,不应再将人族视为兽类动物那样看待了,因为上天自有安排,今后人族必然兴起壮大,黄帝便是开启人权时代钥匙的那个人,其实‘黄山’预言中也已有过暗示,大帝你不是正好拥有龙族仙祖留下制约东夷部落首领黎贪的未来魔咒吗?我们猜想,真正的历史答案或许就在这里了。”
此时,巫姑在一旁作了简短的补充说明,一下子就让黄帝倏地产生了一个全新想法和宏伟计划来。
于是,黄帝会同炎帝,一起召集相师风后和国师灵山十巫,以及仓颉、共工、祝融、力牧等神人异士,共同商讨炎黄子孙未来发展大计。
会上,黄帝首先作个表态,定下中心思想。“为避免天下众神再次发生人神混战局面,我将委派国师上报昆仑天神西王母,因她一直掌管着天地间瘟疫五残、刑杀赏罚和婚姻、生育等事务,建议特为地界神人们专门制定一部神规刑法,今后以此准则推行,对遵者和违者实行奖罚分明,纪律严明,严惩不贷。其二,经过多次纷争战乱,我们各个部落损失巨大,特别是造成普通民众减员严重,身残体弱,繁衍严重滞后,才不得不组成人兽大军,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毕竟如今神人稀缺,不可复制,我想今后须以人为本,以民为天,防治兼施,强以体魄,加快繁衍,方可对抗东夷部落黎贪叛逆之敌,方能立于天下不败之地。”
其一的神规刑法,后来不拘一格,甚至参考了对手东夷部落黎贪的治理神人规则,这就是历史上刑法的雏形,其实当时它是针对神人来制定的,所以堪称酷刑,如针对五行学说衍生出来的上古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等五虐之刑,也就是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直至后期逐渐废除残伤肢体的严酷肉刑,慢慢演化为以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等为主的自由刑式。
“另外,为表示支持,本帝首当身体力行,决定采纳相师风后联姻抗敌建言,除元妃西陵氏嫘祖之外,再迎娶三大部落方雷氏女节、彤鱼氏丽娱以及方相氏嫫母,均以德为准,各怀绝技,日后必定子嗣昌盛,万代繁荣。”
事实上,也正如黄帝所希望的那样,后来他的四位妃子个个都成了为民造福的发明家,其中西陵氏嫘祖因发明了养蚕被后人尊称为先蚕娘娘,方雷氏女节发明了梳子,肜鱼氏丽娱发明了烧烤被后世尊为烹饪始祖,方相氏嫫母发明了镜子,特别是被当时列为四大丑女之首的嫫母,虽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一直深受黄帝的敬重和喜爱。在继承子嗣方面,她们更是子孙满堂,可谓人才辈出,个个称帝为王,其中西陵氏嫘祖为黄帝生下了儿子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生下儿子高阳,高阳也就是后来继承了黄帝帝位的颛顼帝;方雷氏女节为黄帝生下了儿子玄嚣,号青阳,也就是少昊;彤鱼氏丽娱为黄帝生下了儿子夷鼓,方相氏嫫母为黄帝生下儿子苍林。后来,黄帝这些妃子所生的子孙们长大后被分配到中土天下各个部落,治理有方,甚至将领地拓展至更宽广的边疆域外,为日后黄帝隐退天子都(今黄山)得道升仙提供了方便,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座各位众神能人,除了灵山十巫医术高超,原以为利用西王母的不死之药重新研制配方为民所用,不想出现排斥异变反应导致尚不敢推广应用。之外,还有帝兄实为医者仁心,一直在编著医经准备传于后世,现可否建言良策?”
