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洪承畴夜访
借着这个改善营中学员们后勤的条件,朱由校决意在这军校中设立一个类似“指导员”的团体来增强自己对军校的控制了。
目前这个团体还只是一个雏形,不过他们在军校的培训过程中会涉及军校的方方面面。
同时这些人也会替自己在军校中传播自己的思想以及理念,强化他们忠君思想。
等到日后自己开始组建中央军之时,这些人就是自己掌握军队的有力臂膀。
不过这事还需要一个人来为自己统筹协调才行。
朱由校对这个人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其拥有足够的能力,还需要听从自身意见,能够充分贯彻自己的意志。
朱由校在脑海中仔细思索了一遍,在他当前的认识中,或许只有一人比较合适这个位置。
那人便是洪承畴。
此人虽然在后世的评价存在争议,毕竟其在松锦之战中战败投降,后面更是在满清南下之时多次为其出谋划策,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挺住脊梁。
但此人在能力方面绝对没什么问题,在投降之前也是兢兢业业的为崇祯皇帝做事,在崇祯末期充当大明的救火队长。
若不是松锦之战中崇祯皇帝逼迫其仓促出战,依据其前世战略,就算不能大胜,至少不会造成大败。
想到此处朱由校在心中叹息一声,前世崇祯皇帝,自己如今皇弟朱由检性格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前世多少名臣良将被其逼迫到兵败身死的地步。
如今在位帝王换成了自己,朱由校自觉有信心能让其对自己保持忠心。
毕竟此人除了能力强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特点那便是听话,前世后金方面对其待遇可是不咋地,仍然不妨碍其对满清忠心耿耿,为了满清的大业尽心竭力。
如今自己乃是正统大明皇帝,既能给予其荣誉,又能给予其利益,若是其做的好的话还能青史留名,朱由校不相信他不会为自己用心做事。
怀揣着这种思考,朱由校在心中暗暗敲定了此事,打算等自己回宫之后就将洪承畴召来,让自己与其好好谈谈心。
由于朱由校在思考事情的缘故,纵然此次饭菜有些清淡,朱由校仍然吃的津津有味,并未表现出任何不耐烦来。
这让处于一旁的郑芝虎兄弟十分诧异,当看到朱由校碗底没多久便开始有些干净之时,二人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下来。
等到后面郑芝虎实在是无法解答心中的疑惑,不顾身旁三弟的劝阻,直接开口询问道,“陛下,这饭菜合您胃口吗?您为何吃的如此津津有味?”
此时朱由校才停止思考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快被自己吃干净的米饭,又看了一眼身前目瞪口呆的郑芝虎,开口解释道,“哈哈,这饭菜对将士们来说是比较清淡,但对朕来说却还凑合。”
“这是为何啊?陛下。”郑芝豹也忍不住心中困惑问出了声。
此刻朱由校还未出声,同朱由校一同前来的高起潜便已然开口出言解释,“你们是不知道,陛下在皇宫中吃饭一向节俭,陛下一直阻止我们给他准备过于丰盛的食材,陛下不止一次对我们说过,前线将士们还在受苦,而国库中资金又不充裕,他不能在吃食上花费太多。”
“陛下...”
高起潜这话一出口,现场众人包括围在附近一同守卫吃饭的将士神色瞬间变换,他们都忍不住叫了一声“陛下”出来,那话语中充斥着浓浓的感激和敬仰。
这就是他们大明的皇帝陛下!自己还在宫中吃苦的时候,竟然要给我们这里安排额外的肉食,这让他们怎么能不为陛下效死。
朱由校也是没想到自己当初的节俭行为,竟然能在此地派上用场,让自己在众将士面前好好装了一个逼,这高起潜最近表现不错,这陪衬做的很到位。
不过在明面上朱由校确实要表演一下,故作有些不满的看向高起潜,用轻微斥责的语气说道,“这些事情在这里说什么,同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相比,我做的这些都没什么。朕就算再苦都不妨事,苦什么都不能苦了将士们。”
朱由校说罢直接放下碗筷站起身来,开口对着周围众人宣布道,“朕在此承诺,朕日后定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将士们做到足粮足饷。你们是明军未来的骨干和希望,希望你们日后能与朕同心,与朕一同践行这个承诺。”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朱由校的这句话语被附近的学员不断向着四周传递,与之相对应的是,四周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朱由校在军校的威信陡然间便被树立了起来。
等到朱由校安排的人员将其一部分成品肉食送来,朱由校又在现场安排了一场篝火晚会,这热烈的气氛直接将现场氛围烘托到了顶峰,现场对朱由校的欢呼声不绝于耳,“万岁”的声响在军营中四处回荡。
等到夜色已黑的时候,朱由校带领众侍卫来到了由卢象升安排好的营帐。此处营帐是之前卢象升自己专用,如今朱由校既然在京营,自然是被他让了出来。
在经历了京营因为更换营帐而被误放火的事件后,朱由校此次也没有推迟,只是邀请了卢象升与孙传庭二人同自己抵足而眠。
有武力强悍的卢象升在,朱由校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同时同自己抵足而眠也算得上是对他们的巨大荣誉了吧。
果然不出朱由校所料,在其说出邀请同眠的话语后,二人面目上不约而同的出现了激动、惊讶的神色。
“陛下,臣等寸功未立,何德何能有此荣誉啊。”
面对二人的紧张,朱由校挥了挥手,强硬将二人拉入营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两位爱卿为京营之事操碎了心,如何算不得功绩,何况朕相信你们日后的成就肯定不止于此,你们日后必将成为我大明的支柱。”
就在朱由校同二人坐到床上,准备继续聊天之时,营帐外高起潜的声音突然间响起,“陛下,洪承畴大人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