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华娱,从还珠剧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我种下一颗种子!(稍晚点)

妙妙屋里,周结正襟危坐。

他进来其实是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屁股只做了小半边,不停隐晦地打量着身边人的眼色,揣摩他们在想什么:

是不是觉得自己认怂了?

会不会感觉周结是怕了郑逢时?

不是小心眼,是他这人就特纠结,而且感性。

但也恰好是这种性格,才能诚于演技,也才会在失望过后主动抽身而出。

从万众瞩目的“明星”转职为默默无闻的“农场主”,周结的心路历程难以想象,但娱乐圈这个巨大的名利场,有太多人放弃尊严乃至于放弃一切要挤进来。

能离开的很少、很少。

周结战战兢兢,不敢放松一点,像是个第一次去老丈人家的毛脚女婿。

对了,周结现在确实有女朋友,叫吴珍,上海人,还是燕影表演96班的学生,赵芭菲同学。

影视上没演过什么知名角色,主攻方向是话剧,后来毕业了也分配到国家话剧团,和周结成了同事。

只是那时候他俩已经分手了······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两人还在热恋期,还是赵芭菲告诉郑逢时的。

然而周结属于是和空气斗智斗勇了,大家对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关心,大多只是瞥了一眼,就各干各的去了:

不就是进来吹个空调嘛,算什么大事,导演也经常躲进来避暑嘞!

“哟!”

郑逢时招呼一声,周结一把接住他丢过来的旭日升冰茶:“喝不惯饮料的话,这里还有老太太煮的凉茶······”

他把身子让开,露出李铭启,打了个招呼:“小周啊,来啦~”

周结对前辈那是很尊重的,拍《少包》的时候郑培培虽然不满意他偶尔片场迟到,但也知道这是剧组常拍大夜戏的原因,很心疼他,说和周结拍戏很舒服。

他赶紧站起来:“李老师好~”

“哎哟,你可别跟这小子学,什么老师不老师?我就一小老太太,能当谁的老师啊?”

李明启摆摆手:“倒是你,这么好一小伙子,可不能太犟啊!”

现在剧组不像后世,随便来个什么路人甲都叫“老师”,对这个称谓是很尊重的,也就是郑逢时每天在剧组里跟人插科打诨,“老师”、“老师”的叫着。

倒是让人十分熨帖。

周结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无形当中也被郑逢时影响了?

好可怕!

郑逢时坐了下来:“结哥,真论起来咱俩也算半个亲戚,吴珍姐经常帮着崔老师来给我们上课,班里人都又敬又怕!”

毕竟是贡献过临时演技的,叫声哥不吃亏。

周结嘿嘿一笑,只要说起女朋友来,他平常那股子牛劲儿就没了,像个憨憨。

郑逢时看着他,脸再涂黑一点,就真是天选的青年包拯,既凛冽智慧又纯真善良:

“下午我俩可有对手戏,词儿都熟了吗?”

周结的笑声卡在喉咙里差点没缓过来:

啥意思?点我呢?瞧我这暴脾气!

可眼皮子一抬,郑逢时语气平常,全无讥讽之意,不由纳罕起来。

又想到吴珍经常说自己“大男子主义”,不懂得柔软变化,周结忽然就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幼稚。

快三十岁了,跟一小孩儿计较什么?

真要傲气,那就在表演上下功夫!比打不过人家就摆脸色,那成啥了?

那“既生瑜何生亮”的周公瑾,下场可不美妙!

“呼~”

心里的别扭解开,周结整个人瞬间豁然开朗。

男人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更快,他此时胸中沉思尽去,反而有种惺惺相惜:

“要不下午咱们再比比?”

“我倒是无所谓啊,就怕导演不同意!”

“啊哈哈哈哈哈哈!”

突如其来的笑声,给范小胖吓一激灵,扭头看了一眼,小脸一纠,悄悄对赵芭菲说:

“V姐,那俩在发什么神经呢?”

******

最开始的时候郑逢时以为周结是个严肃的人,毕竟是能把易立劲说得哑口无言的人物,最后发现不对。

这丫是个愤青啊!

“诶,老郑,这些东西······”

他声音含含糊糊地,嘴里塞满了雪糕:“没少花钱吧~”

“还好,也就我一星期的零花吧。”

周结顿时觉得雪糕没味道了,他最近在看家具,光那两台科龙空调恐怕就抵得上他四五个月的工资。

这家伙,能不能不装逼?

国家话剧院是事业单位,待遇虽说不差,但在燕京城里就不太够看了。

周结自从交了女朋友之后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不然也不会为了《还珠格格》推掉《百年浮沉》,那可是大佬何群的作品!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话剧院不少同事都很惊诧,和他关系最好的倪大红,就是后来的苏大强还一边喝着手磨咖啡一边问他:

“结子你认真的吗?琼瑶剧也接啊?”

顺便提一嘴,国家话剧院是2001年才合并成立的,周结眼下是在其前身之一的中央实验话剧院。

看看名字里的“实验”两个字儿,就知道这地方是什么水平——“实验小学”可都是本地最牛叉的学生才能读的!