黄帝从主位上站起来,对着炎帝作揖行兄弟之礼,表示出自己最大的尊重和满心的诚意来。此时此刻,他们之间曾经同室操戈的情境早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兄弟情深,互相扶持,一路同行,恩情意重,两人情谊如同北极星,恒定而璀璨。
“帝兄此举甚好,关于神刑之事,那是昆仑仙族之事,我等不必过多参与;其次,对于以人为本之事,首当其冲自然是强身健体,本人虽尝百草编著《神农本草经》,但不足以为天下纲领,只不过我很早听说西岐(今陕西宝鸡)有岐伯其人,不仅医术一绝,知识更是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是精通医术和脉理,以救世圣手闻名远近。如果帝兄能够请到此人并奉为天师一点也不过,到时何愁普天之下无良医,又何愁人族无医可治呢?”
见黄帝的一片诚恳,炎帝也就不再推辞,直接对族兄之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来。
“炎帝所说的是西岐(今陕西宝鸡岐山)确有其人,其实岐伯算来与黄帝还真有渊源,此‘岐’为古姓,最早出自周人的始祖——姬弃,与黄帝为同姓同族之人,本意为两鬓饱满,且聪明睿智,而岐伯之‘岐’,当从‘山’旁作‘岐’,伯为人名,实为岐氏部落的首领之一。不过,听说此人原居于西岐,一直怀有悬壶济世之心,现已游医至数百里之外的天下九大名山之一崆峒山寻师问道,采药制丹,医治民众。如果黄帝有意,不妨直接前往崆峒山。”
灵山十巫见多识广,消息灵通,于是接过了炎帝的话。
“此乃天助我华夏民族也,我定择日前往崆峒山,盛情邀请岐伯神医。”黄帝听了,心中大喜。这也算是了却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的头等人事。
“大帝,大事不好,南夷百越部落莲花山(今广东广州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生瘟疫,越地七闽(今福建)现已十户九空,据说是从东夷部落北面边境流传来的。”
正在黄帝与众人促膝长谈的时候,一个探兵前来报告了坏消息。眼下正是人族缺少关头,一旦发生流行大瘟疫,对所在部落乃至整个人族都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神人生来异体,足以抵抗病毒,但对于体质相对懦弱且医术落后的人族而言,任何风吹草动的瘟疫病毒,往往都是最致命的。
“此事重大,不容延误,为避免相互感染,请灵山十巫的巫咸和巫姑前往莲花山地区,查明真相,并迅速上报情况,以便我们制定应对措施和施救方案。”
巫咸和巫姑领命后,火速赶往南夷百越部落莲花山地区。他们发现,莲花山像东夷部落的龙游石窟和花山石窟一样,也是一处上古巨石息壤采石场,山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这些奇形怪状的巨岩,有些像刀削似的,断面十分平整;有些石壁深陷,像个巨大的神龛;还有些屹立水中,直指蓝天,仿如擎天巨柱。这些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看便是黎贪所属兄弟的杰作。
原先,整个南夷百越部落都是炎帝的属地,所以东夷部落经常来往此地,自然也少不了黎贪的侵袭,到处都留有资源掠夺过痕迹,比如莲花山的巨石息壤,它们和东夷新安的花山石窟一样,曾被音叉声波技术偷偷开采通过空中悬浮交通轨道运往天下各地,成为当地巨石文明的杰作之基。
“巫姑,你看发现没有,这些尸体找不到一具完整的,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巫咸临时穿上一套封闭性用厚实遮雨布做成的一体式防护衣,对跟在后面显得笨手笨脚的巫姑说。
莲花山山下,户户紧闭,外面空无一人,道路上尸体随处可见,巫姑看着那一具具血淋淋的人体部位,脑干满地,身首分离,肝脏露出,四肢缺失……只听“哇”地一声,她再也禁不住吐了出来。总之,现场惨不忍睹,这个情景真是太吓人了。
“你小心点,千万不要露出身体来,以防感染,我们过来的时候,一路上听说过不少传言,说是莲花山开采巨石造成了龙脉大伤,才引发了这样可怕的瘟疫的。”
巫咸作为一个没有成家的中年男人,对年轻亮丽的师妹巫姑早有了爱慕之心,只是出于巫首身份,没有真正流露出来罢了。所以,他的关心在巫姑眼里,更是一种类似哥哥对妹妹的情感而已,不容有非分之想。
“我倒觉得传言不可信,说不定这是有人故意散播这样的消息,为的就是掩人耳目。我们想想看,如此瘟疫似乎有些奇怪,那些缺失的人体组织都到哪里去了,还有发生时的情景到底是怎样的呢?”
