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信仰:三皇五帝
《史记》在夏本纪之前有五帝本纪,分别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想给自己换一个新称号,李斯等人建议用泰皇:“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所谓泰皇,亦称人皇。
在《史记》之后的年代里,三皇有了具体的名字——伏羲、燧人、神农,又有伏羲、神农、祝融或者伏羲、神农、女娲等说法。
传说华胥在雷泽感应怀孕,生下了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兄妹二人结成夫妇,创造了中华文明。伏羲制定了人世间的规则,因此就被后世认为是三皇中的人皇。
神农即炎帝,亲尝百草,又发明了农具,创造了农业,所以是三皇中的地皇。
祝融和燧人都与火有关,祝融是火神,燧人钻木取火,火是太阳的化身,因此祝融和燧人对应着天皇。
而女娲相比于上古的帝王,更像是传说中的神明,捏土造人,炼石补天。到了汉朝,因为女娲与伏羲的夫妻关系,所以也一起被列入三皇之中。
其实三皇所代表的是上古时代人们对天、地、人的崇拜,而五帝则代表着对金、木、水、火、土的崇拜。
季康子问孔子:“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为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孔子家语》)
《吕氏春秋》记载的五帝为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这是当时秦国对五帝传说的认知。其实秦国一直都有祭祀四帝的传统,白帝少皞、青帝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到了西汉时,刘邦问天下有五帝,为何只祭祀四帝,众臣面面相觑,无人能答,于是刘邦将黑帝颛顼也纳入官方祭祀体系之中。
除了《吕氏春秋》,还有《战国策》《尚书序》《大戴礼记》等古籍也记载了不同的五帝,作为西汉史官的司马迁适应当时的统治需要,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列为五帝。五帝一脉相承,显示了封建世袭帝王的“合法性”。
传说黄帝是少典氏后人,姓公孙,名轩辕,国号有熊。其母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应怀孕。所谓“大电”,大概就是极光。在神农氏日渐衰落,诸侯混战的时代,黄帝打败炎帝,使诸侯归附,又在涿鹿之野打败蚩尤,于是诸侯都尊奉黄帝为天子。
黄帝教授百姓种五谷:黍、稷、菽、麦、稻,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夫妻二人生有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黄帝死后,高阳继立,是为颛顼。
根据《史记》记载,颛顼时期版图“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张掖居延县),东至于蟠木”。
颛顼死后,由侄子高辛继承,即为帝喾。他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后人。帝喾“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死后其子挚立,不善,放勋继位,即为尧,号陶唐。
传说尧帝时期制定了历法,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校正四时。当时洪水泛滥,放齐推荐丹朱。尧认为丹朱顽凶,不可用。兜推荐共工,尧又说:“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四岳推荐鲧,尧也不满意,但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让鲧负责治水,结果九年不成。
尧在位七十年欲退位,向四岳咨询人选。四岳推荐了以孝行闻名的虞舜继任。于是尧就将两个女儿嫁给舜,考察他的德行与处事的能力。经过一番考验,尧十分满意,就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
于是舜将共工流放幽陵,教化北狄。流放兜于崇山,教化南蛮。迁三苗于三危,教化西戎。在羽山杀掉了鲧,以此教化东夷。
由于历史久远,我们已经难以知道尧、舜禅让背后的诸多细节,是不是真如典籍所说的那样是尧对舜的德行与能力很满意才禅让于他。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孔子和墨子更是盛赞尧、舜禅让这一行为。有意思的是,同期还流传着舜逼迫尧禅让的说法,比如《竹书纪年》中的“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禅让制在后世却是印证了后者的说法——成了改朝换代、权臣篡位的遮羞布。至于尧、舜禅让的真实性反倒不重要了,随着家天下的确立,理想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已经成了一纸空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两句名言成为后世改朝换代的主旋律。
舜在位三十九年而崩,死于苍梧之野,传位给禹,五帝时代宣告结束。
相比前面带有神话色彩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记载相对来说更有一些真实感,后世也将尧、舜视为上古先贤帝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