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郑戬的诛心之言,让四人同时侧目。

在座的都是当过官的,就你一个还没有当官呢。

宋煊之言对不对。

旁人不清楚,我们能不清楚吗?

张方平也暗暗皱眉,十二哥这话并无差错,当即想要开口辩解,却见晏殊先开口:

“学子畅抒己见,有何不妥?”

“如此言论,便是不妥!”郑戬看着晏殊:

“我等为官自是要以圣人之言戒身,为百姓做事,这种人纵然是为官后,也是心术不正。”

“汝言真乃书生之言。”

晏殊毫不客气的回怼过去,一下子就让郑戬直接红温了。

饶是一向喜欢硬刚的郑戬猛然间遇到晏殊斥责自己,胸膛立马气鼓鼓。

像郑戬这样有才华的人,自是要维护圣人之言,也就是维护自己的阶层。

谁承想他们这些在士人阶层里的人,却嗤之以鼻。

尤其是郑戬认为大宋给了他这个士人共享天下的机会。

毕竟共享天下这句话,对于人的诱惑力太大了!

赵匡胤的胸怀是有的,但他与赵光义二人并没有被这句话束缚住手脚,该杀士大夫还是杀。

赵匡胤本人就从来没有放弃过用死刑惩治官员,且是成熟帝王的他又怎么会让威望远不如自己的后代帝王放弃这一手段?

强行束缚后代子孙的手脚,伤害的必定是皇权,赵匡胤不会那么蠢。

此事直到真宗时期,天子权柄旁落,才会让这句话过于放大,但也偶有文官被弃市。

待到仁宗时期,遇到对谁都仁的赵祯,才能完美执行。

而且第一个灌输赵祯的说祖制便是范仲淹,然后富弼,文彦博等相继跟上。

所有的文官都为此努力。

但是郑戬认为到了士大夫这个圈层,谁不会主动维护圈子?

可他着实没有料到,晏殊这个曾经的神童,如今的知府,竟然会不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晏殊瞧着郑戬一副不服气的模样,淡淡的道:

“太祖有言,不得杀上书严事者,宋十二所言,有何差错?”

紧接着张方平再次行叉手礼:

“诸位相公,其实十二哥后面还说了一句,那便是俺听人言:

读书是为了明理,明了理就有了主张,知道该怎么做。但理是在变化的,又不能守死理。”

“此言大善。”

范仲淹也不是个死读书的,宋煊的话当真是入了他的心。

最重要的是他是经历过官场的。

他遇到那些张嘴闭嘴之乎者也不干实事的同僚,实在是厌恶的很。

满嘴的圣人之言,可惜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被誉为大宋第一完人的范仲淹,对于这类读书人当真是看不上眼。

饶是宋绶对宋煊的这句话也是十分认同,他也是在官场上厮混数年,当然晓得不少读书人当官后的秉性。

郑戬没有再过多辩驳,至少他没有揪出宋煊这话里面的漏洞。

宋煊要是在现场,定要说上一句不用俺出手,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晏殊放下手中的书稿:

“希望你今后能够保持住本心,学业更加精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宋十二之言发人深省,你要多向他学习。”

“多谢晏相公教诲。”

张方平自是晓得宋煊是自己的挚友,此事也无需他人提醒。

尤其是他觉得宋绶对宋煊的观感缓和了一些,就算七日后考取应天府书院,有他当考官,对上宋煊的策略,也不至于过于难堪。

随即宋绶又起身,唤张方平过去,拿着他的策略仔细指点,属实是给学霸开小灶去了。

“姐夫,你对宋十二这个学子很是了解?”

郑戬与范仲淹虽为连襟,但政治立场全然不同。

就算是后期范仲淹当宰相的时候,郑戬也是不与他亲近,而是与同样游离于新旧两党之外的宋痒兄弟自动抱团。

“有过了解。”

范仲淹便缓缓的诉说了一二宋煊自小到大的事迹。

听的郑戬频频挑眉,他爹活着还不如早死呢。

如此看来此子还没有跟他二哥一样堕落,当真是异于常人!

更不用说还有读书天赋,以前是个神童,都不被家族重视,如今自己跌跌撞撞,衣食无忧,还能进心上学。

在他成长过程当中,没有什么人教导,心思异于其余学子,那也是情有可原。

郑戬长叹一口气:

“姐夫,此子虽然有才,但我觉得你需要花费大量心思,才能矫正他的想法,偏偏此事最难。”

范仲淹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对于如何教育宋煊有着自己的计划。

如今听的张方平转述宋煊的言论,越发觉得此子将来当了官,定然不会随意与他人联合起来压榨百姓。

极大可能会要同那些看不过眼的官僚对着干呢!

范仲淹对宋煊是鼓励的态度,年轻人若是没有一股子闯劲,还怎么在官场上往上走,更好的建设大宋,以及惠及治下百姓?

难不成要与那帮虫豸同流合污?

他们懂怎么更好的治理大宋吗?

自从晏殊与范仲淹深入交流后,范仲淹对于在应天府执教,就充满了期待。

想要改变大宋朝堂的现状,必须要从学子抓起。

这也是晏殊被踢出来后,想着要大兴教育的思路。

郑戬认为宋煊若是年轻些还能及时矫正,可他超过十五岁,思维认知基本都确定了,改变几率并不大。

“以后再说以后的事,你若是不着急,到时候也可以看看他的策论,定然极为有意思,兴许能让你在为官一方的时候,有更多的参考性。”

范仲淹如此诚恳的给了郑戬建议,再次让他绷不住了。

想他一个今年一甲第三名,没有留在京城进清贵府衙熬资历,而是选择外放积累执政经验。

现在姐夫这个当官的,还让自己看一看连科举第一步都没有走完士子的的策论,兴许对自己为官有所启发?

简直是不可理喻。

但更让郑戬破防的是,身为应天府知府的晏殊,竟然也赞同范仲淹的话:

“天休不必着急赴任,七日后便是应天府书院的入院考试。”

“好好好。”

郑戬即使不服气,但依旧在心中默念了数句,才让自己冷静下来,出声道:

“我倒是要看看宋煊入院考试的策论写的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