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锦衣卫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委万机于黼扆

虽然等了不到一刻,贾雨村却觉得格外漫长。

他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被人落了颜面,而是对锦衣卫的出现心怀忧虑。

太上皇派出缇骑巡盐,首当其冲便是林如海,而他起复正是得了林如海举荐,有这层关系难保不被牵连。

“大人,船来了!”下面小吏禀告道。

船来了,那位千户要到了,我要不要去迎接?

这个问题,同样让贾雨村很纠结。

迎接一番,拉拉关系,总不是坏事,尤其在这种尴尬时候。

可若去了,传扬出去巴结厂卫,坏了在士林中的名声,往后一样很不好混。

然而,贾雨村的担忧很多余,因为当渡船靠岸之后,赵雄主动找上了他。

“来找我?”

轿子外,师爷提醒道:“大人,已经来了,您怕是要会会他。!”

贾雨村叹了口气,随后道:“也罢……就见见他吧。”

随后他便从轿子里走出,然后便看见了靠近的赵雄。

赵雄乃是钦差,此刻既然走了过来,贾雨村可不敢托大,于是也主动迎了过去。

“不知上差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赵雄笑道:“有失远迎?我还以为,贾知府生我气呢!”

虽是心中充满鄙夷,贾雨村面上却毫无所异样,只见他拱手道:“岂敢岂敢。”

赵雄又问:“贾知府就不问问,我等到此地有何公干?”

贾雨村避都来不及,哪里会主动问这些,此刻便是尴尬一笑没有接话。

“两淮盐税落下了大亏空,我等这次奉旨前来巡盐,据我所知……贾知府曾在那扬州盐政林海家,做过西席先生吧。”

虽然知道北镇抚司神通广大,可听到赵雄说出这番话,还是让贾雨村神色一变。

贾雨村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千户大人,果真消息灵通!”

此刻,他对赵雄的称呼都变了。

赵雄身后,郑阳一直在观察贾雨村,毕竟这位难得是他知道的人,自然是看个明白。

郑阳却不知道,他从始至终盯着贾雨村看,已给人家带去极大压力。

接下来,赵雄与贾雨村又闲扯了些废话,贾雨村全程处于被动,看得出他答得很艰难。

这并非赵雄话术有多高明,皆因他是奉旨的钦差,而且还是北镇抚司千户,压制贾雨村本就正常。

当所有部下渡河后,赵雄才停下了跟贾雨村闲话,带着郑阳一干人往扬州方向赶去。

在赵雄一行走远后,贾雨村才敛去笑容,神色间满是清冷之色。

“大人,船还等着,咱们渡河吧?”

“嗯!”

贾雨村神色威严,恢复了一府之尊的高冷。

半个小时后,贾雨村一行渡过长江,来到了对岸的姜家嘴码头,恰好与赶来渡河的林如海碰上。

他二人皆有官身,所以有专门的等候场地,布置了桌椅茶几可供歇息。

“贾兄,你这是上任来了?”林如海微微笑道。

重新起复,贾雨村虽是春风得意,可在自己这恩公面前,仍是表现得很是谦逊。

“多蒙林兄抬荐方得重新入朝,在此先行谢过林兄!”

不管贾雨村心里是何想法,眼下表现得确实像知恩图报。

见贾雨村要起身,林如海连忙把他拉住,示意他不必多礼。

“得知林兄在苏州静养,正打算先去府上拜谢,却不料在此碰上了,可见你我缘分深厚!”

听得此言,林如海便笑了起来,随后便示意贾雨村用茶。

“恩公……”

贾雨村正要说话,却被林如海打断:“诶,可别再提什么恩公了,你我之间如此就外道了。”

贾雨村也是个洒脱人,听了这话便应下了。

“林兄,我出京时都还太平,怎么就突然要查盐务?莫非其间有何变故?”

贾雨村是正月底出京,郑阳一行出京巡盐是在三月上旬,错开一个多月不知其内很正常。

“确实是有变故,我上了一道奏本……”

“哦?说了什么?”

放下茶杯,林如海徐徐道:“奏请太上皇归政!”

听完这一句,贾雨村吓得差点儿没握住杯子,这下他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

“林兄,你……你这是何必。”

太上皇虽已逊位五年,如今却仍把持朝中大权,奏请其归政无异于政治上的自杀。

而如今的皇帝,虽已有明君之象,且受朝内外官员称赞,可终究是以隐忍为重,如此维持着朝政平衡。

“贾兄,如今外有蒙古女真窥伺神器,内有天灾盗匪四起,天下不宁……”

“而天家父子相疑,朝中文武不齐心,如何整顿吏治?如何抵御外辱?如何令这天下重归太平?”

听到这些话,贾雨村下意识往左右看了看,毕竟林如海的话太犯忌了。

好在他们提前屏退下人,倒也不必担心被人听了去。

这些道理,贾雨村心里一样明白,只不过明白归明白,随波逐流亦为无可奈何之事。

让他不明白的是,林如海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按理说不该如此愤世嫉俗才是。

站起身来,贾雨村叹道:“林兄,国家之弊,非一朝一夕能改,你操之过急了!”

他是在叹林如海,更是在为自己担心,被林如海牵扯进这些事。

林如海不动声色,叹道:“贾兄,三个月前京里来了急递,让我筹集五十万两银子!”

“你可知道,这扬州盐院每年税收,也就六十万两银子而已,太上皇这是要逼死我。”

“即便如此,若为正事,我舍命也会去办,可你知道……这五十万两是为何事?”

转过身来,贾雨村问道:“是为何事?”

“是为给皇长孙修王府、大婚所用,而非是用于军饷、赈灾!”

林如海的后半句被贾雨村忽略了,只听他惊叹道:“皇长孙修府大婚,竟耗费如此之多?”

“我这一处,就要筹银五十万,只怕各处加起来,不下有百万两之巨!”

一般亲王大婚就藩,也无非二三十万两银子,受宠一些的四五十万两,百万两银子确实太离谱了些。

看向远处波澜起伏的江面,贾雨村无奈道:“林兄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更无不是的君父,即使如此……你也不该,不该上奏忤逆太上皇。”

“我没那么傻,在奏中并未直言归政,除了说金陵疲敝难以筹齐银两,只在奏本最后提了句……今皇上夙夜祗勤,克承丕绪,若委万(wan)机(ji)于黼扆,葆太和于瑶枢,则宗社永安,苍生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