经历了太多的神秘事件后,巫姑对瘟疫病毒越发敏感。首先是出阴阳寨惨案和盐队中毒事件,接着是歙州灭门奇案,又是窫窳复活变异之事,这些对于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来说,已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了,好在自己身为国之巫师,具有灵通上天和下达民意的技能与职责,否则换作常人,就算内心再强大也早就崩溃了。
他们两人边走边聊,不时察看着四周情况。突然,他们发现前方一处庭院里有一具横躺在户外的妇女尸体,看样子还刚刚断气不久,身体完好,只不过在她的旁边另外躺着一具残缺的人体组织,不断流出的血液仍是鲜红色的,正朝着低洼处缓缓流淌,如同一条条血色的小溪流,与周围青绿色和鲜艳的野花形成了一副凄美的悲凉图画。
巫姑看过太多这样的画面,此时似乎已经变得有些麻木了。她快步跑过去,正准备蹲下身子靠近,突然听见身后有一个人迅速朝这里跑来,边跑边喊叫道:“小伢子,不要接近,赶快跑,等会她活过来后就会咬到你,到时你被传染就变成丧尸了。”
这个打招呼的人速度很快,就像一阵旋风,来无影去无踪,一转眼就找不到了,甚至没让人看出样子来。
正当巫姑极力环顾四周,走过去企图找寻那个告警的活人时,突然感到后背一凉,有一股阴风随之袭来。
“师妹,快跑,不要回头,那个丧尸活过来了,就在你的背后不远处。”随着巫咸的喊叫声传来,那具庭院里的丧尸已经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一拐一跳地迈过去。
刚才庭院里,那个看似完整的妇女此时变成了一个无手人,只有两条腿,没有胳膊,更吓人的是,她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下一点皮肉挂在躯干上,从前面看上去,就像是脖子断掉了,耷拉在胸前背后,来回摆动。这个场面太过惊悚,很容易让巫姑感到好奇:她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
“巫首,丧尸已朝你而去了,你离远一点,不妨先使用巫术试试行不行?”巫姑还算理智清醒,她在为巫咸感到着急的同时,仍不忘远远地提醒着他。
此时,巫咸似乎感受到了美丽师妹的关心,心里一下子没有那么胆怯了。他先是从包里取出一个石碗,迅速用针刺下自己的中指,一滴滴鲜血流入碗中,然后念念有词,再将血倒向丧尸,这就是驱魔术,是上古祝由术的相对衍生巫术,专门对付妖魔鬼怪之用,但这种驱魔术的效力比较有限,因为主要是为治病驱魔而诞生的。而对于一些道术高超和其他邪物,所起作用也很有限。
果然,丧尸只是愣了愣,停止了一会儿行动,接着仍然如旧,朝着巫咸方向而去。这时,巫姑又焦急地大叫起来。
“师兄,这个驱魔术没有作用,不如赶快换个术法,你不是会赶尸术吗?”
巫姑所说赶尸术,实为东夷部落黎贪所创,原是为远征战死的士兵送回故里。所谓赶尸简单来说就是带领尸体行走,这种巫术一般会在户外进行,赶尸的巫师会穿上草鞋,戴着黑色腰带、草帽,穿着青色长袍。最重要的是物品是巫师手中的铃铛和阴符,拿出来能将魂魄吸引住。只要巫师念出天神咒语并加上手中的摄魂铃就能将尸体带领着走动,如使用阴符贴在丧尸身上就能震住呆立不动。
巫咸听见后,马上一愣,心想何不用此术试试。虽然没有一身标准行头,但他还是随身带有铃铛的和阴符的,再加上天神咒语,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一番操作过后,果然奏效,那个女丧尸僵立原地不动了。铃铛、阴符还是天神咒语,不知是其中起到了作用,总之是再也不用担心被丧尸袭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