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发挥所长要有共同守则
厘清教育中变与不变的道理
1920年,杜威博士来到上海,随之杜威的理论几乎全盘支配了当时的中国教育。中国各地含有实践性质的学校有如雨后春笋,都本着杜威的理想而设置。这种盲目移植的现象,是在任何国家都未曾见到的,而所引发问题的严重性也更为明显。
我们冷静检讨,这种方式充其量只是抄袭,还谈不上模仿,因为模仿需要深度用心,抄袭则不用动脑筋,人云亦云。而且这只能说是杂糅,根本算不上融合,因为融合必具有自己的逻辑,而杂糅则是莫名其妙的产品。
杜威的教育理论实际上过分偏重“可变性”。留美多年的曾约农教授明确指出:“今日一般观念,已不免拿一个‘新’字来做‘进化’二字的脚注。断定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换句话说,只知宇宙在‘变’,时代在‘流’,而不知‘变’中有‘常’,‘流’中有‘住’。”
变是事实,我们承认宇宙是一个变局。但是,宇宙自然真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吗?笔者上课时,多次要求同学放学回家看看妈妈有没有变。结果发现就算一切都在变,幸好妈妈的爱始终没有变。如此,这个家才温暖,回家也才觉得安全。
我们赞成教育必须是变动的、应变的、向前的、进步的、推陈出新的,一切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教育都应该加以反对。但是,我们更相信孔子所说的:生活法则不可变而生活的方式可以变。大家用心分清可变与不可变的界限,才是知变又知常的良好方式。
16世纪以前,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大多相信“过去比现在好”,这和我们常说的“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非常相似。大家都相信,人心和人的作为都是一天一天败坏,今不如古。16世纪时,西方许多哲学家已经相信人类生活是进步的,并且大力提倡古不如今的观念。这种“明日比今日好,今日比昨日好”的假定,固然暗合人性本善,实际上却也偏向于“人类无限的完美性”。正如法国圣西门(Saint-Simon)所说:“黄金时代不是隐藏在我们背后(指过去),而是展现在我们的前面(即未来)。它代表着完美的社会秩序。我们的祖先尚未见到它,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将会到达斯境,这有赖于我们为其开辟坦途。”
这一番话,其实在愈变愈好的“变”中透露出必然完美、务必达成的“常”则,也就是有其“不变”性。没有不变,哪里有变?这种变中不变的道理,由于《易经》的启示,我们中国人早就深刻体会、铭记在心了。不幸的是,由于近四百年来科技的落后,我们便觉得样样不如人,以致把祖先的宝贵遗产全都忘记了。
如果只看到变的一面,否认不变的事实,就会产生“道德不但可变,而且必定要改”的错误观念。民众曾经寄望“教育愈普及,社会愈有秩序,大家愈富有,社会愈能安宁”。现在几乎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满街都是,结果社会愈乱;人人都有钱,才发现家家都闹穷。有钱就花,没钱也要先花,弄得大家不安宁。可见基本的道德修养绝对不能变。我们在人格修养方面,一直认为今不如古,果然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可以这么说:从物质方面来看,由于科技发达,带给人类很多好处,当然古不如今,愈来愈进步。但是从精神方面来看,由于重利用而轻正德,以致科学愈发达,物质上愈进步,精神上反而愈来愈倒退。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应该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利用万物,发挥各人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