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做袍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6章 逆流而上

黄鹤楼,不仅仅是武汉三镇的名楼,说是天下第一名楼也不算过分。

昔日,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曾为黄鹤楼写下千古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相传诗仙李白的诗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公题诗在上头”,更将崔颢的这首诗推向顶峰。

其实,诗仙李白的这两句诗,是存疑的,仅有野史记载,而李白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却是真正让黄鹤楼一跃成为了华夏大地上的第一名楼。

但是,当第二天,冉洪等人随着周五爷,度过长江,来到武昌蛇山之巅时,却并没有看见传说中的黄鹤楼。

幸好出发之前,周五爷就事先告诉了大家答案,大家才没有感到惊诧。

原来,自从三国时吴帝孙权始建黄鹤楼之后,黄鹤楼几经战火焚毁,又几次重建重修,可谓是历经磨难。

最近一次重建是前清同治七年(1868年),而仅仅过了十六年,光绪十年(1884年)的一场大火,又把黄鹤楼烧得只剩一座尖尖的铜顶。

其后,虽然前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乃至现在的湖北督军王占元曾几次提议重建黄鹤楼,却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如愿。

所以,这个年代,黄鹤楼并不存在,仅有一个遗址而已。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来观赏黄鹤楼呢?原来,观赏黄鹤楼,不仅可以看看遗址,凭吊这座名楼的辉煌历史,更重要的是,站在蛇山之巅,临空远望,滚滚长江奔腾而来,武汉三镇的大好景色可以一览无余。

武昌三镇中,武昌位于长江东岸,汉口、汉阳则位于长江西岸,一条汉江从汉口与汉阳之间汇入长江,形成两江汇流的奇观。

没能看见神往已久的黄鹤楼,冉洪还是有些意兴阑珊,匆匆地又游玩了归元寺后,下午两点,几人就回到了所住的工联会的旅馆。

旅馆门口,冉洪拿出一张早就写好的纸条,让土狗跑一趟邮电局,给刘文会发个电报,看看那边能否派卡车到双庆来接他们。

回到一个人住的房间,冉洪正打算休息一下,西服师傅常金桥找了过来。

昨天的晚宴,和今天的游玩,常金桥和他的妻儿都没有参加,冉洪只是在昨晚入住旅馆时,和他草草见了一面。

此刻的常金桥,脸上不见了上次的困顿、可怜,好像找回了一点自信,身上穿着一身干净的工装、背带裤,一见冉洪,就点头哈腰地对冉洪说道:“冉老板,我求您一个事儿,这一路上,千万不敢让我老婆知道我输了那么多钱,不然的话,我到了辰都,也不得安生。”

冉洪心里暗笑,没好气儿地问道:“那你是怎么跟你老婆说的,你要去辰都?”

“我和她说,是亨生西服派我去辰都的,干满三年后,回去可以做店里的大师傅,而且在辰都工作,收入可以翻番。”

“你恐怕没告诉你老婆你真实的收入吧?”

“嘿嘿,我原来每个月给他交二十块大洋,其他的,都是我的私房钱。”

冉洪想了想,也不能让这家伙手里有太多钱,“那这样吧,以后每月发薪水,我直接让账上给你老婆五十块大洋,剩下的,再发给你本人。”

常金桥一听,立刻哀求起来,“别呀,老板,还是发给我吧,我自己交给我老婆,用不着再麻烦您。”

冉洪不客气地说道:“我这都是为你好,省得你又去赌钱,你想想,我保证了你工资不低于过去,你的赌债我又替你还了,你不是相当于挣了双份工钱,你多给老婆点儿,也是应该的,而且我告诉你,你手里有个三四十块钱,可以每月在辰都过得舒舒服服的,好了,不啰嗦,就这样定了。

常金桥前来恳求冉洪,没想到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可面对冉洪,他还是有些心虚,不敢多言,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晚上,又是周五爷宴请,只是这次武大爷并没有参加。

吃饭前,周五爷拿出几张船票,“给你们五个搞的头等舱,那一家子四口正好搞了一个二等舱,明天上午九点的,拿着,兄弟。”

冉洪又想掏钱,周五爷按住了他的手,“兄弟,你这就不拿我和武大爷当自己人了,再这样,就伤感情了。”

冉洪只好接过船票,心理却想着,无论如何,要帮周五爷他们再多搞几把廓尔喀弯刀,也算是报答几人的深情厚谊。

上午九点,冉洪一行九人按时登上了轮船,巧的是,又是来时乘坐的“川渝号”客轮。

冉洪。叶绍堂等五人上了三层的头等舱,常金桥一家,则去了二楼的二等舱。

头等舱是两人一个舱室,五个人住头等舱,自然有一个人就要落单,蒋大纯自告奋勇地申请了一个人去住其他舱室。

冉洪怕他感到别扭,特意劝他除了睡觉在那边外,平时还是过来一起坐,蒋大纯笑着应了。

汽笛声中,轮船晃动了一下,启航驶向长江上游的山城双庆。

轮船开动片刻后,冉洪走出船舱,一个人来到三层的前甲板上,欣赏起秀丽壮阔的长江景观。

此时,已是上午九点多,初夏的骄阳,已升至半空,明晃晃地照耀着眼前的江川河流。

站在前甲板上,江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带来了几丝凉意,两岸的景色缓缓后移,入目可见,是错落有致的乡村与连绵的丘陵缓坡。

逆流而上的轮船,发动机发出“轰轰”的声响,螺旋桨奋力搅动着江水,顽强地向上游坚定地驶去,迎面急流而至的江水激起浪花,不断拍打着船舷,传来声声脆响。

冉洪看着宽阔的江面,奔腾的江水,想到此次上海之行的种种收获,不由地心情大好,情不自禁地像个孩子一样,冲着前方的江面,“嗷嗷嗷”地大喊了几声。

喊声刚落,身后传来叶绍堂调侃的声音,“哈哈哈,三娃子,你娃这是有好高兴,一个人搁这儿嚎起来了。”

说完,叶绍堂上前几步,搂住冉洪的肩膀,“三娃子,别说你自己,连我都替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