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国家
我不赞同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表述。18世纪的殖民征服,改变且可能扭曲了印度国家形成的轨迹,但甚至在英国实行统治之前,国家与那些历史悠久的城乡社群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而且这很可能是这种统治得以实行的先决条件。在18世纪,有明显证据表明,次大陆许多发达地区存在阶级分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公民团体的结构化。
在我以前的著作中,我采纳了人类学家艾丹·索撒尔在非洲研究中所使用的“分段国家”的概念来代替印度南部前现代国家的传统观点。所谓分段国家既不同于拥有固定领土、强制权力和中央集权管理的单一制国家,也不同于“封建”(feudal)政体,这意味着各种政治关系,但最常见的——就像盎格鲁-法国类别(AngloFrench species)一样——是一种俸禄主义(prebendalism)形式。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分段国家”是一种政治秩序,其中:
1.有许多中心,或称政治地盘。
2.政治权力(印度古典文献中称为kshatra)和王道(rajadhar-ma)有所不同,允许一些显要人物行使某些权力,但只有经受过灌顶的国王才能行使完整的王室主权。
3.众多中心或地盘都有自主管理能力和强制手段。
4.较小的政治中心,通常是通过某种仪式来承认一个单一的仪式中心和一个受过灌顶的国王。
在中世纪时的印度南部,数百个在朱罗时代的铭文和文献中被称为邦(nadu)的地方社团构成了一个社群结构,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我来说,这数百个社群和中世纪朱罗王朝国王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这些社会,也许还有其他工业化前的社会,似乎至关重要。在最普遍的层面上,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是由几个或许多社群组成的政治组织,这些社群通过其族群政治首脑(通常是“族长”)承认国王并经常为国王服务,接受甚至分享后者的受灌顶者的地位。
这种用法中,“社群”,应按照其通常的英语含义理解,即将其理解为同时作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地方,而不是局限于其有限的亚种姓(subcaste)或宗教团体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社群与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有关。然而,它也涉及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共享权利或应享权利,因此,也是特别涉及在前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小型、地方性的空间实体。正是因为非常地方化的亲缘关系、情感,特别是权利,以及捍卫这些权利的文化、社会和政治手段,一直持续存在于印度,所以我才认为“分段国家”的形式延续到了19世纪,这一概念可运用的史学研究范围相当大。
次大陆最早的文献资料——那些与佛陀的生涯和传播其教义的僧伽(僧侣团体)的演变有关的文献来源——就是这类社群的例证。文献内容是宗教性质的:是对教义的详细阐述。后来,中世纪对各国家和社群的历史记载被纳入铭文中,这些铭文记录了湿婆或毗湿奴(vishnu)的信众、国王及其更为富裕而受人尊敬的臣民的布施。同样,其内容背景是宗教性质的,它们不是偶然被保留下来的文献,而是宗教事务和信众群体的话语在国家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反映。此外,这也不是由于到了1700年铭文几乎不再用来记录重大事件及其主要参与者,而作为偶然被人为保留的文献。这是一个建立国家的时代,一个虽然当局更加强大并掌握政权,然而却显然没有找到用于表达从前通过宗教表达的全部内容的替代语言的时代。事实上,随着20世纪的开始,在英国殖民霸权统治之前和期间,即使被日益成功的重商主义政权削弱的社群受到来自内部的阶级分裂的侵袭和国家权力从上面的渗透,宗教表现主义仍然被最脆弱的群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贱民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