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盗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追击孔有德(一)

郑袭回到家中,曾氏正坐在客厅等他。“母亲还未歇息!等孩儿何事?”

曾氏拉着郑袭的手,笑意盈盈地说道:“喜事!今日母亲给你订了一门亲事。”

郑袭愣了愣,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母亲,此事为何不先与孩儿商议?”

曾氏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此女年方十五,乃张肯堂的嫡孙女,品貌端庄,家世显赫,与你正是天作之合。”

郑袭见事已至此,只得勉强应道:“多谢母亲安排,此事甚好!孩儿今日有些累,先去洗澡。”

曾氏望着郑袭离去的背影,转头问身边的侍女倩倩:“倩倩,你说袭儿是不是有些不高兴我的安排?”

倩倩轻声答道:“五公子可能不太喜欢夫人没跟他商量便做了决定。”

曾氏有些不悦,嗔怪道:“婉兮那孩子多可爱,我见犹怜。便宜这小子了,他还不高兴。”

倩倩笑道:“夫人莫急,五公子又没见过婉兮小姐,等见了面,说不定感激夫人还来不及呢。”

曾氏点了点头,觉得倩倩说得有理,心中稍安。

郑袭泡在温暖的浴桶里,星儿一边给他按摩,一边小声在他耳边说道:“五公子!今日我和小月见到未来主母了。”

“你俩对她印象如何?”郑袭闭着眼睛,语气淡淡。

小月倒了一桶热水,接过话头:“婉兮小姐,气质高雅、国色天香,真是难得的美人儿!”

郑袭点了点头,心中却依旧有些烦闷。母亲看中的人,自然不会差,只是他向来不喜别人替他做决定,尤其是关乎终身大事。

……

广西阳朔,秋日的漓江美不胜收,李元胤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他眉头紧锁,向身边的亲兵问道:“离桂林还有多远?”

“回总指挥使,离桂林还有150多里,尚需两日路程。”

尤易初走上前来,笑道:“总指挥使,逆水行舟急不来。漓江的鱼鲜美,等下停船休息时我去撒两网,等会儿请你吃鱼。”

李元胤笑骂道:“我嘴巴都上火了,你还有心思吃鱼。”

“五公子常说,大战前需静心。总指挥使,20天都过来了,还差这两天吗?”

李元胤叹了口气,点头道:“你说得对,是我心急了。等会儿停船休息,我陪你去撒网捕鱼。”

桂林城中,满清定南王孔有德正坐在靖江王府的大厅中,手中握着顺治皇帝的急令。命令他放弃桂林,回防道州。孔有德心中不悦,靖江王府才被他改名为定南王府,刚过上两天王爷的舒坦日子,又要被打回原形。道州哪比得上桂林繁华?然而,顺治帝的命令,他不得不遵从。拖了几日,孔有德终于决定暂时退回湖南道州。

孔有德恨不得将靖江王府的珍宝全部带走,漓江上替他装货的船只排成了长队。义勇军到达阳朔时,孔有德还未离开桂林。

第二日,义勇军船队行至大圩镇。斥候匆匆来报:“孔有德今早刚离开桂林,准备退守湖南道州。”

李元胤立即召集范承恩、尤易初和郑超四人商议对策。

李元胤沉声道:“刚收到斥候急报,孔有德今早刚离开桂林,准备退守湖南道州。从大圩到兴安县走古驿道有130多里,我亲自带领1团连夜赶往兴安县,截住孔有德的退路。”

范承恩补充道:“桂林到兴安大约也是130里,但孔有德坐船逆流而上,尤其是灵渠一段,如今是枯水季节,估计需要更多时间通过。我们在兴安县截住他,完全来得及。”

李元胤点头,随即命令道:“尤易初和郑超,继续沿水路追击。”

“是!”两人齐声应道,敬了个军礼。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义勇军立即行动起来。李元胤和范承恩在向导的带领下,趁天未黑,开始沿古驿道前往兴安县。尤易初和郑超则继续逆江而上,奋力追赶孔有德。

从大圩镇通往兴安县的古驿道上,一条火龙蜿蜒前行,正是李元胤和范承恩带领的1团。从酉时(下午5点)出发,已经走了3个时辰。

李元胤问过向导,得知已经走了60里。范承恩建议道:“叫大家休息吧!明天再加一把劲,下午可以赶到兴安县。”

李元胤点头同意,命令亲兵传令休息。

与此同时,走水路的尤易初和郑超也连夜赶到了桂林。尤易初看了看天色,道:“现在我们只比孔有德慢一天行程。”

郑超提议:“今晚我们可以继续赶路,让一部分士兵在船上休息,另一部分继续通宵赶路,等明早再换班。”

尤易初点头赞同:“这个办法好!今夜我来值守,明早你值守。”

漓江上,一条长长的火龙经夜不息,义勇军的船队奋力前行。

溶江镇,灵渠在漓江的起点。孔有德的船队昨日下午抵达了此处,庞大的船队今日准备通过灵渠。

三十里外,郑超告诉义勇军士兵们:“孔有德的清兵,就在三十里外的溶江镇。”

士兵们闻言,士气大振,撑船的速度越来越快。午时(中午12点),双方相距还有十里,孔有德的斥候终于发现了义勇军的踪迹。

听到斥候的汇报,孔有德顿时慌了神。早知如此,他绝不会轻易离开桂林。如今在灵渠上,船行缓慢,战斗已不可避免。此时,他还不知道前路已被截断,否则此刻他只想逃之夭夭。

未时(下午1点),义勇军船队在溶江镇与孔有德的断后队伍发生了战斗。

孔有德的骑兵向义勇军船队抛射火箭,义勇军则用膛线枪还击。火箭点燃了几条乌篷船,幸好义勇军船上人多,火势很快被扑灭。而清兵则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原地打转的战马。

尤易初见有不少战马,立即命令一个营队靠岸。义勇军上了岸,清兵更不是对手,见占不到便宜,清军骑兵匆匆退走。

义勇军继续追赶清兵,双方相距6里路。尤易初指着地图道:“灵渠在马家村附近绕了一个‘几’字形,这个‘几’字大约有8里长。‘几’字入口之间,宽度在2里左右。我们在这里架上火炮,整段灵渠刚好能被火炮覆盖,咱们来个瓮中捉鳖。”

郑超点头赞同:“好!叫兄弟们再加把劲。”

申时(下午3点),义勇军终于赶到了“几”字形的入口。尤易初命令士兵们迅速抬火炮上岸,郑超则带领5团前去阻击清兵。

两盏茶的功夫,80门火炮已架设完毕。随着尤易初一声令下,“轰隆隆”的炮声响彻云霄,炮弹呼啸着飞向远方。

听到火炮的轰鸣声,孔有德心中大急,催促清兵加快速度。“报!义勇军在‘几’字口架设了几十门大炮。”

孔有德一愣,随即强作镇定:“‘几’字口两边相距两里地,大炮虽然能打这么远,但早已没有准度。不用害怕,船队继续前行,尽快通过灵渠。”