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元璋渐渐听明白了道:“你想让我也学习魏晋南北朝,重启降等袭爵的制度吗?”
朱辰点了点头道:“孟子都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总不能让这些宗亲们永远靠着老祖宗的恩庇,将朝廷吃空吧!”
指望朱元璋彻底废除爵位世袭,那是不可能的,但若能让他改变世袭罔替的愚蠢制度,也算是功德无量。
饶是如此,朱元璋犹是不大乐意,此刻他一脸纠结,口中吃吃低语:“可咱打下这天下,不就是想让子孙后代永享富贵么……”
朱辰冷笑一声,不无嘲讽道:“那你这想法当真现实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当真能管得了子孙万世吗?”
“不能吗?”朱元璋迷茫抬头。
朱辰指了指自己道:“我也是你朱家子孙,你看我享受到你老的恩庇了?”
朱元璋实际早已想明白,这种永享富贵的美梦只是空中楼阁,非但不能庇佑大明,反要累得朝廷不堪重负,可他实在不甘心让子孙后代逐步沦落。
“老祖宗,你可看过战国策里的触龙说赵太后?”
“自然!”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小时候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自从有了自己的地盘,有了远大的目标,他就开始读书了,战国策自然也读过。
“触龙说: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之深远,但计之深远并不应该如同您这般,让整个朝廷来供养您的这些子孙后代,这样不仅仅增加了朝廷的负担,同时还会把子孙后代都给养废了。”
世袭罔替,降等袭爵,这两种宗亲继承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华夏历史。
大多数王朝,都选择降等袭爵,以防皇室宗亲成为朝廷负担,唯独朱元璋对子孙后代过分溺爱,最终使得宗亲成了朝廷的负担。
“养废了?”朱元璋神情一震,喃喃说道。
“不错!宗亲从出生开始,就不需要为生活而担忧,但他们又不能从事其他事业,所以只能自己找乐子,好的如周王一般,沉迷医学,为大明的医术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大多数宗亲,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找乐子呢?”
“欺男霸女,残害百姓!”朱元璋痛苦的说道,他想起了当初收到的秦王朱樉在封地上干的破事,岂不就是如此吗?
“是呀!而且朝廷官员还不敢管,所以,您还不如放开四民限制,降等袭爵,这些宗亲想要保住自己的爵位,就必须要拿出真本事,为朝廷立功,如此一来,有能力的宗亲仍能永享富贵,那些毫无志气、只想着混吃等死的宗室们,就自然而然的淘汰下去,优胜劣汰,才是维持大明宗亲长盛不衰的最佳手段。”
“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这倒是个好办法。”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
而且这个办法不仅仅适用于宗亲,连带勋贵也是如此,毕竟这些勋贵同样是与国同休的,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保证勋贵不会出现断层,被文官集团所压制,破坏朝廷的平衡,朱元璋越琢磨,越觉得不错。
眼看朱元璋终于改变主意,朱辰也长舒口气,随即挥了挥手道:“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也该休息了。”
说这么长时间,他也有些口干舌燥了。
“等等!咱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你。”这时,朱元璋却叫住了朱辰,连忙说道。
“什么问题?”朱辰很是疑惑的问道。
“你说了老四靖难,老五他们被削藩了,怎么没说起过老二,老三他们,难道他俩就老老实实被削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这两个同样是手握重兵的塞王,要说他们俩安分被削,朱元璋显然不会相信。
闻言,朱辰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如实说道:“这秦王、晋王二人,在您老人家驾崩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刹那间,朱元璋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顿时呆愣住了。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居然都先自己而去,胡惟庸的诅咒真的应验了,自己最终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他们俩怎么死的?”朱元璋眼露悲伤的问道。
“秦王朱樉就藩后,在王府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在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取乐,与次妃邓氏在其中折磨宫人取乐,最后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死后,您命礼部尚书定丧礼谥号‘愍’,史称秦愍王。”
“混账东西,咱前些年已经申饬过他了,让他不得大兴土木,没想到这混账东西竟然变本加厉,以折磨宫人取乐,真是死得好。”朱元璋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变青,怒吼道。
“呵呵!秦王可是您的亲儿子,你觉得只靠嘴上说说,他能改嘛?”朱辰却讥讽的说道。
闻言,朱元璋顿时变得一阵青,一阵白,随即转移话题道:“老三呢!他是怎么死的,总不能跟老二一般吧!”
“晋王朱棡倒是比朱樉好不少,但他多智却残暴,就藩之后骄纵跋扈,封地之内但凡是有人敢得罪朱棡,都会被他以车裂极刑处罚,一时之间太原城内人心惶惶,然朱标去世之后,朱棡改过自新,最终还是于洪武三十一年去世,谥号‘恭’,史称晋恭王。”
“老三也是个混蛋,不过他能改过自新,算是好事了。”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松了口气,要是两个儿子都是混账东西,他真的是没脸了。
对此,朱辰也不能说啥,站在朱元璋的位置上来看,朱棡能够改过自新,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因他死掉的那些百姓,那只能说是运气差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朱辰不能用现代的目光去看待古人。
挂断了电话后,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沉声思量着,过了一会,他才对外呼唤道:“云奇!”
“奴婢在!”云奇当即推门走了进来。
“传旨老二、老三,让他们也给咱立刻滚回京城来。”
“诺!”
云奇心中一颤,白天才传旨让燕王进京,如今又让秦王和晋王进京,而且看朱元璋那样子,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不过他作为奴婢的,也不敢过多询问,只能在心里表示几位殿下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