连女朋友吴珍也不太理解,周结挺无奈,他辛辛苦苦为的是啥,为的不就是演琼瑶剧容易出名,然后能多挣钱养活你吗?

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嘛!

周结肚子里憋着无名火,决定狠狠地让这个无良的富三代出出血。

他的计策是猛造郑逢时的雪糕。

“太寒了,小心拉肚子······”

郑逢时看着都揪心,生怕下午没戏可拍。

“切,我这是老陕的肠胃,耐造!”

周结吸溜着:“对了老郑,你到底弄这些干啥?别跟我说真是个人享受!”

“享受怎么了?我们不能享受吗?”

郑逢时发现很多老一辈人都认为“享受”是一种错误。

“吃苦耐劳是优良品质,但不应该歌颂苦难,这种人百分之一是傻,剩下百分之九十九是坏!”

郑逢时举例子:

“你就比如咱们剧组,湾湾那些人就有保姆车,还能住宾馆,叫不叫享受?

那凭什么他们能享受,咱们就不行?

哼!”

郑逢时就是憋不下这口气:

“他们有的,我们也能有,而且以后只会比他们更好!”

周结惊奇地看着郑逢时,他不是那种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性子,其实对剧组里湾湾和内地团队之间的摩擦门儿清。

只是眼下港台娱乐产业比内地强是不争的事实,加上这是琼瑶的剧组,有很多事情他也有心无力,只能憋在心里。

偶尔一两次实在过分了,才会站出来跟导演组争取。

结果现在发现,嚯,老郑这小子比自己还刚。

听他这口气,怎么颇有一种“湾湾人?你寄吧谁啊?”的感觉?

太大胆了!

周结一乐,比了个大拇哥:

“你是这个!不过说实话,我也挺看不惯那群湾湾人鼻孔朝天的样子,大家都是华夏人,两个眼睛一张嘴,牛气什么?”

郑逢时想着这整个剧组最鼻孔朝天的怕是您吧?

不过这话不好出口,太戳人肺管子了。

“但没办法呀,你知道刘晓青吧,人家火不火?”

刘晓青在眼下的内地简直不要太火,这版霸气侧漏的95《武则天》刚在燕京台重播完,依然能让人津津乐道。

在郑逢时心里,这也是唯一能和《神狄》系列吕忠老师的武则天媲美的一代女皇。

潘迎子版本只能说不错,至于范小胖的······

嗯,真白,真大!

周结不知道郑逢时的心理活动,神神秘秘地说着:

“就算是刘晓青,当年拍《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不还是顿顿馒头咸菜,看着港岛人把吃不完的肉票撕了冲下水道里?

我还听说,91那年华东大水之后,咱们电影界发起赈灾义演,港岛那个谭永林来了,有服务员请他签字的时候居然被直接拒绝了,唉······”

这事儿郑逢时还真知道,不过当时的情况是这位永远二十五的谭校长先用英文签名,后来在服务员请求用中文签名的时候拒绝了,说“我从来只用英文签名”!

这种小事不好上升得太高,人家是不列颠殖民地长大的,有可能真的不会写中文,只会英文?

但彼时的港台十分看不起内地,确实是常态。

郑逢时拍了拍周结的肩膀,惊得他鼻孔张得跟眼睛一样大,以后或许能仿照陆小凤改名“四个眼睛”:

“那是过去了,老周,我来这儿只办三件事。”

一瞬间郑逢时只感觉眼前一片赤光,“张麻子”附体,连声音都粗了三个度,整个妙妙屋里的人都能听见:

“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

“什么公平?”

一张好看的圆脸出现,范小胖生怕这俩人打起来,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情况。

郑逢时似乎意有所指:“真技不如人就算了,可要是使盘外招,就算一两次赢了又能怎么样,始终走不远的!”

周结表情严肃:“听着很厉害,可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就算能改变《还珠》又如何,难道还能改变整个世界吗?”

郑逢时正色道:

“老周,你这个想法就不对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宏伟目标都是从面前的事情做起!

咱们能改变一个人,就有可能改变第二个人,然后再由他们去改变更多的人,以少成多,我就不相信刹不住这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怪风气!”

此话一出,全场肃静。

郑逢时横眉冷目,屋子里既有湾湾人,也有内地人,虽多数事不关己,偶有不屑一顾,但还是有不少人露出思索的颜色。

认知改变,很难,那相当于跟过往的一切经验对抗。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郑逢时知道或许现在的自己,没有资本对抗这早就因文化战线大溃败而造成的群体自卑。

不过明天呢?后天呢?

等他成为真正的华娱第一人呢?

周结直到此刻才仿佛真正看清郑逢时,如果是即时战略游戏,恐怕他头上会冒出“认可度”+1、+1、+1······

耳边忽然响起,课堂上读过的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这次还真是我说的!

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周结问道:“你就这么有信心?”

“当然,我相信今天我种下一颗种子,来日一定发出枝丫,再许多时便会结出累累硕果!”

郑逢时眼里有光,这个时代没有人像他一样,对未来有如此的信心。

历史自有其滚滚浪潮,不是一个所谓“先知”就能改变的,神通亦难敌天数!

但娱乐圈?

郑逢时来,不是来混日子,而是要叫这里——

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