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9章 朱老四来了

在那略显喧嚣的煤炭店外,朱高煦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眼前的景象,蜂窝煤的销售情形正渐入佳境。他的目光中起初还带着几分满意与欣慰,正欲转身离开,去处理其他事务。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转瞬即逝的瞬间,一名甲士犹如一阵疾风般匆匆赶来。

“汉王殿下,皇上命您上楼!”甲士的声音急促而坚定。

朱高煦听闻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脸上瞬间如被浓墨泼染,写满了深深的疑惑与惊愕。他那原本舒展而从容的眉头骤然紧皱,犹如两道紧拧的粗绳,沟壑纵横;双目圆睁,好似两颗即将迸出眼眶的铜铃,目光中满是难以置信。他的心中更是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暗自思忖:“???这究竟是何种状况?朱老四竟然来了?他难道清闲到这般地步?这不过是区区一个蜂窝煤的开业活动,朱棣居然亲自前来观看。他倒好,将诸多繁杂沉重、关乎国家命脉的国政搁置一旁全然不顾,让我这个倒霉蛋替他监国,自己却如此逍遥自在,四处游逛享乐!”这般念头在他心中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不息,朱高煦心中的怒火恰似被点燃的熊熊烈焰,瞬间燃烧至顶点,怒不可遏。他那原本沉稳的步伐变得急促而沉重,迈着大步,那步伐声“噔噔噔”作响,仿佛是他内心愤怒的宣泄,急匆匆地上了二楼的雅间。

然而,当他那充满怒火与疑惑的目光初次触及屋内的情景时,瞳孔猛地一缩,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紧紧攥住,眼球几乎要凸出眼眶。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犹如被施加了最为强大的定身咒一般,动弹不得分毫。他的身体好似被冰封,思维也仿佛停滞。

毋庸置疑,朱棣自有一种威风凛凛、头角峥嵘的非凡气势。即便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周身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与霸气,仿若一轮光芒万丈、炽热耀眼的烈日,让人无法直视,只能怀着敬畏之心远远地瞻仰。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严肃而庄重,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刻着岁月的沧桑与权谋的智慧。

而坐在朱棣对面之人,身着一袭素净的僧衣,面容慈祥温和,那颗锃光瓦亮的大光头格外醒目,不是那素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还能是谁?姚广孝的眼神深邃而宁静,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玄机。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显得沉稳而淡定,仿佛世间的一切风云变幻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大腹便便的官员在座。此人年逾四旬,面容圆润,双目炯炯有神,目光中透着深邃与犀利,仿佛能够洞察人心的最深处。他的神态庄重而严肃,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秘,让人一时间难以揣测其真实身份与来意。

目睹此景,朱高煦的心头猛地一紧,犹如被一只沉重的铁锤狠狠击中,心房剧烈颤抖。先前在心中熊熊燃烧的愤怒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被一阵狂风吹散的烟雾,不留一丝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紧张与谨慎,那神情仿佛面对即将爆发的火山,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疏忽。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好似一张被拉至极限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他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毕竟,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那位高高在上、权势滔天、掌控天下的永乐大帝朱棣,还有那位智谋超群、仿若妖孽般存在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那可是姚广孝啊!

那位智若近妖的乱世妖僧!

靖难之役幕后的总策划师!

倘若没有这智若近妖的乱世妖僧在朱棣身旁殚精竭虑地出谋划策,运用他那超凡的智慧和深谋远虑的策略,又怎会有如今名震天下、流传千古的永乐大帝?姚广孝就像是朱棣背后的那股神秘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而且,朱高煦最为忌惮的,正是姚广孝那渊博如海、深不见底的学识。此人博古通今,对诸子百家之学有着极深的造诣,能够从古老的经典中汲取智慧,为朱棣的统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在阴阳术数方面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不仅擅长风水之道,能洞察山川地理的奥秘,从自然的变化中预测人事的兴衰;还善于观测天象,能从星辰变幻中预知兴衰祸福,仿佛能够与上天对话,洞悉未来的走向。

朱高煦虽身为后世的进步青年,对于风水相术这类在他看来充满封建迷信色彩之事向来抱持怀疑态度。他坚信人的命运应该由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决定,而不是依赖于那些虚幻莫测的天象和面相。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姚广孝的确身怀非凡的本领,他的预言和决策在许多关键时刻都得到了惊人的验证,否则又怎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如此深刻而久远的声名?他的智慧和谋略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让人不得不对他的能力感到敬畏和惊叹。

他曾经为朱棣留下了三则令人惊惧不已的预言。

其一曰:“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与陛下。”

飞龙在天,寓意着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自如应对,掌控全局;亢龙有悔,则蕴含着戒骄戒躁之意,同时也暗示着傲慢自负者难免招致祸端,提醒人们在成功之时要保持清醒和谦逊。

显然,这则预言是在暗示朱棣应当左右周旋,耐心等待时机。因为太子朱标将会过早离世,而这天下最终将会落入朱棣之手。

事实也确凿地证明,这预言精准无误。若朱标未曾英年早逝,朱棣或许永远都只能是个地位尊崇却权力有限的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中默默度过一生,无法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朱标的早逝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为朱棣的崛起创造了机会,也验证了姚广孝预言的神奇和准确。

其二曰:“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龙战于野,血色玄黄,意味着群雄逐鹿,纷争四起,必然会引发巨大的祸端。这片土地将被鲜血染红,兄弟之间将为了权力和皇位展开残酷的争斗。

这一则预言所指的,正是朱棣之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之间,将会因为皇位的争夺而陷入激烈的争斗,最终导致手足相残、至亲反目成仇。

而朱高煦,恰恰是这场残酷的夺嫡之争中的失败者,最终被他那颇为厉害的侄儿朱瞻基做成了瓦罐鸡、黄焖猪,落得个凄惨无比的下场!他的野心和欲望在权力的游戏中被无情地粉碎,成为了历史的悲剧人物。

其三曰:“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亢龙有悔,既包含了戒骄戒躁的深意,也暗示着骄傲自满者必将遭受灾祸。它提醒着统治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被权力冲昏头脑。

这一则预言所指的是朱瞻基执政九年后将会离世,而后爆发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自此由盛转衰,嗣君朱祁镇、朱祁钰又会因为权力的争夺而导致兄弟相残。

这三则预言,无一例外,皆准确无误地得到了应验。

乱世姚僧那超乎常人的通天本领,由此可见一斑。他的预言仿佛是历史的提前剧透,让人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对命运的无常和神秘感到敬畏。

朱高煦面对这样一位堪称大神级别的人物,心底难免会感到胆怯和畏缩。此刻的他,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他的目光低垂,不敢与姚广孝对视,仿佛那目光中蕴含着能够洞悉他内心深处秘密的力量。

朱棣见他这般模样,心中不禁感到十分诧异。要知道,这老二平日里在他面前,那可是敢梗着脖子大声叫嚷,甚至敢跟自己这个天子对骂的主儿。那副倔强和蛮横的样子,常常让朱棣又气又无奈。怎地今日变得如此乖巧老实了?

“老二啊,你这法子不错,有了蜂窝煤取暖,百姓也能够过上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了,这可是大功一件!”朱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和欣慰。

“少师你自然是认识的,这位是尚宝司少卿,袁忠彻!”朱棣接着介绍道。

朱高煦听到这话,内心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惊得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