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磁阳山下战兵动

正月初六,北风卷地。

校场旗杆上的“替天行道“大纛,被吹的猎猎作响。

张三昂扬立于点将台上,一身玄色战袍外罩铁甲,双手拄着金背环首刀,不怒自威,

身后两个健壮亲随,一个替他扛狼牙棒,一个背着诸葛连弩。

台下火把攒动间,映得战兵们脸庞忽明忽暗。

林冲骑着白马,眼睛微眯,银枪上的红缨随风而动。

宋万、杜迁、韩斌分持长矛朴刀,面容严肃。

就连阮小七这个跳脱的人,此时也安静的列在阵前。

半个时辰后,他们将带领三百战兵,跟随张三兵发磁阳山。

这次出兵,贵精不贵多,其余头领和后勤兵,全部留在山寨守家。

这五个被选中的头领,每人分到了六十战兵,合计两个队。

六十个会骑马的战兵,统一归林冲调配。

这些喽啰虽然骑上了马,但他们依旧属于步军序列,想成为合格骑兵,还需要多加练习。

今天是张三把持山寨后,第一次大规模行动。

喽啰们士气高昂,人人都憋着口气,想在寨主面前露把脸。

时间来到戌时,酒余饭饱后,众人于金沙滩畔列队。

他们将在此登船,分批到对岸集结。

喽啰们从断金亭下来时,本来还在兴奋的窃窃私语。

但当看到军法头目曹瑞后,却都立马住了口。

实在是这几日的严抓军纪,让他们吃够了苦头。

动辄就是体罚鞭打,有不服的,就赶到后勤兵那里。

现在有津贴诱惑着,山寨众人都铆足了劲往战兵营钻,其他人巴不得有人多犯错误,好腾出位置来。

随着小船不停往返,众人顶着刺骨寒风,摸黑在酒店旁边列队。

张三见人齐,开始下达行军命令。

“林冲,你率领本部骑兵作先锋斥候,与后面大部队保持三里距离,但有不虞,响箭为号。”

“余下首领,各自整队,以绳索为引,从头到尾需保持队列整齐,中途严禁交头接耳。”

三百战兵已熟悉如何夜间行军,什长在前举着火把,伍长在最末尾,每什一条绳索握在手里,悉悉索索沿着官道行军。

火把在地上投出憧憧怪影,从空中俯瞰,队伍宛若黑龙蜿蜒,

两个时辰后,林冲下面的斥候前来禀报,说已经和侦听营接上头。

时迁的侦听营,派出二十余人的先头部队,在大年初二便伪装成香客,摸清了磁阳山那边的布置。

张三寻了一处密林,安排战兵原地休息。

各自什长取下酒葫芦,递给下面的兄弟,让他们每人轮流喝一口,以抵御寒冷天气。

虽行了四十多里路,但众人脸上却不见疲惫,眼神里还带着兴奋。

张三见士气可用,不由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他带上几个亲随,策马向前找林冲汇合。

时迁见到他,拱手禀报:“哥哥,已经摸清了,磁阳山那一僧一道两兄弟,老大汤喜是寺里住持,老二汤波是道观观主。”

“这汤氏兄弟着实可恨,白日里当和尚敲钟、做道士炼丹,夜里却是酒池肉林,还骗奸女施主。”

“他们的钱财,都在半山腰的道观里藏着,银窖的位置就在三清殿。山下的寺庙只存放粮食。”

“这群和尚加道士,敢持刀动手的,估计有百人左右,但平日里多饮酒作乐,不事训练,战斗力基本等于零。”

张三点点头,赞扬道:“做的好,先给侦听营记一功。”

“你的人可打听清楚,寺田和道田的佃户,都住在哪里?大概有多少户?”

时迁闻言,举着火把,蹲在地上画了个简易地形图。

“佃户都在磁阳山山脚下,一千两百多户,伺候周边近两万亩田,围着寺庙形成了一个小镇子。”

张三听后道:“如此一来,倒是不用大费周章的去找人了,那磁阳山夜里守卫如何?从寺庙去道观,大概有多远?路好不好走?”

“没有守卫,只有几个夜里打更的。在寺庙后面,有一条狭窄山路,上去个三五百米,便可以直达道观。”

张三看向时迁和林冲,询问道:“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行动?”

时迁摇摇头,直言道:“小弟不熟悉战斗,还是两位哥哥商量吧,你们哪里有不了解的,我会根据地形指出来。”

林冲斟酌片刻,问道:“时迁兄弟,这磁阳山距离瑕县有多远?”

“不到十里。”

听到他的回答,林冲皱眉:“这兖州在祥符元年时,因泰山封禅,从而升级为大都督州,归泰宁军节度。如此一来,咱们动作就必须得快,要不然惊动了泰宁军,那可不是好耍。”

“我的方案是,侦听营的兄弟,在山上道观放火,其余人把寺庙快速拿下,清点粮草后,带上青壮佃户回返,我领马军断后,如何?”

林冲知道张三的打算,这次出来,劫掠钱粮还在其次,更多是想招人上山。

张三摇摇头:“不妥,咱们洗劫对方后,若不能斩草除根,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盘剥剩下的佃户,这样的话,跟着走的青壮也不会心甘情愿。”

“你说让侦听营在道观放火,我认为这个计策倒是不错。”

张三指着脚下地形图,继续道:“我觉得应该这样,宋万和麾下两队战兵,由我带领,悄悄往山上的道观摸去。”

“杜迁领着余下战兵,攻打寺庙,收拢佃户。山上山下,以侦听营火势为号。”

“至于林冲大哥,你任务最重,需要带着全部马军,人衔枚马裹蹄,堵在磁阳山往瑕县的路上,防止有人去县中报信。”

“同时,你还要派骑兵紧盯瑕县城门,若真的漏了消息,有城内军卒杀来的话,马军要负责把他们引向别处,给磁阳山这边留出时间。”

“这一战,道观寺庙都是小问题,挥挥手就能拿下,但难题在于收拢佃户,以及防止瑕县追兵。”

林冲觉得他这方案可行,遂点头道:“明白了,马军交给我,若是城内有军卒出动,我就带他们往相反的方向兜圈子。”

商量好作战计划,众人各行其是。

时迁备好易燃之物,带着自己手下先行上山,埋伏在道观周围。

林冲领着马军,往瑕县方向奔去,他在每个城门安排了两个人做监视用,剩下的人手,全部散在磁阳山到县城的路上。

张三回到密林,招呼众人整队,随后带着大部人马,潜行到了磁阳山附近。

远处的小镇里,在最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一气势恢宏的建筑,正是那汤家老大的寺庙。

张三把几个头领,和各自麾下的队长、什长叫来,开始安排具体行动。

“杜迁,带你两队战兵,跟我绕过寺庙进道观。”

“宋万,你带剩下的人主攻寺庙,打进去之后韩斌、小七立刻抽身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收拢所有佃户。”

“最后,再强调一遍,各自管好下面人,抢掠百姓者罚,奸淫妇女者杀。”

不怪张三反复强调,实在是他对手下战兵的个人素质,并不抱什么希望。

这个时候的大宋,虽然百姓很苦,但只要愿意出把力,在不遇灾年的情况下,还是能填饱肚子的。

选择上山落草的,要么是好吃懒做之徒,要么是好勇斗狠之辈。

“曹瑞,你的人不用参与战斗,盯好山寨兄弟,我今日给你杀人的权利。”

众人等张三说完,各自抱拳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